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4019 血壯山河之蘭封會戰 蘭封疑雲 8

(2022-12-27 05:02:00) 下一個

8

 

這個撤出蘭封的糊塗決定是可以夠槍斃幾回的,那為什麽桂永清要找槍子兒吃呢?大概可能有二,一個是和宋希濂鬧意氣,“蘭封是龍慕韓的防地,為何他不守?到時候出了問題找校長告狀去,要你的好看!”這就是輕重不分了,有的問題可以鬧,有的問題就絕對不可以鬧,結果問題出的太大,自己倒有了好看,現在拿蘭封來鬧意氣,這個可能性不大。

第二個可能性就是桂永清現在已經讓日本人搞昏了頭了。昨日一天的功夫,三個師被日軍連續衝潰。昨夜第46師一場大戰,幸虧龍慕韓救助得力,第46師得以脫離戰鬥。到了今天23日,第14師團主力繼續在蘭封以西橫衝直撞、再向北占領曲興集。日軍先頭偵察部隊甚至向東進至興隆集,離著開封市僅40裏,威脅開封!桂永清真的是被日軍的衝擊搞混了頭——原來日軍的目標是開封啊!趕緊調部隊往西打——保衛開封!

其實日軍此刻暫時無意開封,而是要北上襲取黃河渡口,與北岸取得聯係從而獲得補給,開封是下一步的。日軍於是再續北進,逼近三義寨。三義寨是當地一座曆史悠久的百年大寨,清鹹豐年間由東惠堂、西惠堂、王圪三村合議築寨以防匪亂,取名“三義寨”。抗戰爆發前的三義寨已經頗具規模,居民多達萬人,並築有寨門、寨牆和護城河,寨內房屋錯落街巷縱橫,寨外還有磚瓦窯、石灰窯和瓷器窯,許多燒製瓷器的外地手工藝人鹹聚集此地,一派和平興盛景象。而此時恰逢集日,三義寨內熙熙攘攘,十裏八村的百姓都來此趕集。防守此地的是商震所部第142師騎兵隊,見到日軍來襲,立刻向北撤出寨子,三義寨內百姓哭喊一片。

第142師騎兵隊跑出寨子覺得不好意思,如此一槍不放就棄陣而逃豈不是自找軍律?於是停下來組織敢死隊,架起一門迫擊炮,隔著寨子向南打了一炮,然後趕緊收拾好這門勇敢作戰的功勳迫擊炮接著跑。

日軍驅逐了河防部隊繼續北進,輕鬆占領黃河南岸的陳留口。第14師團隨行的舟橋部隊一擁而上搭好了浮橋,與北岸的渡口相連,取得了與第4混成旅團的聯係,第14師團的第二目標達成!

此時,日軍北接黃河,西據曲興鎮,南占羅王車站,隻有東邊的蘭封是個威脅,由於此地築有國防工事,料定必有重兵把守,急切之間哪兒有閑工夫去攻堅,待到補給完成之後再作打算吧。

日軍突破蘭封、陽堌防線進逼開封,這可大大出乎蔣委員長的預料,“昨天開始的圍殲第14師團的計劃腫麽變成了這個樣子?這沒有打成人家不說反倒讓人家鑽進肚子裏來了?這個仗是如何打的?”現在開封受到直接威脅,而部隊卻都讓人甩到了東邊,現在該腫麽辦?那隻有讓被甩到東邊的部隊再回來攻擊!

此情此景下,委員長肯定是一個電話接著一個電報催問各部情況,而負責防守蘭封、陽堌防線的桂永清肯定挨罵最多、也最為慌張,此時桂永清的大腦中肯定是如同交通堵塞,混亂不堪再加上神經不通,此刻,他哪裏知道什麽蘭封不蘭封的。而第106師在蘭封以西,正好是處於可以打擊日軍的位置,集中部隊向西攻擊才是正理,早已忘記了蘭封以東還有一支日軍哩!

如此,俺推測桂永清就命令沈克整理部隊準備向西進攻日軍,而沈克對蘭封以東的敵情也根本不知,自然遵令集中部隊,已經進城的這個營也就撤了出來。

此時桂永清所部的西路軍一片混亂,而東路軍卻是情況不同,宋希濂輕易攻取儀封、日軍西竄,這樣第71軍也就成了東路軍了。

宋希濂對當麵敵情掌握應該最清楚,因為他從18日開始就和此地的日軍作戰了,此後也一直未脫離接觸,但是由於和桂永清鬧意氣,根本不做主動進攻,隻是保持接觸,看著桂永清這位“德國將軍”怎麽消滅日軍第14師團,所以從21日到23日基本沒有什麽動作。當麵日軍後衛右支隊小步向西退,他就小步向西進,三天來就在方圓三四十裏地打轉轉。當然,如此怠戰也得找個理由,“我們這次在蘭封作戰,這一帶的居民幾乎逃避一空,地方行政人員也不知跑到哪裏去了,因此使我們的補給、運輸、傷病兵的遣送事項,都遇到嚴重的困難。22日晚上,我徹夜未睡,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這些事項的處理上,傷透了腦筋。”

是啊,兵法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在這個年月,現代化戰爭打的就是後勤是不是?宋軍長深知此乃製勝之道,於是“徹夜未睡”,這是抓主要工作啊!可是反觀第155師三天三夜,從商丘開始奔襲200裏奪占羅王車站,於兵法不合啊。

俞濟時的第74軍原駐碭山,離著最遠,敵情掌握最少,此次奔襲也就跟著跑。22、23日,鐵路以北有宋希濂第71軍屏蔽,自然是毫無敵情,俞濟時帶領第51師跑到高集停了下來,看看敵情再說。李漢魂此時已經進到內黃集,這又轉回身去了高集和俞濟時商量敵情。

而李漢魂所指揮的本軍第155師在鐵路以南,追著日軍主力就下去了,第74軍第58師也配屬於鐵路南側,也就跟著第155師往西追。在這一階段中,第155師是最積極的,甩開腿緊追日軍機械化師團,日軍主力北上,第155師腳跟腳占領了羅王車站!

