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血壯山河》之3007 臨沂大戰 2

(2016-06-24 06:23:40) 下一個

  3007 第三部 徐州會戰 第四章 臨沂大戰 2

  第二節 

阪本順這下真火了,這破地方還能比了上海、南京不成?3月9日,集中旅團主力5000人,大炮30門,戰車20輛,給俺打!第3軍團抵擋不住,紛紛後退。龐炳勳下令組成臨沂外圍防線,第116旅第231、第232兩個團為正麵防守部隊,旅長李運通為指揮。龐炳勳一咬牙,正麵要加強火力,把山炮都給他們!好麽,剩下的2門老炮就都給了第116旅了。第115旅旅長朱家麟為右翼指揮官,帶著第230團防護右翼。第229團、補充團、特務營、工兵營為預備隊,第229團團長李振清為預備隊指揮官。第29師師長馬法五為前線總指揮官。

日軍第21旅團拉開架勢,天上飛機來回穿梭轟炸,地上30門大炮放列齊射,20多輛戰車橫衝直撞。第3軍團1萬多人就隻有兩門山炮,不敢用啊,你要是敢打一炮,日軍的飛機大炮立刻覆蓋,隻有等日軍衝的近了,這才向天上開炮,隻好當迫擊炮使,另外能指望的隻有手榴彈啦。第3軍團死戰,日軍步步緊逼,戰線漸漸退後。龐炳勳的司令部駐在城北臨沂師範學校,離戰線隻有3裏地。龐炳勳堅決不退,準備背城死戰!

龐炳勳向李宗仁告急!把李宗仁嚇了一跳!先派戰區參謀長徐祖貽去看看咋回事兒。

第5戰區參謀長徐祖貽是塊兒讀書的好材料。1914年考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三期炮科,大概是日文托福考得好吧,畢業了直接出國,赴日留學,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後又進日本陸軍大學深造。這樣算下來怎麽也應該是個軍事博士吧。然後海龜,從軍十幾年,學曆好、起點高,幾年混下來現在已是少將了。徐祖貽到了臨沂前線一看立刻就覺得不對了,這兒離戰線隻有1500m,這哪兒行?炮彈在天上飛來飛去的俺咋能畫好圖呢?當年俺們考試的時候教室裏可是安靜呢,就是半夜睡覺也得讓搞房地產的這幫家夥停上幾天,那樣才不影響發揮不是?退一退吧,龐軍團長,城南20裏傅家莊還行。這樣算來離戰線就有6500m,勉強可以畫圖了。

 

徐祖貽

龐炳勳不管你畫不畫圖,隻管能守不守得住臨沂!俺這要是臨危退卻,士氣瓦解,前線立刻崩潰。畫圖?當年老子在喜峰口掄大刀片兒還用得著畫圖?堅決不能退!一個要退一個要留,兩人相持不下。徐祖貽隻好給李宗仁打電報,李長官你看怎麽辦?李宗仁一時也沒了主意,想了半天總算想出了個好辦法,想留下的就留下,想退後的就退後!這樣龐炳勳還是留在前麵掄大刀片兒,徐祖貽跑到傅家莊畫圖去了。

李長官本來認為龐炳勳的5個團是完全可以擋住日軍“鋼軍”第5機械化師團的!津浦路呢更重要,就把張自忠的第59軍從淮河北調滕縣,準備攻打鄒縣,既然川軍打不動那就讓西北軍來試試嘛。第38師立刻出發北上,第59軍大部隨後跟上。部隊剛一動,李長官命令到了,別去鄒縣了,趕緊先去臨沂。第59軍又掉頭坐上火車南下嶧縣。下了火車張自忠命令跑步前進,計算了一下時間,向龐炳勳發報,12日下午可到。援兵消息傳來,正在苦戰的第3軍團歡聲雷動,士氣大漲,打!張自忠率領第59軍24小時跑了180裏地,急如星火,12日下午趕到臨沂西郊。

