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攻下缽盂山之後繼續發展,向鼓子寨襲擾,擴大戰場控製範圍,企圖製造戰場間隙。
日軍對東牯山的攻擊稍一鬆懈,第9集團軍總司令吳奇偉就準備反擊,命令第52師回防東牯山,第160師集中主力向日軍左側背發起衝擊,意圖將日軍連根鏟除。
日軍對東牯山的進攻表麵上看是放鬆,其實是在積極調整兵力,2日拂曉日軍攻勢重新展開,還是老路子,正麵強攻側麵迂回。兩路日軍都是400來人,一路日軍在東牯山、西牯山交界處的楊五廟登陸,一路在楊五廟南2裏的港口灣登陸。此處還在牛屎墩南6裏、8裏,日軍企圖更大。
第160師哪能不防備日軍側襲?日軍頂著彈雨上陸、又頂著彈雨落水而逃。而正麵日軍已經調配更多火炮,鋪天蓋地的火力讓守軍猝不及防,日軍突占東牯山陣地的一部,發動集團衝鋒意圖徹底占領東牯山,第160師立刻調配兵力死死頂住,日軍的衝擊一浪接著一浪都撞在了礁石上,無法再進。
日軍第101師團從星子開始展開進攻已經超過十日,所得極其有限,此時戰力衰退,不得不停下戰場休整。此次武漢攻略日本方麵派遣了大量的記者、作家隨軍行動,從各方麵向國內宣傳皇軍武力。戰場槍聲稍一停歇,就有記者上了陣地,拍幾張照片宣傳宣傳。拍誰呢?目標是現成的,現在第一線的第101聯隊聯隊長飯塚國五郎,此貨一向自詡為軍中“粗人”,別人都是自比孔明,而飯塚國五郎卻是自比張飛。雖然個頭太小實在比不了張飛,但是絡腮胡子可以像張飛的“鋼髯”留起來。以前就有紀錄片在日本國內放映,飯塚國五郎這個滿臉胡子、狂呼亂喊的小號張飛形象非常刺激觀眾,竟然被譽為“軍神”。記者連腦子都不用轉,那一定要拍“軍神”“張飛”的。
此時天氣正熱,誰也不是那麽講究,記者來時第101聯隊聯隊長飯塚國五郎光著膀子,記者一看這個形象更好,更符合皇軍苦戰得勝的意味,於是把聯隊長請出指揮部,來到一塊平地上,以背後中國軍隊陣地為背景,讓聯隊長向山峰揮舞指揮刀,表現皇軍攻必克、戰必勝的戰鬥精神。
“張飛”大佐很高興配合記者的工作,按照記者的意圖掄著指揮刀扭來扭去,可是記者看了看覺得不是那個味。此時飯塚國五郎沒穿軍裝,胸毛、胡子倒是很威風,可是還光著腦袋、光著膀子看上去不像聯隊長倒像是暑天的民工。穿上軍裝吧?又可惜了這一身的胸毛,又不能表現皇軍的苦戰,不穿吧,太像民工,這可如何是好?還是記者腦子快,眼珠一轉從旁邊的士兵腦袋頂上摘下來鋼盔給飯塚國五郎扣上,這就威風起來了,哪裏有民工戴鋼盔的是不是?他們隻帶安全帽。飯塚國五郎繼續按照記者的意圖掄著刀擺各種姿勢。
東牯山上第160師的哨兵早就看見這幾個人在暴露地麵上跳來跳去呢,早就想給他們來上一槍,可惜手裏的步槍夠不著。正在眼氣,可巧幾個士兵路過哨位,背著的可是日軍的三八大蓋。
“哎哎哎,停一下、停一下。”
“幹啥?”
“借槍用一用。”哨兵指了一下山下的幾個人,大家都伸脖子看。這幾個背三八大蓋士兵其中的一個也沒吭氣,肩膀一抖把槍掂在手裏,把標尺立起來,抬手就是一槍。打誰?當然是那個扣著鋼盔、掄著刀的那個家夥!
飯塚國五郎背對第160師陣地,子彈後心進前心出,連個“哼哼”都沒發出來就撲倒在地。
第160師殺日酋為梁佐勳團長報仇,快哉!
這邊第101師團隻能停下來喘口氣兒,可是廬山西麓的情況緊張,薛嶽南潯路用兵錯誤,阻擊線被連續擊破,9月3日晚日軍丸山支隊進入馬回嶺。廬山西麓的馬回嶺與廬山東麓的隘口村相距僅有20裏有道路相通,日軍進占馬回嶺必定向東進攻抄擊中國軍隊星子外圍阻擊戰部隊的後路。此前一天9月2日夜,吳奇偉調動第159師從隘口村東移至龍南山布防,準備抗擊日軍預見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