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9 第三部 徐州會戰 第八章 六路合圍 7
劉斐在《回憶錄》裏提出的這個方案當然是事後所寫,多多少少有點兒事後諸葛亮的嫌疑。不過劉斐是個很聰明的人,在人事、政治上都有很好、很針對的見解。1936年兩廣的“6.1”兒童節造反行動前,劉斐就讓李宗仁要麽打出抗日的旗號、要麽就準備好棺材板子;“台兒莊大捷”剛一發生,劉斐就立刻意識到是個機會,讓李宗仁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曆史機遇,好好宣傳宣傳。在後世,更是及時棄暗投明,參加了開國大典。雖然是革命不分先後咱們不計較,可是李宗仁總還是跑得慢的太多了不是?所以講,李宗仁還是應該聽劉斐的——無論是打仗還是投敵。
劉斐的這個方案是符合戰法的,無論什麽時候,機動力量一定要大大大於守備力量。可是在現在這個情況下,這個方案也會失敗的,當然程度要輕得多。因為,如果守備兵力少了,那就幹脆守不住;打,就是再強大的機動兵團,也不能短時間內徹底解決當麵之敵,那麽日軍就會增援上來,就成了打不動,因為咱們的攻擊力、機動力都很有限。
劉斐的方案基礎還是決戰,而決戰的基礎是力量,問題是咱現在就沒有這個力量啊!
不過人家軍令部讓決戰那就決戰好了,咱們也攔不住。劉斐把這個方案報給蔣委員長。蔣委員長從善如流、自然同意,形成“軍令部作戰計劃”,4月21日下達第5戰區。從這會子開始,劉斐就著上急了,天天打電話催問第5戰區的執行情況,預備隊和機動部隊抽調出來沒有啊?啥時候能抽出來啊?戰線啥時候能調整到運河啊?
“調整到運河?那運河北的台兒莊還要不要了?國際視聽所在!麵子工程!麵子工程都不搞了還有啥搞頭?胡鬧!”
李長官心裏反感還在其次,主要是顧不上這個“軍令部作戰計劃”了,忙著呢。現在日軍的部隊漸漸都上來了,戰鬥區域漸漸擴大。日軍不斷進攻,如有空隙就穿插,沒有空隙就再找地方試探進攻。例如月初,第5師團進占郯城欲向西發展,結果撞上了第59軍第180師的強硬抵抗,隨即回頭攻占臨沂,從向城再向西進。
如此前線各處都有戰鬥、處處有槍聲,李長官隻好把部隊不斷派上去,添補空擋和展開陣線。有個術語叫“延翼”,就是像鳥一樣把翅膀展開。李長官現在搞的就是和日本人比賽,“你不是想找俺的側翼準備包抄嘛,俺就再往外擴展。你還往外,俺也往外!你還……”如此李長官就把翅膀越展越開——“延翼競賽”!
比賽的結果就形成了一條很壯觀的戰線!從西側的白山開始,獐山、嶧縣南部、蘭陵鎮、向城東南、沂河碼頭鎮、郯城。
行了,就到此結束吧,再往東就掉進海裏了。劉斐對此很不以為然,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笨的東西,可是李長官自己很欣賞這個毫無機動性的笨東西,“我命令周、李兩軍自台兒莊向東延伸。因此時磯穀殘部尚死守嶧縣待援,敵板垣師團已舍棄臨沂戰場而向西挺進,與磯穀會合,企圖對台兒莊卷土重來。我周、李兩軍向東延伸,正拊其背。”
“正拊其背”!眼熟不眼熟?“待我方守軍在台兒莊發揮防禦戰至最高效能之時,即命湯軍團潛行南下,拊敵之背,包圍而殲滅之。”
哈哈哈,再來一次“拊背”活動!記得有首歌好像是日本的,“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看哪大家都一齊拍拍手”,然後是跺腳、拍肩膀、拍手啥,日本人這次如果讓李長官再拍一次背,估計是幸福不起來了,姓曾吧。
問題“拊敵之背”拊不成了。咱們也搬搬正經的兵書,《孫子兵法》言道“戰勝不複”——勝仗是沒有重樣的!
《孫子兵法》?這個、這個“李猛仔”哪裏能知道?還是走老路,建立防線準備“正拊其背”。要是從微山湖算起,這條戰線長度是300裏地,華裏,換成公裏是150公裏。這要是“拊背”拍上一家夥可是夠日本人喝一壺的了。
咦?150公裏?好眼熟的數字耶!去年黃紹翃在山西娘子關就要搞一個150公裏的大防線計劃,當然由於主客觀因素和日本人不配合就沒搞成,結果造成太原會戰全麵失利。
沒想到啊沒想到,真是沒想到!這個150公裏幸運數字大防線計劃竟然在山東也出現了!還是38線規模的!過了半年多竟然一點兒都沒變樣!你看看人家桂係是咋整的?保質期就是長嘛。
上次黃紹翃在山西沒搞成是因為兵力不足,就把兵都撒出去也站不滿150公裏,這次在山東可是不一樣了!第2軍、第13軍、第22軍、第30軍、第40軍、第42軍、第46軍、第51軍、第52軍、第59軍、第60軍、第67軍、第75軍、第85軍、第92軍!(注:按姓氏筆畫排列,排名不分先後)
40多萬人!
哈哈哈,這下子怎麽也是足夠站滿150公裏了!
