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日軍第13師團在富金山前排開陣勢,山上緩坡守軍陣地一目了然,大炮轟、飛機炸,充分發揚火力。第36師隻能頂住打,所計劃的左右翼反擊也不可能打大了,隻能小規模使用,因為一旦脫離陣地就暴露在日軍火力之下,守軍隻能挨炸等待日軍步兵上來近戰。
富金山為日軍必奪之地,第36師守的頑強,日軍火力一遍一遍覆蓋、一遍一遍衝擊還是打不下來。白戰神在這裏準備“決戰”,那麽富金山這一仗隻有挨打死扛,小宋軍長這時什麽兵法也用不上,“對他們說的唯一一句話就是:‘狠狠地打!’”
“這10天,我這個指揮所就是在富金山山頂上渡過的。我經常到第36師指揮所,有時到各個團指揮所去。”經常去第36師指揮所那是會的,不過在富金山頂上渡過10天是不會的,因為咱們都知道小宋軍長的指揮所實際上在那個妙高寺哈。
“我們在山頭上,對敵軍的活動,他們的炮兵陣地,運輸車隊,以及一些搭有帳篷的傷兵救護所等,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惜我們沒有炮兵,如果有一個炮兵團,或至少有一個炮兵營,可以給予它以毀滅性的打擊。”
小宋軍長其實打仗打得挺好的,就是有個年輕人的通病愛吹點兒牛,就像現在的選秀節目一樣,明明唱的挺好的還非要賣慘,這次小宋軍長也一樣,“可惜我們沒有炮兵,如果有一個炮兵團,或至少有一個炮兵營,可以給予它以毀滅性的打擊。”哈哈,看到這裏大家應該猜到了,匝瑜已經幫著小宋軍長找到本軍的炮兵了。
張國英,台灣省上將,安徽阜南縣人,生於1918年,1934年16歲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第12期炮科,1936年結業,學業優秀留校見習排長,南京淪陷之後調入第71軍軍部任連級參謀,隨即參加蘭封會戰、武漢會戰,曆任第36師營長、團長,1946年升任第71軍上校作戰處長、參謀處長。1947年6月四平血戰19天,以張國英為首的參謀處製訂了城防計劃,城內樓房堡壘化、交通壕地道化,城外三道防線,陷腳坑、絆腳架、鐵絲網、鹿砦、護城河、地雷陣各種障礙層出不窮。除了紙上作業之外,張國英也是帶兵出身的,此時才29歲,小夥子閑不住,血氣壯掄著膀子上陣,負責將城內5個保安團以及公主嶺保安大隊、政府官員、警察、鐵路警、兵站、醫院、車站的公職人員、外地進城的保安隊、還鄉團等等等等有一個算一個都組織起來編成部隊。除此之外張國英還負責督戰隊,後退者一律射殺。此戰林彪大敗而逃,第71軍軍長陳明仁戰功當然第一,作戰處長、參謀處長張國英戰功第二沒人敢有異議吧。
四平之後提為第71軍副參謀長,1948年升任第7兵團參謀處長,隨即升少將,緊接著代理第88師師長。遼沈戰役隨第17兵團增援攻打塔山,第88師正麵猛攻5天未能得手,此戰代理師長張國英竟然左臂負傷。
遼沈戰後撤到青島轉任第11綏靖區參謀處長兼作戰處長,隨即第11綏靖區改為第21兵團,張國英任副參謀長。1949年5月許世友發起青(島)即(墨)戰役,此時三大戰役已經結束,長江以北像樣的地方隻有這個地方了,張國英再次扮演四平角色,布置防衛、安排撤退外帶統帥督戰隊。青即戰役打了一個月,物資自然全部搬走了,部隊也逐次乘艦撤退,張國英帶領督戰隊1000人最後上船。此戰第21兵團所轄第32軍、第50軍及青年軍一個暫編師幾乎全身而退,撤退軍隊和其他人員約9萬人,這個所謂的“青島大撤退”,張國英戰功第一。
1949年下旬,第21兵團由台灣轉運海南島,張國英為第21兵團副參謀長兼獨立1師師長。獨立1師師長為加強師,全師人馬2萬人,頂上一個軍用。10月2日廣州戰役開始,此時兵敗如山倒誰也擋不住,到11日第21兵團與解放軍互相穿插亂打,24日被包圍於陽江,25日突圍未果,26日張國英扔掉部隊帶著一個營保護兵團司令長官劉安琪突出重圍,槍林彈雨中登船出海,張國英左臂中兩彈。在船上張國英氣憤難平,對著大陸狂喊,“祖國大陸再見了,張國英會率兵回來的!”
