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5074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黃廣戰役 6

(2023-05-19 05:12:56) 下一個

6

 

張古峰事件的迅速解決說明蘇日雙方都不想大打。1937年中國全麵抗戰爆發後,出於牽製日本、偵察日本軍事能力的需要,蘇聯開始支持中國抗戰,1937年8月20日雙方在南京簽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中國方麵立刻派軍事委員會參謀次長楊傑為代表的軍事代表團以“實業考察團”出訪蘇聯。

這位楊傑中將可不是一般的中將那麽簡單,先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後轉入保定北洋軍官學堂,因成績優秀在1907年被清政府選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預備學校學習,與蔣介石同窗。1909年在日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預備學校兩年學習期滿考試,及格的繼續上學,不及格的說明太笨那就下部隊,楊傑升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0期炮科,蔣介石則去喂拉炮的馬了。同年武昌起義爆發後,楊傑歸國任武昌革命派的北伐聯軍總務部次長。後來回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複學,1913年畢業。

在此期間,1912年5月楊傑任滬軍威武軍第1團團長,授上校軍銜,因遇兵變回到雲南,幫助唐繼堯在銅仁2千破1萬,稱為楊傑黔東大捷。1916年2月任護國軍第4軍參謀長兼南衛戍司令和第1梯團團長。

1913年川滇戰爭,任滇軍第3軍參謀長的楊傑被俘,第4軍軍長黃毓成見楊森很有膽色,身材魁梧,便對他產生好感,留他在司令部當副官。1915年1月任雲南講武堂隊長,12月任護國軍第2梯團中校參謀。袁世凱複辟帝製,唐繼堯、蔡鍔、李烈鈞在昆明五華山誓師護國,12月5日楊傑任護國軍唐繼堯第3軍5支隊支隊長,後改任護國軍第1縱隊司令,1916年2月任護國軍黃毓成第4軍參謀長兼敘南衛戍司令和第1梯團團長。

1917年8月,楊傑任靖國聯軍中央軍總指揮兼瀘州衛戍司令,指揮金漢鼎和朱德兩部大破川督周道剛部,收複瀘州,史稱“瀘州大捷”。瀘州位於四川盆地南緣,長江和沱江匯合處,臨近五峰嶺、玉蟾山,地勢險要,雲南、貴州之間的要衝,山環水繞,地勢雄險,是軍事要地,有“天生重慶,鐵打滬州”之說,是四川盆地的南大門。硬攻瀘州,難以取勝,楊傑便借用諸葛亮草船之計,1918年2月1日,派副官楊雨樓會同警衛排秘密征用小船30餘隻劃到蘭田壩岸邊停泊,紮草人百餘個,著軍服、戴軍帽。天亮前草船順水漂下,守軍以為滇軍搶渡,機槍、步槍一齊密集射擊,如此三個晚上,終於明白是諸葛亮“草船過江”的騙人伎倆,不去理他!第四天夜裏,再使草船已經不見了守軍的雕翎羽箭,於是楊傑首先以一連兵力渡過江對岸埋伏好,看看敵軍不再理會,自然接著又渡過一營兵力至龍頭關下埋伏。同時以朱德團中的一個營在20裏處偷渡,潛伏至瀘州對麵五峰頂敵陣地附近。待東方剛發白,朱德團在月亮岩發射第一聲炮響,三方麵開始總攻,五峰頂的敵人在夢中驚醒、手足無措,激戰約兩小時城外高點五峰頂被占,下午唾手得瀘州!

楊傑旋轉任第8軍師長出征,後任軍參謀長,年僅26、7歲。楊傑率兵由雲南入四川,轉陝西,擊敗劉鎮華,收編楊虎城部,進逼洛陽,所向無敵。

所向披靡之後就是孤軍深入,打了個大敗仗竟然被俘。河南督軍趙倜親自審問,“你姓什麽?叫什麽名字?”楊厲聲答複,“老子是楊傑,字耿光,你不曉得嗎?”趙倜在清末就已經是總兵了,現在已經47、8歲了,讓一個26、7歲敗軍小夥子稱作老子,趙倜很驚奇,認為他有才氣、有膽略,就放了他。楊傑被釋放之後並不服氣,認為“洛陽”就是“落楊”同音,和龐統死在落鳳坡的意思一樣,自古大將犯地名不是嗎?

