“我既獲何君的情報,乃一麵轉報中央,一麵在敵軍主力所在的襄花公路上布一陷阱,預備來一個誘敵深入的殲滅戰。”
李長官接到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第二部高級特務夏文運給發來的日軍“襄東會戰”作戰計劃之後,於是在回憶錄裏進行了針對性的部署,準備好口袋陣給不知死活的日軍來一個“殲滅戰”。
這個“殲滅戰”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是唐德剛信了。抗戰打了快兩年了,國軍別說對日軍“襄東會戰”主力進行圍殲,就是幹幹淨淨圍殲一個旅團也沒這個本事。“台兒莊大捷”日軍是兩個旅團的兵力,算是個擊潰戰,並沒有形成包圍圈。“萬家嶺大捷”對日軍第106師團形成了包圍圈,但是沒有解決戰鬥,也算不上成功的圍殲戰,而且幾乎都不能算是一個勝仗。
雖然“殲滅戰”有些誇大其詞,不過李長官還是有信心打一次類似“台兒莊大捷”的勝仗,因為湯恩伯的部隊來了,就和台兒莊那時的情況一樣一樣滴啊——
“當隨、棗吃緊時,中央軍令部曾調第31集團軍湯恩伯部的五個師前來增援。湯部自徐州撤退後,即調往江南,嗣因江南兵力太多,乃又北調,自沙市渡江來五戰區。湯軍甫抵沙市,恩伯即乘輪赴渝,向委員長有所請示。所部陸續於4月中到達襄、樊一帶,聽候調遣。我便命令湯部五個師迅速開往桐柏山的南麓,以桐柏山為倚托,在側麵監視敵人。待我軍正麵將敵人主力吸入隨棗地區後,湯軍團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自桐柏山衝出,一舉截斷襄花公路,會同正麵我軍,將敵人包圍而殲滅之。”
和實際情況不符是李長官回憶錄的寫作基礎,至於“史學家”也就是無論如何發生什麽事兒、當事人的話也半字不改、照單全收。4月30日李長官發布作戰命令還是要向當麵日軍發起進攻以打滅日軍的進攻企圖,反倒是劉斐出主意讓堅持桐柏山、大洪山。在回憶錄裏李長官自然要聽正確意見,並且將其發揚光大。作戰廳廳長劉斐根本不敢去打一個“殲滅戰”,而李長官在回憶錄裏是什麽都敢幹的。
“我判斷敵人此來,是以騎兵與機械化部隊為主,意在速戰速決。且因不知我方在側麵桐柏山上匿有重兵,必然以主力沿公路西進,而墜入我袋形部署之內,自招覆滅無疑。”
“且因不知我方在側麵桐柏山上匿有重兵”?這是夏文運告訴你的嗎?日軍此次“襄東會戰”的目標是捕捉湯恩伯第31集團軍,這一點別說戰前李長官沒搞清楚,就算是戰後20年也沒搞清楚,而是認為日軍要“夾擊我在襄河東岸之主力兵團”,也就是張自忠第33集團軍。日軍既然要捕捉第31集團軍,那麽掌握第31集團軍的位置是第一要素,而留置第31集團軍於現位置為“襄東會戰”成功的決定要素,為了做到這一點,岡村寧次頗費了一番心機。
日軍第11軍計劃右翼軍第3師團於5月1日開始攻擊,而左翼包抄部隊則於5月6日開始進攻,突襲幾百裏占領樊城、棗陽,切斷第31集團軍向西的撤退路線,與此同時信陽部隊向桐柏進攻,切斷第31集團軍北撤之路。這是一個非常大範圍的包抄,而且必須要保證在包圍圈形成前第31集團軍不會逃出去,這樣岡村寧次就要求第3師團5月1日在向第31集團軍進攻的時候是牽製性的,為此岡村寧次特意指示第3師團在一開始的進攻不可使用全力,但是也不能力量過小,目的是讓第31集團軍盡量多的展開部隊投入戰鬥,使其無暇顧及其他方向,同時部隊展開投入戰鬥也增加了轉進難度,為合圍創造條件。
岡村寧次自認為如此布置還是比較有把握吸引住第31集團軍,“湯恩伯是蔣介石最信任的將領之一,其部隊是蔣介石嫡係的精銳部隊。湯恩伯是非常勇敢的將軍。我知道他的性格,如果他的一部受到攻擊,便親自率領大軍進行反擊。”
岡村寧次如此處心積慮想把第31集團軍留置於現地,而李長官你“命令湯部五個師迅速開往桐柏山的南麓,以桐柏山為倚托,在側麵監視敵人。”而捕捉第31集團軍的日軍卻糊裏糊塗“不知我方在側麵桐柏山上匿有重兵”,你就這麽有把握嗎?真的是夏文運告訴你的?你確定這個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第二部高級特務是在幫你?夏文運給你發來“密報”“詳述敵軍此次掃蕩五戰區的戰略及兵力分配”、單單沒有告訴你日軍第11軍安排了第17、18兩個飛行中隊24架飛機專做偵查?
