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5072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黃廣戰役 4

(2023-05-17 04:55:42) 下一個

4

 

法軍麵對日軍很知趣,你硬俺就軟,蘇軍不一樣,硬幹對硬幹,這就是張古峰事件。張鼓峰又名刀山,俄語稱“紮奧澤爾納亞”,意為湖對岸高地之意,現位於敬信鎮防川村北1.5公裏的中俄國界線上,海拔155.1米,沙草峰位於張鼓峰西北2公裏處的中國境內,海拔77.1米。

張鼓峰曆來是中國的領土,但是沙俄在與清政府1858年簽署《瑗琿條約》時玩兒小把戲,條約中文文本顯示,按條約中劃定的國界,張鼓峰是中國領土,而條約俄文文本則把張鼓峰劃歸了沙俄。

偽滿洲國“繼承”中國東北領土,把張鼓峰和沙草峰劃入了琿春縣界。從清朝與沙俄簽訂條約開始,雙方並沒有在此駐兵、巡邏,荒涼偏遠,再加上各忙各的事兒,誰也沒顧上。偽滿洲國建立之後開始籌劃正規邊境,1934年成立“國境監視部隊”,不過一開始招募的都是朝鮮人,日常訓練就是睡覺、邊境巡邏就是滋事擾民,最後幹脆解散。隻好從偽滿軍吉林市教導步兵第2團第2營(新兵營)抽出的一個加強連,調到琿春縣的九沙坪擔任國防警備,範圍由五家子山起,經36號國境界標、蓮花泡山、沙草峰,到最南端張鼓峰一帶的國境線,連長、連副和機槍排長為日本人。

日本政府從1938年2月起著手準備對蘇作戰,並提出所用戰費從中國事變費中支出。1938年2月2日日本政府追加48.5億日元對華臨時軍事費,可是根本就湊不到這個數,現在關東軍又要劃走一塊,這如何使得?不過幹岔子島事件中關東軍打敗了蘇軍,信心大增,雖然沒有錢,但是也準備幹掉蘇聯。

阿穆爾河國門上的全部島嶼根據《璦琿條約》被劃定作為俄國領地,水路協議的航線將幹岔子島劃作蘇聯領地,但幹岔子島位於黑龍江省北部遜克縣奇克鎮西黑龍江主流中國一側,所以日本從國際法的原則和住址實際狀態,日本和“滿洲國”將該島視作“滿洲國”領土,為日本關東軍和偽“滿洲國”邊防軍所控製。

蘇“滿”間的水路協議的修改談判決裂,蘇聯於1937年5月通告了《水路協定》廢棄。6月19日,蘇聯2艘汽艇掩護20多名蘇聯兵越境登陸。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在石原莞爾少將的建議下,隨即命令關東軍出動。

偽“滿洲國”外交部就非法占據和滿洲土著的綁架事件,向蘇聯政府再三提交抗議要求,蘇聯仍未對事件作響應,蘇軍卻在6月28日於現場集結炮艦十數艘,顯示威脅“滿洲國”的態度。6月30日下午3點左右,3艘蘇聯炮艦從幹岔子島南側入侵,局勢驟變。日本和偽“滿洲國”士兵向蘇軍開槍,蘇軍1艘炮艦被擊沉,另一艘蘇聯炮艦受到重創,殘餘一艘蘇聯炮艦逃走。

7月2日,蘇聯當局確認該島屬於中國。蘇軍撤回幹岔子島和阿穆河島兩島上的哨兵,並撤回艦艇。7月5日蘇軍從幹岔子島全部撤退,這等於偽“滿洲國”在日本的幫助下,把條約上屬於蘇聯的幹岔子島奪了回來。

對此蘇聯不高興是當然的,不過中共也不高興了,立刻做出反應,朱德在7月26日延安出版的《解放》周刊上撰文稱日本挑釁找事兒,“首先在堪察資及柴那摩哈兩島附近轟擊蘇聯艦隊。”把兩個中國島叫起了俄國名字,很明顯,自己根本沒有搞清楚是怎麽一回事,而是轉發蘇聯政府的文字,在當時也起不到什麽正麵意義,而在曆史上確有消極意義,在這一點上,延安的《解放日報》不如長春的《盛京時報》。

這次邊境糾紛的勝利大大刺激了日軍,既然條約上是人家的都給奪了過來,那麽條約上明明寫的是“咱們的”那就更沒話說了,咱日軍是按照中文版的《瑗琿條約》保衛“領土”的,誰看你的俄文版?當年耍的就是兩麵派手法,現在還好意思拿出來?不過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幹岔子島隻是一個島,而且確實臨近中國本土,對於蘇聯來說即便占領也無法管理、使用,失去了毫不影響邊境線的劃定;而張鼓峰完全不同了,這是一塊陸地,不僅僅牽扯邊境線的劃定,更為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製高點,對邊境安全至為重要,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是不會放手的。