不過這一敗仗還是給了楊傑很大刺激,深感自己的軍事知識還很欠缺。1921年放棄陸軍中將的軍銜,再次東渡日本,以雲南留日士官生監督的身份,入日本陸軍大學第15期深造。陸軍大學考生的資格有很多限製,其中一條是軍銜必須在中尉至中校之間才能報考,因為就是為了培養將官的學校嘛,陸大學生畢業後循序而升,將官是自然而然的,而楊傑此時已是中將軍銜,你已經是將軍了還來這裏幹什麽?楊傑放棄中將、以中校軍銜入學。4年苦讀結碩果,畢業成績第一名,日本天皇親賜寶刀。對此成績日本人雖然認可但是並不服氣,天皇還特意讓人測量了他的腦袋,果真比一般人要大,這也算是找到台階了。

1924年楊傑回國到孫中山部任參謀長,次年任國民軍前敵總指揮,這次報了“洛陽之仇”,在洛陽大敗劉鎮華“鎮嵩軍”。

楊傑一路走來確實是威名赫赫,無論帶兵打仗還是出謀劃策,件件都是奇功。北伐軍準備對安徽進攻,蔣介石問楊,“將來對陳調元應如何部署?如何打法?”楊立即提筆寫“陳調元一介庸才,臨之以威,誘之以利,其降必矣。”蔣又問:“需要多少錢呢?”楊說:“有錢就多給一點,少亦百數十萬元。”蔣介石依計而行,把部隊編為江左、江右兩路,向安慶壓迫,陳調元見錢即降,其部編為第32軍。

1928年3月楊傑任軍事委員會常委兼辦公廳主任,旋任第1集團軍參謀長,參加二次北伐。5月1日國民革命軍克複濟南後,日軍遂於5月3日派兵侵入中國政府所設的山東交涉署,將交涉員蔡公時割去耳鼻,然後槍殺,隨即將交涉署職員全部殺害,並進攻國民革命軍駐地、在濟南城內肆意焚掠屠殺。此案中國民眾被焚殺死亡者,達一萬七千餘人,受傷者二千餘人,被俘者五千餘人。日軍目的就是要阻止北伐軍進入濟南,以保護在山東的利益。此時蔣介石車到泰安,問計於楊傑,楊傑隨即打開地圖對蔣說,“日本出兵早在預料之中,應該命令部隊繞開濟南,繼續北上,以收北伐全功。”隨即第1集團軍退出濟南,北上德州。6月楊傑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北平行營主任、北平憲兵學校校長。

1929年10月10日,西北軍代總司令宋哲元發兵40萬氣勢洶洶東出潼關,蔣軍處境危急之時,楊傑率第10軍王金鈺第47師、徐源泉第48師增援,以一部封鎖臨汝馮軍進攻要點,率主力側擊登封,並分兵迂回馮軍後方,一舉打敗馮軍,扭轉整個戰局。

中原大戰中楊傑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部行營參謀總長。濟南戰役開始時,閻錫山主力襲取濟南,馮玉祥也在隴海線上發動攻勢。楊傑親自部署,誘敵深入,在隴海、津浦兩條鐵路擺開口袋陣,經過5晝夜激戰,傅作義第10軍被消滅一半,豐玉璽保安第1軍除三千投降外,其餘悉數陣亡,張會沼第8軍在長清完全潰散,楊傑完勝濟南戰役!

