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5056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鏖戰幕府山 25

(2023-04-25 05:04:30) 下一個

25

 

日軍解圍部隊佐枝支隊8日從箬溪出發,向西前進30裏於9日在跑馬嶺遭遇第142師第725團頑強阻擊。

跑馬嶺俯瞰箬溪大道,南側為水障龍腹渡,確實為良好的阻擊地形,但是第725團在前幾日的麒麟峰戰鬥中團長鄭克己陣亡,部隊傷亡慘重,此時兵力僅有千把來人,雖然地形有利不過日軍佐枝支隊配屬野炮兵第106聯隊,火力實在是過於強大,一個聯隊的重炮在這條大路上都沒法全部放列,轟!第725團哪裏能還手?連人家的炮陣地看都看不見,隻能冒著漫天炮火死扛死守。

此時萬家嶺第106師團形勢越發緊張,岡村寧次聞報急不可耐,命令戰車第5大隊加入佐枝支隊增援萬家嶺。在如此火力突擊下,第725團幾乎全滅,佐枝支隊10日晨終於突破跑馬嶺,在此消息刺激下,第106師團組織最後的力量向張古山、長嶺之間的隘路突擊,妄圖與援軍匯合。

第74軍拚盡全力將第106師團擋了回去,而佐枝支隊突破跑馬嶺之後,遭遇預備第6師螺墩陣地阻擊,中國軍隊已經沿大道部署了連續阻擊陣地。岡村寧次感覺到了第106師團末日臨近,11日立刻從華中派遣軍剛剛配屬過來的第17師團抽調第54聯隊(缺第2大隊)、第53聯隊第3大隊、野炮兵第23聯隊(缺一個中隊)編成鈴木支隊,由九江出發,沿瑞武路前進追趕佐枝支隊,匯合之後一並指揮佐枝支隊負責解圍。

佐枝支隊乘勝前進,對預6師螺墩陣地展開攻擊,隻有群山中的一條路,別的辦法沒有,就是重炮轟擊、戰車衝陣。預6師簡直是隻能挨打不能還手,在日軍的炮火下陣線被擊碎,佐枝支隊迫近甘木關。

衝出甘木關之後就進入河穀平原,再也沒有辦法阻擋日軍向德安前進,最重要的是日軍抄擊張古山、長嶺第74軍的後路,萬家嶺之圍就算完了,在此守備的是第18軍副軍長兼第60師師長陳沛所部。

日軍就是炮轟,射程遠你還不了手,第60師再硬也扛不住。甘木關危急,薛嶽緊急從萬家嶺抽兵增援甘木關,先調第142師換下第60師。第60師是陳誠陳長官的命根子,不能給人家打光了,阻擊戰,又累又沒有戰績,還是換雜牌吧。

第142師在麒麟峰戰鬥中損失很重,緊接著又參加萬家嶺之戰,而且第725團在跑馬嶺阻擊戰中已經基本全滅,現在師主力也剩不下幾個人了,軍令如山,咬著牙也得上。第142師一上陣地就被人家炮火覆蓋,薛嶽又調第91師1個團增援甘木關。

第91師和第142師都是先期參加瑞武路作戰,然後又轉到萬家嶺作戰,現在又被用於阻援,連續惡戰十多天,鐵打的部隊也完了,使用部隊不是這個使用法吧?第142師為商震第20集團軍第32軍部隊,晉軍出身,在第1兵團既非中央軍也不是粵軍,不使用你使用誰?湘軍第19師在金官橋幾乎打光都不讓撤下來,是第70軍軍長李覺直接向委員長求援才得以撤下陣地。這兩支部隊還算好的,而第91師連個家都沒有,誰會理你?

第91師師長馮占海出身東北軍,是張作相的外甥。張作相與張作霖是結拜兄弟,名字巧合,外人大多以為是親兄弟。馮占海投奔張作相之後就是其親隨,隨即進入東北講武堂學習,自1921年起任上尉副官。1924年張作相出任東北邊防軍駐吉副司令長官兼省政府主席,馮占海任長官公署衛隊團少校營長,轉年升任長官公署中校承啟官,1927年升任衛隊團上校團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其時張作相正在錦州治理父喪,而代理張作相行職的熙洽與日本合作,出任偽吉林省長官公署長官,並發布聲明同南京政府和張學良政權脫離關係,宣告“獨立”,而馮占海不肯附逆,率所部衛隊團出走,遭到熙洽偽軍攻擊。馮占海打出抗日旗號後收編土匪宮長海﹑姚秉乾兩部,實力大增,所部約1萬5千人,編成吉林省警備軍,後改稱吉林邊防軍,轉戰於吉北地區。

