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6030 血壯山河之隨棗會戰 第三章 9

(2023-10-19 05:01:37) 下一個

7

 

第84軍的陣線第一天與日軍接觸就發生潰敗,第5戰區副司令長官李品仙命令湯恩伯第31集團軍向東推進,增加第一線。

這僅僅是與日軍第3師團第5旅團“牽製性攻擊”剛剛發生接觸的第二天!如果第84軍真的是在“塔兒灣附近敵我展開血戰甚烈,並往複爭奪。”何至於此?

其實在4月13日第5戰區參謀長徐祖怡就給軍令部作戰廳發電報請求使用第31集團軍,劉斐立刻回電報斷然否決,“至控置部隊,委座為準備長期戰爭,及策應貴戰區與第1戰區危急狀況之事先部署,故堅決不準輕易使用。”為保證第31集團軍的正確使用,劉斐甚至指示第5戰區“故此次新占之點線,如因戰況推移,自無堅決固守之必要,正如來電所雲,能保大洪、桐柏之戰略要地足矣。”

劉斐認為第5戰區為保證“新占之點線”而使用第31集團軍是不正確的,其實劉斐是上當了,第5戰區根本不是要用第31集團軍去保衛“新占之點線”,而是要用第31集團軍去“新占之點線”。而此時日軍第3師團反攻過來,所謂的“新占之點線”自然不保,舊“占之點線”也不保——第84軍撤到隨州已經半年多了吧?不能再叫“新占之點線”了吧?

桂係部隊原本是一支作戰精神極其頑強的部隊,也就是所謂的“狼兵”。1927年龍潭之役是北伐戰爭中最激烈、最具決定性的一場戰役,委員長的第1軍三戰三潰,而桂軍四奪棲霞山,其頑強犧牲精神令人聞之色變,可以說如果沒有桂軍在龍潭戰役的死戰,北伐靠那個“馬夫”根本成不了。

桂軍的轉變就在淞滬會戰。其時白崇禧對現代化戰爭毫無概念,滿腦子還是內戰模式,癡心以為單憑桂軍的勇猛即可將日軍擊潰,而且根本不聽別人勸告、不了解戰場情況,輕率指揮桂軍6個師發起衝鋒,結果遭到日軍絞殺。此戰桂軍損失過重,徹底打滅了李、白二人對日作戰的信心,從此桂軍戰術上趨向保守、心理上趨向自保,從一支天下“狼兵”變成了“浪兵”。

無獨有偶的是雲南第60軍,首戰禹王山拚死血戰、二戰排市半途而廢,三戰崇陽一觸即潰、四戰南昌聞鼓不進。為什麽這兩支死戰強軍變成了避戰弱旅?拋開主觀原因不說,客觀原因不在蔣光頭身上嗎?!!李宗仁曾評價蔣介石,“就軍事方麵來說,最難克服的一項困難,便是蔣總司令身上無可補救的缺點。蔣氏的個性,可說是偏私狹隘,剛愎桀驁,猜忌嫉妒,無不具備。”也許李宗仁有言過其實的地方,不過不能是完全憑空捏造、捕風捉影吧?

軍隊作戰就是以死相拚,森森軍法尚且不能威嚇三軍,這要是上麵鬆一點兒精神、下麵誰願意送死?現在李、白二人早已打定自保的主意,下麵部隊哪裏再肯去犧牲?如此桂軍對日再無戰意,部隊不是一觸即潰就是敷衍了事。這就陷入了怪圈,部隊越不能打就越想保、越想保就越不想打,現在自己的部隊完全不能作戰,情急之下李品仙也顧不得許多了,接戰第二天就命令第31集團軍增援第一線,而且是立刻行動。

湯恩伯也不是不知道軍委會對於本軍的使用原則,但是日軍突擊在前,自己沒有避戰的理由,於是立刻下令第13軍占領高城及其北部高地土門衝、殷店鎮一帶,第85軍進至第13軍後40裏的唐王店、太山廟、青苔村為二線。

不僅是第5戰區副司令長官李品仙對現在的局勢非常擔心,同樣擔心的還有日軍,不過日軍擔心的是第3師團當麵中國軍隊潰退的太厲害了,如果是這樣的話,“牽製性進攻”就變成了打草驚蛇了,如果第31集團軍看到前麵太差,很有可能後撤,那樣“襄東會戰”合圍第31集團軍的企圖就會落空。為了應付中國軍隊潰退太快的情況,原計劃在5月6日發起的西路突擊提前一日在5日開始。

