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5144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崩潰 4

(2023-08-25 04:56:52) 下一個

4

 

1938年12月,蔣介石在鹹陽武功召開第1、第5戰區軍長以上會議,蔣介石點名讓李品仙匯報丟失“百多門大炮”的情況。李品仙從接到撤退命令一步一步開始講起,蔣介石極為不耐煩,“不要那麽長,隻說在兗花公路上撤退的情形。”

李品仙一聽知道混不過去了,隻好倒打一耙,“當時我要子亮(劉汝明)派一部去占領應山,掩護我在兗花公路上的撤退。後來應山失守,子亮兄沒有告訴我。”

劉汝明第427旅打應山有兩個作用,一個是接應桂係兩個師突圍,二一個可以屏護襄花公路。此時日軍先頭部隊已經抵達襄花公路,那麽劉汝明任務的重點就是接應突圍,而襄花公路上的日軍就應該由在此撤退第4兵團負責。況且第4兵團如此龐大兵力為什麽不組織攻擊?而是棄炮而逃?李品仙這樣講純粹不顧實際情況推卸責任、委過他人。

這麽簡單的道理委員長還是明白的,況且劉汝明和委員長之間有電報聯係,應山的情況是比較清楚的。現在委員長聽到李品仙這樣說就有些上火,“行了,不要往下說了。”

這樣會場氣憤就緊張了,不過緊張也就緊張了,後來啥事兒也沒有,“不要往下說了”也就沒人吭氣了,一百多門大炮丟了就丟了吧。武功這邊開會等於啥也沒說,而後方重慶汪精衛卻趁著這個機會跑了,委員長您說您幹嘛來了?

反正是委員長的話沒人聽,大炮丟了,“黃陂必須盡力固守”“第五路軍”也不去,大家各自跑吧。宋希濂“立即命令第61師向鍾祥轉進。親率第87師及直屬部隊兩萬多人,以四路縱隊,沿黃安至花園的公路西行。”日軍飛機三批飛機、每批24架從頭頂飛過,“既不投彈轟炸,也不低飛掃射,徑直向西南方飛去。”日軍飛機飛往“孝感至長江埠一帶的橋梁和船隻,企圖阻止和延滯我軍的撤退。”宋希濂軍長判斷日軍的企圖很大,準備大包圍。

“將近黃昏時(下午6時左右),我所素愛部隊均已到達花園附近。當時得知的情況如下:(一)鍾鬆率第61師已於上午通過花園向孝感方麵去了;(二)聽到西麵大約三四十華裏的地方有濃密槍聲,判斷安陸可能已被日軍占居;(三)友軍的第44軍蕭之楚部,約有兩個團和一個山炮連及沒有跟上隊伍的其他友軍部隊,約有四五千人,均才到花園附近,處於彷徨之中;(四)沿長江北岸西進之敵,正向武漢附近地區進攻中;(五)據我軍後尾部隊報告,尚未發現敵軍的追擊部隊;(六)北麵的麻水、應城一帶,尚無敵蹤。”

小宋軍長就是厲害,就在這短短時間內把各方敵情、我情了解得是透透徹徹、井井有條,“我立即召集所有各部隊營長以上軍官,到花園車站開會。向他們說明當前的形勢,是處於敵人的大包圍中,再向西行進,可能鑽入敵軍口袋,有被殲滅的危險。在此觀望坐延,敵軍將包圍圈縮小,亦有被殲的危險。必須立即采取行動,暫將各部隊分散隱藏三裏城、宣化店、七裏坪一帶及花園的東北地區,伺機突圍。”

小宋軍長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日軍的大包圍圈不是開玩笑的,至於分散部隊暫時隱藏還是極為冒險的。如果日軍包圍圈紮實厚密,分散部隊就是自尋死路,還不如集團突圍來的可靠,雖有損失但是一定會突出去。宋希濂連這個損失都不想要,而是判斷日軍包圍圈必有間隙漏洞,分散、隱藏部隊之後完全可以“伺機突圍”。

這就是為將的能耐了,部隊生死就在長官的一轉念。

小宋軍長否決了要求休息的意見,“隨即就各部隊行進的路線,隱藏的大概地區,以及今後的聯絡方法,予以明確指示。我親率軍直屬部隊及友軍部隊,立刻循原路東行。約一小時後,折而北向,進入叢林地帶。由第87師沈發藻師長率該師全部,由還有經二郎店向三裏城行進。”

部隊分為兩股,第87師直接北上目標三裏城,宋希濂及軍直屬部隊和友軍向東再向北,目標宣化店。宋希濂的判斷是日軍在西北方向的應山突破必將直接南下武漢,應山東麵應該暫時空虛,於是大膽決定向敵後前進,第87師是野戰部隊,目標就靠近應山一線,軍直屬部隊和友軍零散部隊戰力不強,那就親自率領向宣化店前進,這個方向與應山之敵中間有第87師隔絕,安全性要好一些。