馮占海

1932年1月,日偽軍進犯哈爾濱。馮占海會同原東北軍第24旅旅長兼依蘭鎮守使李杜,聯合駐守哈爾濱及其附近的東北軍展開哈爾濱保衛戰,在上號﹑三棵樹、南崗等地擊退了日偽軍的進攻。在此勝利的鼓舞下,各抗日軍將領決定聯合組成“吉林自衛軍”,公推李杜為總司令,馮占海為副司令兼右路總指揮。

2月2日日偽軍再度進攻哈爾濱,“吉林自衛軍”雖然奮勇抗擊,無奈敵我裝備相差懸殊,5日哈爾濱失陷。“吉林自衛軍”總部遷往依蘭,各部進行整頓補充。4月,“吉林自衛軍”兵分三路反攻哈爾濱,一路聲勢浩大連克連捷,但是日軍偷襲兵力空虛的總部依蘭,自衛軍形勢大壞。中路和左路大軍被迫撤回牡丹江沿岸,而馮占海所率領的右路大軍陷於孤軍奮戰的境地。

6月初,馮占海將所部自衛軍改名為“吉林抗日義勇軍”並向黑龍江南部進軍,擬收複吉林長春。此時的“吉林抗日義勇軍”兵力達到7萬,各地守備部隊的偽軍根本不是對手,“吉林抗日義勇軍”連戰連捷,到了10月中旬迫近吉林市、長春市郊區,這就打不動了。

部隊連戰重挫敵偽,先後收複拉林﹑榆樹﹑五常等縣,10月中旬攻占了吉、長兩市部分郊區,先頭部隊曾一度攻入市區,由於兩市均有重兵扼守,圍攻半月不下,部隊屢經戰役,兵力極度疲憊,彈藥尤感缺乏,補給十分困難,孤立無援,收複吉、長已力所難及,被迫向遼西熱河一帶轉移,請求補給,再圖大舉反攻,部隊尚存4萬餘人。

1933年1月,馮占海率部抵達開魯。張學良派員慰問並將部隊改編為第63軍,馮占海為中將軍長兼第91師師長。熱河保衛戰東北軍不戰而逃,張學良也隨之下野出洋,而何應欽並不承認張學良所賦予的第63軍番號,不給糧餉。

恰在此時馮玉祥組織“抗日同盟軍”,馮占海當即加入,任第四路軍總指揮。一次馮玉祥在山頭上觀看第63軍行軍,看了很長時間,全軍四路縱隊整齊行進,隊列中炮兵團、騎兵團、工兵營和輜重營兵種齊全,馮玉祥心中暗自歎息,裝備好、紀律好,實為“抗日同盟軍”第一勁旅。其他的“抗日同盟軍”實在寒酸,沒有軍服甚至槍械也配不全,馮玉祥就向馮占海“借槍”3000支。

這個沒辦法隻有給,不過馮占海心裏並不痛快。“抗日同盟軍”實在是烏合之眾,馮玉祥也不能掌控全部,國民政府也認為是地方割據準備清除。張作相也派人告訴馮占海,蔣介石準備承認第63軍,於是很快馮占海發表聲明指責馮玉祥,“行抗戰之名,行反蔣之事”,脫離“抗日同盟軍”。

馮占海率部南下路過蔚縣,心中一動,何不乘機拿下蔚縣也算是一個投名狀,於是準備乘其不備奪取蔚縣。沒想到蔚縣守備警覺,馮占海隻能來硬的,“馮玉祥借了3000條槍,他不還你們還,不給就攻城。”蔚縣守兵隻有3000,抵擋兩天棄城而逃。蔣介石聞訊發來2萬大洋以資獎勵,同時讓馮占海“打進張家口、活捉馮玉祥。”馮占海不幹了,打蔚縣有“借槍”的借口,再往後打就沒有這個借口了,自己不就成了反複小人了。

蔣介石承認第63軍番號,同時也要求整頓,馮占海所部綠林出身的第271旅旅長宮長海﹑第272旅旅長姚秉乾及其屬下必須清除出軍。蔣介石以撤銷第63軍番號威脅,馮占海隻好從命,蔣介石同時安排嫡係塗思宗、嚴寬任第63軍副軍長、第91師副師長。

第63軍僅下轄一個第91師,中央軍不斷滲透,馮占海實在是沒有辦法,幹脆於1936年報請裁撤第63軍番號,僅保留一個第91師算啦,此時第91師下轄3旅6團,為甲種師。

1937年抗戰爆發,第91師奉命參加永定河之戰,陣亡官兵就達6000人,第22旅副旅長龐泰峰傷重自戕。此戰後不給補充,第91師隻好縮編為2旅4團,全師1萬3千人,成了乙種師。此時抗戰軍興,各部都在擴兵,而第91師這樣敢於作戰、敢於犧牲的部隊不給補充,反倒是縮編,冷暖立下,這裏邊的原因就是第91師是東北軍,這是必須要除掉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