11月初第21兵團殘部補充編為第23兵團派往海南島,張國英任兵團副參謀長兼第88師師長。此時海南島就是風吹雨打的蠟燭火苗,1950年2月張國英等撤到台灣。
到台灣後張國英任第36師師長,1951年又改任第54軍第198師師長。1954年張國英為金門第10軍副軍長,1955年升中將軍長兼金門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同為副司令的吉星文,1933年長城抗戰後提為團長,那個時候張國英才15歲正在念中學。1958年金門“8·23”炮戰時恰遇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安排一個美國顧問告別宴會,順便為國防部長俞大維視察金門接風。炮彈群落下時金門守備部隊營以上軍官正在步入翠穀餐廳,副司令官吉星文、海軍副司令官趙家驤、空軍副司令官章傑被炸死。這被炸死的三位副司令中有兩位是張國英的結拜兄長,大哥吉星文、二哥趙家驤,三弟就是張國英。二哥趙家驤在動身去往餐廳之前給張國英還掛了一個電話,約好與三弟今晚“一醉方休”。
1959年調回台灣任台灣省北軍團副司令長官、旋升為司令長官,統兵十萬駐守台灣島北半部及海區重要軍事基地。1961年改任參謀本部預備部隊訓練司令部司令,統兵十三萬駐守澎湖列島。1962年擢升為省國防部常務次長、副參謀總長、陸軍訓練作戰發展司令部司令長官。1973年晉升為二級陸軍上將,出任首席陸軍副總司令,1974年代理陸軍總司令,兼任台灣黃埔軍官學校第12任校長。1981年張國英出任台灣省“國防部”副部長,1984年為台灣省國防部長,一級上將。
張國英是蔣介石培養的台灣陸軍第二代的重要將領,私下與蔣經國稱兄道弟,最後官至國防部長,除了張國英自身努力之外,外力提攜、機緣逢會必不可少。張國英主要追隨劉安琪,此公黃埔3期,官至台灣陸軍總司令,對張國英提攜至為重要。至於機緣逢會,就與張國英從軍初始宋希濂對他的使用有關。
張國英初到第71軍為軍部參謀,宋希濂知道他是炮科出身,富金山大戰前派任軍山炮營副營長兼炮1連連長。9月2日戰鬥剛一開始,日軍飛機立刻發現第71軍山炮營位置,隨即展開空襲,山炮營營長陣亡,宋希濂當即任命張國英為山炮營營長。此時山炮營僅剩4門山炮和幾門迫擊炮外帶幾挺機槍。按照編製第71軍下轄一個炮兵營一個戰防炮連一個高射炮連,戰防炮和高射炮早已不存在了,一個炮兵營三個連每連4門山炮就是12門。此戰之前也許沒有配齊或者有損失,但是也不會太少。不過炮陣地是第一打擊目標,一上陣就遭到日軍空襲損失了幾門炮和營長。就是如此山炮營也必須發揮炮兵作用,頂著日軍火力還擊,張國英也身中兩個彈片。大戰結束時300人的第71軍山炮營僅剩50人,張國英轉任第36師步兵營長。富金山一戰就是張國英征殺、統兵的開端。
炮兵是強大的火力裝備,但是部隊的打擊力不僅是火力要強大,還要機動,機動甚至比火力還要重要,火力不足機動補,機動不足火力補不了隻能等死。小宋軍長在富金山頂上俯瞰日軍第13師團平原陣地如同掌上觀紋,但是自己的炮兵卻不能進行打擊,原因就是自己的炮兵一開炮就會立刻遭到日軍地空火力的報複,而山地的炮陣地在這個時間裏幾乎無法機動,所以第71軍山炮營的幾門炮隻能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對日軍的衝擊步兵進行打擊,而對山底下日軍的“炮兵陣地,運輸車隊,以及一些搭有帳篷的傷兵救護所等”不敢妄想。這一點小宋軍長心裏其實很清楚,在回憶錄這樣寫完全就是擔心曆史學家們個個糊塗搞不懂炮兵這些事兒,幹脆寫第71軍沒有炮兵算啦,省的人家笑話咱們炮兵損失太重了。
第36師在富金山挨打死扛,真是讓宋希濂無可奈何加心疼。宋希濂敢打硬仗也慣打巧仗,穿插、迂回、包抄、敵後出擊等等花樣繁多,此時第71軍被“小諸葛”搞成了死挺挺任人宰割的魚肉,宋希濂實在是有苦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