可以看出宋希濂的這個安排也是煞費苦心,也是非常到位的。“經一夜行軍,到第二天上午,大都到達了三裏城、宣化店一帶地區,幾乎沒有一點戰爭氣氛,街上行人如擾,熙熙攘攘。尤以三裏城頗為繁華。……軍部到達三裏城附近一個村莊住下後,我即命通訊營迅速架通各團級以上部隊電話,並采取下列措施:(一)所有無線電台,應暫時停止與外部聯係,防止被敵軍偵察,發現我軍位置;(二)嚴密監視和警戒通往黃安、花園、應山方麵的敵軍動態;(三)派出一些便衣人員前往潢川、羅山、信陽等地,偵察這方麵的敵軍情況。”

小宋軍長的這些舉措真的是非常正確,關閉電台深藏起來,警戒南路日軍、偵察北路敵情,可以說非常到位,確實是撤退逃跑的極好戰例。

雖然偵查人員的情報還沒有回來,小宋軍長已經定下了突圍方向,當然不能是南邊長江,到了江邊也遊不過去;也不能是東邊,那邊早已是敵占區;也不能是西邊,那是日軍包圍圈的主要防線,隻能是北邊,日軍的來路必將空虛,他們能有幾個人啊?“在這一帶大約住了三四天,我命令各部隊,利用夜間逐步北移,接近信陽至潢川公路南麵約2、30華裏住下。”

小宋軍長布置部隊在信潢公路南麵“2、30華裏”住下靜等敵情報告,這個位置實在是太正確了。如果情報來了可以確定公路可以偷過,那麽部隊天黑出發、午夜過公路、天明的時候已經脫離公路又是2、30裏以上了,這是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了。

情況和小宋軍長預料的完全一樣,“信陽至潢川間,隻有信陽、潢川兩地有日軍據守,白天常有裝甲車在信潢公路上巡邏,晚間頗為寂靜。於是我決定,於某日晚十時至十二時,所有部隊(約2萬人)要全部通過這條公路,跳出敵軍的包圍圈。”必須要一夜“全部通過這條公路”,否則的話天亮之後,巡邏日軍必定會發現痕跡,這麽多人,哪能不留下蛛絲馬跡?如果是這樣的話,沒有通過的部隊就危險了。

“一切均按照預定的部署實現了,接著渡過淮河(這時淮河可以徒涉),第二天到達息縣,即分兩路向駐馬店、確山兩處前進。我率軍部及直屬部隊到達駐馬店後,立即由電台向軍委會報告經過情況,迅即得到蔣委員長、何參謀總長分別來電嘉獎,內有‘極為嘉慰’之詞。”

這一路向敵後突圍,確實是步步驚心,好在是有驚無險,全賴小宋軍長有勇有謀、膽大心細,這才成功突圍。小宋軍長自然很得意,委員長的“‘極為嘉慰’之詞”記了一輩子。

“並命部隊即向南陽地區集結整訓。”看來也是“退保南陽”去了。

“隨我一道出來的友軍部隊,各自歸還建製,其軍師長均曾來電表示感謝。”小宋軍長得意之情躍然紙麵,不禁令人想起李長官徐州突圍之後的欣然之情,“我長官部一行,脫離了敵人包圍圈,隨行的中央機關人員和新聞記者無不喜氣洋洋,向我申謝保護之勞,隨即分頭趕路,向武漢而去。”突圍之後,也就逃得性命之後都是很高興的,不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家一起高興才更high是不是,特別是自己順手搭救了別人性命,人家千恩萬謝的,是不是?不過李長官那是編的,小宋軍長這個倒是真的。

這次突圍行動非常圓滿,不過唯一的不足是第61師,已經西去。按道理,現在已經有了新的方案,那就要立刻通知下屬部隊執行新的命令,可是宋希濂在回憶當中並沒有提及和第61師聯係、通知的事情——在實際情況中,這是不可能的。

屬於自己指揮的部隊自己當然有責任負責到底,雖然“鍾鬆率第61師已於上午通過花園向孝感方麵去了”,現在已是傍晚6點,派人追也行,打開電台聯係、下命令也行。如果聯係不上,那麽小宋軍長在回憶錄裏說一句沒有聯係上第61師就行了,此時軍情如此危機,聯係不上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可是小宋軍長在回憶錄裏並沒有說明這一情況,那麽就是應該聯係上了,但是第61師並沒有回頭向軍部靠攏。

再說第61師方麵,“向孝感方麵去了”,那就是脫離了原定從花園直接向西到安陸的計劃,為什麽改變了計劃?是敵情還是另有命令?不管是敵情還是命令,第61師必須要向自己現在的指揮上級第71軍匯報,不可能不吭氣就改變原定計劃向南走了,這叫違反命令,這在部隊裏是絕對不允許的、是不是?而且這個命令違反的毫無道理、毫無必要,如果真有情況,那在花園留下個參謀向宋希濂匯報一聲不就完了?鍾鬆連這個點兒常識都沒有嗎?

宋希濂如此遮遮掩掩,他到底在掩蓋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