岡村寧次準備這次合圍第31集團軍的行動比較複雜,首先是正麵第3師團第5旅團的牽製性進攻和展開強攻,其目的是“盡可能長時間將敵軍牽製和扣住在其正麵”,第二步是第13師團沿大洪山西側突破,右旋迂回包抄,此為第31集團軍背後打擊力量;同時第16師團在第13師團西側並列向北突進相機占領襄陽,此為切斷第31集團軍向西撤退及中國軍隊此方向的援軍;而一直隨行第16師團行動的騎兵第4旅團脫離,向新野、沘河突進,切斷第31集團軍向北的退路;為保萬一,第3師團鈴木支隊由信陽出發突擊桐柏縣,也是切斷第31集團軍北撤的力量。

5路部隊、3個突擊時間,要求就是“各兵團對意圖須嚴加保密,竭盡虛實計謀,不考慮城鎮的攻陷,立足於單純作戰,專心致誌消滅敵軍。”也就是吃掉湯恩伯第31集團軍——別的雜魚部隊沒意思。

第3師團展開正式攻勢,其中左翼所要突破的就是“到處有人誇”的一半第189師。首先接戰的部隊,也就是“到處沒人誇”的第173、第174師紛紛潰敗,讓第5戰區付司令長官李品仙覺得對“到處有人誇”第189師要早作打算,不能搞成“到處有人誇”和“到處沒人誇”都潰敗不是?於是下令第189師先撤,其陣地由“隨縣人民抗戰遊擊國術隊”接防。

“隨縣人民抗戰遊擊國術隊”?接防正規軍的陣地?李品仙腦袋上的洞要是沒有鉛球那麽大還真想不出來是不是?看看這個名字,“隨縣人民抗戰遊擊國術隊”,也就是隨縣地方的民兵組織,其戰法是“遊擊”,其武器呢——“國術隊”——估計就是紅纓槍、大刀,招法大概就是大洪山的“大洪拳”。

第84軍撤到隨縣已有半年,除了“陣地部署尚未完成”之外,其他抗戰工作還是做了不少,例如刷標語、快板書之類都是群眾喜聞樂見的。這個“隨縣人民抗戰遊擊國術隊”就是軍地融合創新產物,成立之時估計第5戰區副司令長官李品仙李長官還親自授旗來著。當時李品仙李長官估計很高興,這個遊擊隊有特色,紅纓槍、大洪拳耍得好,比小日本的什麽“合氣道”強的太多了,咱這個國術一定能戰勝那個小鬼子的妖術。

成立之後第84軍和“隨縣人民抗戰遊擊國術隊”應該搞了不少軍地聯歡,第84軍應該也派教官到“隨縣人民抗戰遊擊國術隊”教授戰鬥戰術,第84軍應該也派戰鬥英雄到“隨縣人民抗戰遊擊國術隊”講授英勇戰鬥事跡……到現在了,於是派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遊擊隊上陣——看來李品仙李長官是真真的不想打、確確實實不是假的不想打,想出“非物質文化遺產”遊擊隊接防正規軍、抵擋日軍第3師團這樣的主意也真是難為他了。

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遊擊隊上去也是“臨時接防”,第85軍第4師緊急前調頂住日軍第3師團。第189師連這麽一會兒的功夫都等不了,真心想跑的不行不行的。

而第3師團第5旅團主要攻擊方向為高城,與第13軍展開戰鬥,如此在日軍展開真正進攻的第一天,軍委會戰略預備隊就與日軍主力部隊展開陣地爭奪戰。戰事迅速擴展,第31集團軍不斷投入部隊,其中第13軍與日軍在高城展開反複爭奪,“與敵徹夜鏖戰,肉搏相拚”,5月6日高城雖然失守,但是第13軍還是堅持高城周圍要點,與日軍繼續爭奪。對第31集團軍的攻擊完全達到了岡村寧次的目的,現在第31集團軍已經大部展開、投入了相當的部隊,確確實實被“牽製和扣住在其正麵”。

第5戰區將部隊劃分為左右集團,左集團指揮為第5戰區副司令長官、第11集團軍總司令李品仙,負責棗陽、隨縣方向;右集團指揮為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負責鍾祥、宜城、襄樊方向,兼顧沙市、宜昌,為此第55軍、第67軍在漢水荊門上下段展開河防。

日軍“襄東會戰”前對宜昌展開佯動,飛機轟炸、部隊擺姿態。宜昌是武漢重慶間最重要的港口,在武漢大撤退之時發揮極其重要的轉運作用。武漢失守之後宜昌就成為陪都重慶乃至西南大後方的門戶,戰略地位異常重要。日軍在宜昌方麵的佯動、搞的軍委會很緊張,調動第75軍開到當陽、河溶一帶為宜昌屏障。

其實軍委會緊張過頭了,日軍要是意圖宜昌,必須先清除第5戰區在荊門、鍾祥一帶的部隊,側背留著敵軍重兵集團是不可能再往前打的,那是自尋死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