在此期間,蔣的總部駐在柳河車站,部隊皆在前線,總部控製的部隊僅有一個特務營。此時突然傳來飛機的偵查報告,“漯河西北方向發現敵軍一個騎兵大集團,正在向車站疾進中。”蔣介石立刻問楊傑楊如何處置?楊傑計策百出,懶得跟劉禪細說,“現在沒有工夫詳細說明,立即告訴站上,就將列車的兩頭各安一個機車。”

很快鄭大章的騎兵軍已在車站附近出現,一部騎兵下馬作徒步戰向車站進攻。楊傑令鐵甲車向北急開,鄭大章知道鐵甲車上必是重要目標,於是指揮騎兵追擊。鐵甲車開了二三十裏後又往回開,鄭大章的騎兵掉頭再追,如此往返不到兩次,這些騎兵早已累的是精疲力竭,拉倒吧,再追就都跑死了,燒飛機場去,那個目標是不會亂跑。

楊傑出帳上馬殺敵、入帳運籌帷幄,中原大戰後蔣介石的對手皆已束手,1931年12月楊傑任陸軍大學校長——剩下的毛賊你自己去收拾吧,1932年1月增任軍事委員會參謀次長。

中國曆史上自打第一個有才的人出現之後,第二個有才的人就比較好辦了,自比前人就可以說明自己有才了,這樣說明簡單明了,白眼一翻你自己琢磨去吧,例如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三國演義》這本書一出來,這些有才的人一般就自比臥龍、鳳雛,或者幹脆直觀些叫“小諸葛”算了。楊傑也有才,那也得自比古人,於是翻書挑了兩位古人——薑太公和諸葛亮。自己是薑太公和諸葛亮一樣的人物,自然目空一切,國內和蘇聯的各位將領一概瞧不起,曾說送給他當學生都不要,隻有三個日本人還可以放在眼裏,東條英機、小磯國昭、石原莞爾。

1918年春楊傑因父喪回昆明守孝,期間兩個兒子重螢、重歌患白喉在一個星期內相繼去世,隻有兩三歲啊。他從此再沒有親生子女,隻有將一個侄兒楊兆龍帶在身邊為養子。

蔣馮閻大戰期間,楊傑夫人趙丕欣在上海病故,他未能見最後一麵,深感痛心,蔣介石多次安慰,“為國效勞,不顧個人情意,古今少有,你對國家盡到了義務,沒能對家庭盡到情義,是忠義兩難全。望自我保重,無為悲傷。”楊傑在上海給夫人開追悼會的時候,蔣介石、宋美齡夫妻親自前往悼念。後來續弦一個南開大學的畢業生胡允文,但不到兩年就因性格不合而離婚,此後就沒有再娶。

看來就是天分太高,傷了子嗣、傷了親人的福分——唉!

楊傑自恃才高,也要學一學諸葛亮明察秋毫。想當年諸葛亮在五丈原日理萬機、事無巨細皆親力親為,“二十罰以上皆自省覽”,終於把自己累死。楊傑比諸葛亮一點也不差甚至還要強一些,自然可以明察秋毫而可以不把自己累死。一次少校參謀萬成渠有事去上海,楊傑交給他16元,讓他在永安公司代買兩盒上等呂宋煙,也就是雪茄。萬成渠在上海抽空到永安公司買了兩盒,不過不是8元1盒了,每盒漲了5分錢。萬參謀從上海回來交複呂宋煙“軍令”,楊傑很關心下屬,問:“錢夠不夠?”萬成渠也懶得跟軍長要這一毛錢,你不問就算了,楊軍長一問萬參謀就順嘴答道,“貴了一毛錢。”要換成別人,本來就是煙煙酒酒這些沒用的東西,打個哈哈就過去了,誰還拿一毛錢當回事兒?楊傑不介,立馬說,“你上當了,一向都是8元一盒。”

大概上海的事情辦的不太順,小萬參謀也有點上火,梗著脖子立馬楊軍長掰扯,“俺會賺軍長一毛錢嗎?您抽不抽?您不抽俺抽!”小夥子說著掏出16元扔在桌上拿上煙就走,出門一揚手把雪茄就扔了。真不知道諸葛亮是怎麽把這麽一個小事兒搞成這個樣子的,楊傑隻好叫勤務兵把煙撿回來,又派人把16元還給萬參謀,那一毛錢還是沒有給,真不知道楊傑再抽起這兩盒煙來是啥滋味。

這個跟軍長熗火的參謀萬成渠是黃埔軍校4期工兵科的,後來也一直擔任參謀職位,1949年到台灣任“國防部”中將部員,1957年退役。

楊傑及夫人趙丕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