日軍不管那些,對你重要對俺也重要,1938年5月,日軍朝鮮軍駐屯軍所屬的會寧部隊到張鼓蜂的姊妹峰張其峰修築碉堡,20多天後撤回。蘇聯立刻做出反應,6月底,蘇軍突然占領了張鼓峰,在山上構築工事,布置鐵絲網。

日軍大本營反應十分強烈,雖然很擔心巨獸一般的蘇軍規模,但是權衡再三最後終於說服自己,“在這樣狹窄的地帶,無法出動大批軍隊,因而不會導致大規模的戰爭。即使整個師團覆滅也無關緊要,這正是向蘇聯顯示日本實力的大好時機。”

可是朝鮮軍司令官小磯國昭是個欺軟怕硬的貨色,去年盧溝橋事變時對華強硬,而現在則根本不想與蘇聯發生衝突,如此情況下日軍大本營召回小磯國昭,於7月29日給攆到預備役去了。16日日軍大本營命令朝鮮軍向該地區集結部隊,聽令行動。7月15日繼任的朝鮮軍司令中村孝太郎中將於16日午後4時向駐於羅南的第19師團下達收複命令。

7月19日拂曉,第19師團第37旅團步兵第75聯隊及第76聯隊1個大隊、聯隊炮兵、騎兵第27聯隊、山炮兵第25聯隊、野戰重炮兵第15聯隊、高炮第5聯隊、工兵第19聯隊各一部與師團裝甲車訓練所,按照“朝鮮軍”的命令,到達了張鼓峰對麵圖們江西岸的四會、慶興、阿吾地一帶地區待命,其總人數為3236名,軍馬743匹。

到達集結地域的第19師團部隊於7月20日作好了攻擊的準備,第76聯隊一部與慶興第76國境守備隊,由守備隊長千田貞季中佐指揮,在張鼓峰、沙草峰以北的流水峰地區,擔任正麵警戒;第75聯隊主力,由該聯隊長佐藤幸德大佐指揮,任務是急襲並占領張鼓峰,殲滅守備蘇軍,預計作戰時間為20日夜間或21日夜間。

刀出鞘箭上弦,日軍大本營又開始反複,此時在中國已經開始的武漢攻略和即將開始的廣州戰役還是要擺在第一位,為避免情況向複雜化轉變,此時還是應該對蘇保持克製,於是7月21日指示朝鮮軍,集中於邊境的部隊,在作偵察和戰鬥準備時,要嚴格防止惹起國際糾紛。緊接著17時日軍參謀總長載仁親王也給朝鮮軍發來了要求行動慎重的指示。

當天剛剛趕到朝鮮軍司令部的陸軍次官東條英機中將原本是擔負作戰任務的,當晚卻收到陸軍省軍務局長中村明人少將停止行動的電報,“對張鼓峰事件的看法已有新的變化;陸軍省、參謀本部意見已經完全一致,對張鼓峰中止行使武力,為此已於今日下午通知各單位和部隊;目前的處理方針,著重於通過外交途徑。”

7月26日夜,參謀本部發給朝鮮軍指示,“集中在滿、鮮邊境的部隊返回原駐地,以另一部加強邊境警備”,朝鮮軍司令中村孝太郎於27日晨命令,第19師團除留一個步兵大隊、一個山炮中隊以加強第76國境守備隊外,其餘部隊返回原駐地。

7月29日上午,日軍偵察部隊報告數名蘇軍開始在張鼓峰以北約2公裏的沙草峰南麵構築工事,第19師團師團長尾高龜藏認為這是直接侵犯其管轄邊境地區,於是決定由守備隊長千田貞季派出部隊,驅逐這幾個蘇軍,又從準備撤回的部隊中抽出1個步兵大隊和步兵炮隊以加強守備隊,而且準備如果事態擴大,則將撤回部隊再調至邊境地區。

當日下午3時,千田守備隊派出2個小隊,1個小隊從沙草峰西北的古城,1個小隊從沙草峰東南的將軍峰分兩路向沙草峰進擊。幾個挖工事的蘇軍當即撤離,日軍隨之也返回原地。但到下午4時30分左右,約80名蘇軍在坦克的掩護下回到原來的占領地區,很明顯,現在的問題不是邊境守備隊能解決的了。

第19師團將沙草峰蘇軍的情況上報朝鮮軍司令部,在報告中第19師團還特別提到兩點,一是沙草峰與張鼓峰的情況不同,它不是界線不清的地區;二是第一線戰鬥已由千田貞季指揮,一切責任由師團長本人負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