其實150公裏的防線根本就不是防線,這種重點不突出、小起伏丘陵地帶、幾乎平鋪的防線,日軍集中力量突擊一兩點哪兒能突不破?過長的防線根本沒有防禦作用,比如長城,自古隻是邊境線,而不是防線。隻能防止極小規模的進攻,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偷渡、走私買賣啥的,正兒八經的進攻是一次也沒有能夠防住的。
總算是槍林彈雨裏爬出來的,“李猛仔”也不是白叫的。第139師師長黃光華的一份稍顯誇大的電報就讓李長官清醒過來了,立刻放棄了這個150公裏大防線計劃,命令部隊後撤。其實也不能光怨黃光華,日軍已經進占郯城,防線的一頭已經靠不住了。
一聲令下,前線翻翻滾滾撤下。一邊下令撤軍一邊給委員長發電報要援兵,要搞“在此一舉”,“拳頭收回來打人才更有勁兒”不是?4月17日,湯恩伯率領第20軍團一下子後撤30多公裏,到了邳縣,前線陣地為邳縣北部的連莊山。孫連仲也撤到了台兒莊以北紮下陣來。
拳頭是收回來了,可是李長官立刻敏銳地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日軍再從臨沂出發向台兒莊增援腫麽辦?那樣的話,就搞不成“磯穀師團長”孤軍南下的態勢了,日軍就成了兩路夾擊了,那第2次“台兒莊大捷”就無論如何也搞不成了。
上次是第59軍和第3兵團在臨沂拖住了日軍,而現在,臨沂是保不住了,那掐斷臨沂到台兒莊的大路,效果也能達到讓日本人孤軍南下的倒黴狀態。對啊!就這樣辦!
原先在向城防守的第139師向東支援臨沂去了,而現在南線平安無事,部隊在南邊呆著實在是浪費,那就把駐紮固鎮的第51軍調上來吧。於學忠就把防務放心地交給了日軍機械化集團的克星——李品仙付司令長官,帶領部隊坐車北上。
問題是情況完全不一樣了。上次臨沂大軍激戰日軍並不占優,南下很費勁兒,而這次,臨沂已經陷落了;再有,上次是湯恩伯的第20軍團在抱犢山待機,日軍從臨沂南下是往口袋裏鑽找死,而這次,湯恩伯已經後撤了幾十裏地了,第51軍再去蘭陵鎮就是孤軍了。而且,第51軍第113師第339旅第677團和軍屬山炮營已由旅長梁忠武帶著增援臨沂去了,現在部隊手裏沒有重武器!
沒了就沒了吧,第51軍坐火車在台兒莊下車,計劃的是下車集結後再向北開進,沒想到在火車上就接到命令了,“準備戰鬥”。於是部隊到了一部就向北開進一部,抓緊時間上戰場吧。
第113師第337旅第673團是先頭部隊,到了蘭陵鎮找到自己的陣地,並無敵情,“真是的,著啥急啊?這不是還靜悄悄的嗎?”部隊放鬆警惕、疏於防範。日軍在夜裏突然發起進攻,也不是什麽大部隊,可是黑燈瞎火、地形不熟,第673團混亂不堪,損失很大。好在後續部隊不斷開上來,到了也是接火,總算日軍兵力不強,防線還能撐得住。
就這樣不溫不火打了幾天,第51軍都上來了,也都占領陣地了,也就出現了動搖的跡象,出現了散兵,這就是失去控製的兆頭了。4月21日,日軍開始正兒八經的進攻!飛機大炮戰車一起上!到了中午,第51軍第1線陣地被突破,兩個小時後第2線陣地被突破,全軍崩潰!部隊撒開腿兒就往後跑,日軍壓住陣慢慢追擊。
潰兵亂跑,於學忠到現在也沒辦法了,自己找了把大刀,帶著1班人,在運河北岸站著,看見逃兵就砍頭!“那大家就繞著跑唄,軍長還能追上咱不成?”
戰區長官部並不知道這個事情,“好幾天了,第51軍守得還是不錯的嘛。”於學忠沒有報告自己防線崩潰的事情,這個無論如何都是犯罪了。如此長官部也就不知道,這也充分說明第5戰區對戰局的掌握很差勁兒。
第51軍崩潰,日軍要是直接追擊南下就可以直達邳縣,截斷隴海路,對徐州實現對東包圍,也可在邳縣右旋,攻占徐州南部的宿縣、符離集,這樣也可截斷徐州南線。當然,湯恩伯的第20兵團已經撤到此地,也可一戰,但是在運河北邊與日軍搞“在此一舉”的決戰戰場就失去了!台兒莊早已在日軍背後了!
不過李長官的運氣還是很好的,這時候盧漢率領第60軍增援上來了——徐州會戰最激烈、最慘烈、最壯烈、最轟轟烈烈的戰鬥——血戰禹王山!
注:受業於國學大師梁啟超、又曾師從法國史學權威馬第埃教授、學貫中西的“世界級學者”、“東方講史第一人”的黎東方大師在其《細說抗戰》中說,“四月四日,西邊的三十師,由軍長田鎮南率領,反攻南洛北洛;一一○師也同時反攻了泥溝。東邊,守禹王城的獨立四十四旅遇到了強大的敵軍部隊而失去了幾處高地。盧漢的六十軍此時到達了戰場。它派了兩個師來救獨立四十四旅,未能救成。”真是天雷滾滾啊——這段話基本全錯,其中第60軍的描述實在是《細說抗戰》中諸多硬傷中的典型代表,時間錯、事件錯,屬於硬傷中的戰鬥機,不過這種戰鬥機黎大師搞了不少架——飛機少了還是大師嘛?——不過你想當大師自己去當好了,幹嘛要胡說?
本人雖然對磚家、叫獸不敬而遠之,不過也沒有差勁兒到故意去揭人家的短,實在不願第60軍的血戰讓磚家、叫獸們胡說埋沒,特意點出“大師”的錯誤,讓我們記住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