第155師有此驚人之舉當然是軍長李漢魂的命令,而李漢魂有如此見識、膽魄,也並非偶爾得之。

李漢魂,廣東吳川人,1912年考入廣東黃埔陸軍小學第六期,這個小學並不是今天咱們天天喊著要減負的那個小學,而是差不多相當於軍校的預科。1925年考入武昌南湖陸軍第二預備學校第二期,1917年進入保定陸軍學校第六期。1919年畢業後到山西閻錫山部隊實習,1920年轉回粵軍。1927年4月,奉軍由河南南下,不得已武漢政府準備進行第二次北伐,迎戰奉軍。此時奉軍大軍嚴整、氣勢洶洶而這邊卻是手忙腳亂、部隊在哪兒呢?咱們是撤退呢還是暫避風頭呢?

李漢魂時任第36團上校團長,力排眾議,主張在駐馬店阻擊張學良。費了老大勁兒終於說服了蘇聯顧問鮑羅廷同意迎擊。於是第12軍立刻出動北上駐馬店布防,playboy張學良立刻被嚇住了,在郾城按兵不動。日久兵疲,張學良不耐煩了,率部向後稍退。李漢魂抓住奉軍退後這一時機,率領所部立刻出發,星夜投入戰鬥,由此帶動第12軍各部紛紛向前。戰況激烈、雙方傷亡都重,左路軍總指揮張發奎親臨前線,命令前線附近各部,不論番號如何,通歸李漢魂指揮!

雙方反複爭鬥三晝夜,李漢魂感到對手不行了,建議全線反擊。於是北伐軍左右翼全線總攻,奉軍立刻土崩瓦解,李漢魂以此功升任第25師師長。

文本框:  李 漢 魂1927年12月12日“廣州起義”爆發,薛嶽、李漢魂、繆培南回擊廣州,撲滅“廣州人民公社”。經此一戰李漢魂內心有所變化,於4個月後辭去師長之職,去日本治療耳朵去了。李漢魂的耳朵是真有問題,小時候挖耳朵沒搞好挖傷了一隻耳朵,昵稱“阿聾”。現在有條件是應該治治,可是這一去就是三年多,1931年8月才回來,出任第1集團軍中將總參議,很快兼任第3獨立師師長,1935年第3獨立師改編為陸軍第2軍第6師,李漢魂自然還是師長。1936年5月,升任第2軍副軍長,這有點兒明升暗降、虛升實奪的把戲了,因為“六一活動”就要開始了。陳濟棠、李宗仁發動“兩廣政變”,7月6日,李漢魂辭去本兼各職並致電陳濟棠“懸崖勒馬”。發出通電之後就帶著衛士、秘書到香港與家人會合去了。

很快,“兩廣政變”結束,李漢魂恢複原職,8月,第6師變更番號為第155師,這就是現在緊緊追著日軍第14師團的這支部隊。

抗戰結束後李漢魂無意內戰,告假出國,理由還是治療耳朵,這次去的不是日本,而是世界各地二十多個國家,這一路上寫了不少東西,《歐遊遊記》、《拉丁美洲遊記》。1949年初戰事不可收拾了,李漢魂竟然回來了。

1949年2月被授予“海南特別行政區長官兼海南建省籌備委員會主任”,可是李漢魂回國並不是想搞特區建設,對此毫無興趣根本未曾到職,於是又被“李代總統”委任為“總統府”總參軍,上將,位顯而無用,李漢魂抱負不展。9月,國民黨準備撤往台灣,李漢魂急了,飛赴重慶麵見蔣介石,主張“死守大陸”。

哈哈,就是這樣一個見識!此時兵敗如山倒,真可以說得上草木皆兵了,人心惶惶,誰不想跑到台灣躲躲?可是李漢魂卻主張“死守大陸”!

這個主張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全軍撤往台灣,把大陸讓給人家,自己僅靠彈丸之地,隔海反攻豈不是做夢?如果在大陸堅持——“死守大陸”,這還有一點點希望,要是真的撤往台灣,這一點點希望可就真的就不存在了。這個問題到現在大家都能看得很清楚了吧?

這就是李漢魂的見識,一開始內戰不想打,這閉著眼睛都能打贏有啥意思?你打不贏了回來幫你,現在告訴你最後的機會、你聽不聽?

不聽!堅決不聽!不光不聽還發脾氣,蔣介石氣壞了!立刻變臉,斥責!

好話聽不進去,不講理,這人沒救了。10月13日李漢魂飛往香港,宣布辭職,12月5日,跟著李宗仁飛到美國,到紐約定居。1982年,已經87歲了,回家鄉看看,1987年,在紐約辭世。

縱觀李漢魂一生,有幾個關鍵事情確實很了不起,李漢魂的見識還真是不凡。可惜在國民黨中地位不算高,抱負不展。也許就是有點兒清高了,曲高和寡,可惜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