好啦,不管腫麽樣,李長官和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第二部高級特務一起擬定了“殲滅戰”,準備好了口袋陣單等日軍“騎兵與機械化部隊……自招覆滅”上門找死。此計策可謂萬事俱備,現在就差東風了,唉!可恨東風不與周郎便!這個湯恩伯竟然不聽命令!
“孰知我部署方妥,前線敵我已有接觸,湯恩伯適自重慶返抵前方,到樊城來看我。我便將我所得的情報及計劃殲滅敵人的部署,說給他聽。未待我解釋完畢,恩伯便大發脾氣,說:‘不行,不行,你不能胡亂拿我的部隊來犧牲!’
我再耐心地向他解釋說:‘你以桐柏山為後方,有什麽危險?……’不待我說完,恩伯便牛性大發,竟不聽命令,拂袖而去。”
李長官回憶的這段話是不錯的,湯恩伯確實拒絕執行李長官的命令,不過李長官把時間改了一下,提前了一個星期,此時第31集團軍即將陷入合圍,而不是“前線敵我已有接觸”的剛剛開戰之時。
實際情況李猛仔也不會擺什麽“口袋陣”,會的隻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那一鋤頭。襄花公路從孝感花園出發,穿過桐柏山、大洪山中間150裏寬的穀地,抵達襄陽、棗陽平原,李長官的防線就設在隨州一帶,向左右延展至山地,類似於一個水利工程的攔水壩。
第84軍第189師占領隨州西側大張家灣至槐樹灣一線,隨起伏山地布置陣形,日軍在這地方不能展開大規模的攻擊,所以這支“軍隊要學189、188、到處有人誇”的部隊就用在這個地方,至於另一半“到處有人誇”的第188師因為打了敗仗已被撤編,隻好讓大家學習一半。
第174師占領槐樹嶺至高城鎮一線,這是水壩的中段,第173師占領萬店鎮附近漂水東岸,這是日軍衝擊的正麵。
遵照軍委會的命令,第31集團軍隻能用於二線,於是就再建二線攔水壩,第13軍獨立第1、2旅占領高城至天河口一線,這算是水壩的東段,而軍主力則控製在“水壩”後50裏的唐縣鎮、唐王店、青苔村一帶,而第85軍則又梯次布置於20裏後的馬家壪、40裏後的吳山鎮、60裏後的鹿頭鎮。
李長官修建的其實已經不是一條“土掩”了,而是結結實實的三條“土掩”!李長官這回把“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使到這個地步,還真是氣死“三十六計”,日軍的衝擊浪頭就是再浪還能浪到哪裏去?是不是?這完完全全就是阻擊線,至於“口袋陣”嚒倒是可以有,可問題就是不會使啊。還有那個4月30日發給委員長響應“春季攻勢”的電報,委員長要是自己能當真也挺好的,不過委員長就是拿著“春季攻勢”的電報再高興也就是一晚上的事兒,5月1日,日軍的浪頭打過來了,不過日軍第3師團的進攻確實依照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的指示,牽製性的攻擊實在是有些不太使勁兒。
守軍第84軍是去年10月從武漢會戰撤下來的,到了隨縣就構築陣地堅持此地,到如今已經半年了。“到處有人誇”的第188師軍官架子一鍋端回廣西重新招兵,殘餘士兵全部調充“到處有人誇”的另一半第189師,再將第31軍第173、第174師調入,各師也調整為兩旅四團,每團兵員從1500增至2000,這樣第84軍3個師幾近3萬人,人數不少可是武器差,特別是武漢會戰一路潰敗,第4兵團丟失大炮上百門,也就是拖回來沒幾門炮,人員好補充、大炮都叫日本人給搞了去了沒地方找去了,這樣第84軍還是輕裝部隊。
去年11月委員長在南嶽軍事會議上就布置部隊整訓,第84軍在隨縣也沒動窩“整訓”半年,現在日軍打過來了,第84軍半年時間的整訓正好可以給日軍以迎頭痛擊。
痛擊,就得先把拳頭縮回再打出去才有力量,所以第一步就是縮回來,至於能不能再打出去是另一回子事兒。第173、第174師原先在漂水東岸的部隊紛紛退回西岸。日軍天上飛機亂炸、地上步兵突進,第173、第174師毫無戰意,陣地隨意放棄,傷兵潰兵紛紛後退,第173師第519旅旅部都能被日軍機槍打到。旅長梁津大急,一麵安排人員收容潰散部隊、一麵去尋找自己的第1038團。
不找不行,因為此時第519旅僅有第1038團,第1037團留在後方由軍部掌握,現在第1038團的電話無論如何也打不通,潰兵零零散散漫野都是,梁津隻好派參謀率領旅部警衛部隊增援前線,這一百多人增援上去立時穩定了陣地。此時已是午時,大霧彌漫、細雨霏霏,日軍也就停止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