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血壯山河》之3138 大潰退 11

(2016-12-07 06:23:38) 下一個

   3138 第三部 徐州會戰 第十五章 大潰退 11

 

   第十一節

 

樊鬆甫的第46軍於5月19開始撤退。此時戰場已經全部混亂,第46軍已經無法全軍行動了,樊鬆甫隻好命令部隊以團為單位各自撤退,盡快擺脫日軍。第49師師長周士冕在日本上過學,日本話自然聽得懂,就天天收聽“敵台”。5月18日在收音機裏聽見日軍廣播,說是已經占領了徐州,其實此時還未占領,是日軍吹牛,可是周士冕信以為真。這也不怨周士冕相信,一個是這一年來國軍就沒打過什麽像樣的勝仗,再一個徐州會戰到現在形勢也不很好了。第49師一直在碼頭鎮方向擔任預備,離著主戰場最遠,而且編入第46軍序列時間很短,於是不等軍部命令先行撤退。周士冕大概一貫比較機靈,撤退堅決,十多年後可是一氣兒跑到了西藏,這次跑的也很快。

日軍追擊的厲害。其實都是小股先頭部隊,人數很少,可都是裝甲機械化部隊,衝起來很嚇人。要真有人指揮、防守,就這點兒兵力亂衝亂撞純粹就是找死。可是戰區長官部自己先跑之後就再無消息,大家誰也沒有鬥誌,跑吧。第46軍一開始非常混亂,幾天之後脫離了日軍追擊,這才慢慢恢複秩序。

全軍經窯灣、睢寧、宿遷、泗陽,一路撤到淮陰這才慢慢集中起來。李長官可以一跑了之,蔣委員長還是牽掛這些部隊,人多顧不過來,隻好和營救孫連仲一樣,派來飛機來接幾個軍頭。第28師師長董釗、第92師師長黃國梁上了飛機飛了回去,分別升任第16軍軍長和第37軍軍長。樊鬆甫最講義氣,這個時候怎麽會扔下弟兄自己跑?這種事兒在黨裏是家常便飯、可是在洪門裏如何幹得出來?要是這樣還不如死了幹淨,樊鬆甫堅決不上飛機,率領部隊在敵後繞來繞去。這一路可是迂回得厲害,從山東撤到江蘇,再轉到安徽,再進入河南,經過一個多月這才抵達漢口。一路上全軍晝伏夜行,竟然沒有遭遇戰鬥。

 

樊 鬆 甫
 

李長官自己先跑了,指揮部也就不存在了,各支部隊隻好各想辦法自己逃命,好在日軍兵力單薄,處處有空隙,總有辦法繞出去,所以講,此次徐州會戰,在日軍方麵並沒有達到4月7日杉山元陸相和天皇拍胸脯“一舉徹底殲滅該敵”吹的牛。

既然敵人沒有達到目的那就是咱們的勝利!這次日本軍國主義實在是笨的可以的,動用了在華六成以上的兵力來徐州幹什麽來了?“……以獅子搏兔之力於五月十九日竄入徐州時,我軍連影子也不見了。”哈哈哈——你把諸葛亮從墳地裏喊出來,問問他能不能辦得到?”

這種效果讓俺想起了《竊明》所描寫的、袁崇煥讓後金軍“潛越”薊西的那出戲了:一個人可能在幾千人前溜過去,幾千人也可能在一個人前溜過去,可是幾千人要在幾千人前溜過去,這就不可能了吧?而現在,時代發展了,魔術也跟著發展了不是?袁崇煥算得了什麽!看看李長官的把戲,60萬人要在20萬人麵前溜過去!“數十萬大軍在人不知鬼不覺之中,全部溜出了他們的包圍圈。”這個難度係數腫麽樣?你袁崇煥服也是不服?

咦,300年前袁崇煥殺毛文龍,李宗仁﹫韓複榘,這個事情?是不是“世界上萬物都是有聯係”的這條理論又起作用了?

當然了,李長官還是很謙虛的,認為自己和張藝謀都還是凡人,就如同奧運會開幕式一樣的大場麵總要有點兒小BUG不是?李長官事後對徐州撤退障眼法出現的小BUG還是做了一點兒的檢討,一方麵是總結教訓,另一方麵也為日方演出人員留一點兒麵子,20多萬皇軍費了這麽大勁兒,“連影子也不見了”,豈不是都要集體切腹才行?依照大日本皇軍的脾氣,那是非得有點兒成績才能繼續活下去不是?那就給日本人安排點兒戰果!“敵人四處搜尋,僅捉到了我方幾個落伍的病兵。其中之一是二十二軍軍長譚道源的勤務兵。敵人自他衣袋中搜出了一張譚軍長的名片,便誤以為生俘了譚道源,竟據此大事宣傳,鬧出個大笑話。

20多萬日軍搞了一個多月,竟然僅僅抓到了幾個落伍的士兵,而且是“病兵”!沒得病的早都跑了!除了這“幾個落伍的病兵”之外,日本人隻搞到一張名片!

20萬大日本皇軍真是隻吃飯不幹活啊,這可真是天大的笑話。

李長官覺得這是個笑話,俺看了可是快哭了。日本人確實沒有抓到譚道源,可是譚道源生不如死。

譚道源出身湘軍。湘軍在抗戰開始的時候差不多有十幾個師,淞滬一開戰就開始調往最前線,在反複拚殺中消耗極大。有的部隊再補充再次消耗,有的最後連番號都沒有了。

“七七事變”之後,國民政府發表譚道源為第10軍團軍團長,下轄18、46、50三個師,為全國武裝力量的後備軍事集團,駐紮江西省。淞滬吃緊,第18、第46師奉命增援,臨行招募一些湖南女學生組建衛生隊趕赴前線,大概2、30人。出征都是抱著打勝仗的信心出發的,這些女孩子也都載歌載舞上了火車。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