張自忠後來成仁殉國,成了民族英雄。這次來到第5戰區作戰,這個用民族英雄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千載難逢好機會、李宗仁哪能放走!?於是,一幕醜劇在《李宗仁回憶錄》裏上演了。如果按“醜”來排名的話,這一幕活劇毫無疑問是可以排在曆史第1名的,因為編、導、演集於一身的醜劇,實在是再也絕無僅有了。別的醜劇都是旁人記下的,當事人自己還留有一點廉恥,就是別人寫出來自己還要千方百計遮著蓋著,打死不承認,實在不行還要說他們是PS的。而這幕醜劇可是自己生生搞出來的,真的是真真不怕醜啊!

此次臨沂之捷,張自忠的第五十九軍奮勇赴戰之功,實不可沒。張自忠部也在“雜牌”之列,他之所以能造出這樣赫赫的戰功,其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先說了個引子再來正文,讀起來才能引人入勝,小說家李宗仁自然深諳此道。

這裏邊有暗示,不知各位看出來沒有?沒看出來的朋友可要當心啦,您呐、過於實在了,會上李長官當的!

他之所以能造出這樣赫赫的戰功,其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這句話是個因果倒裝句,手法高妙、隱藏好深,差一點兒就讓李長官滑過去了

這句話的正裝是這樣的,“因為有了有趣的故事,張自忠才能造出這樣赫赫的戰功”,這下就明白了吧,要是沒有“有趣的故事”,張自忠是造不出“這樣赫赫的戰功“。這麽大的功勞李長官是不好意思明說是自己幹的,搞了個倒裝句暗示了一下,大家把它再倒過來就能明白領導的意思了。而這個“有趣的故事”到底是啥尼,竟能引發幹掉好幾千鬼子這樣的大戰功?或者說,要是沒有這個“有趣的故事”,這好幾千鬼子就活跑了?

果不其然小說家李宗仁吊起了咱們的胃口,這個“有趣的故事”可是太重要了,咱們一起快看看吧。

(張自忠)來南京請罪。唯京、滬輿論界指責張自忠擅離職守,不事抵抗,籲請中央嚴於懲辦,以儆效尤。南京街上,竟有張貼標語,罵他為漢奸的。群情洶洶,張氏百喙莫辯。軍委會中,也有主張組織軍法會審。更有不逞之徒,想趁機收編張的部隊,而在中央推波助瀾。

“那時我剛抵南京,聞及此事,乃自西北軍自忠的舊同事中調查張氏的為人。他們尤其是張的舊同事黃建平,便力為辯護說,自忠為人俠義,尤不愧為西北軍中一員勇將,斷不會當漢奸。我聽到這些報告,私衷頗為張氏惋惜。一次,我特地令黃君去請他前來一敘,孰知張君為人老實,竟不敢來,隻回答說,待罪之人,有何麵目見李長官。後經我誠懇邀請,他才來見我。當張氏抵達之時,簡直不敢抬頭。

好精彩的小說!一開始就鋪墊張自忠處境多麽慘,而且整個中國無人識得這位抗日戰將的真實麵目,倒是俺李長官呢一到南京就開始調查此事,青天大老爺重生當然是真相大白了。這位李長官真是多事,“中央統帥部也需要我隨時建議和協助戰事籌劃”,這樣的大事對一般人來講就很頭疼了,而且自己的第5戰區的事兒也不去管,“剛抵南京”就去忙人家第1戰區的這個事情。“家有三件事兒,先揀急的辦”,不得不佩服李宗仁的統籌工作法。

其實李宗仁和張自忠是八竿子打不著,“至於更有不逞之徒,想趁機收編張的部隊”更是無中生有。其時,第1戰區司令長官程潛和第1集團軍司令宋哲元都在積極想辦法把張自忠撈出來。而且就是有人要“趁機收編張的部隊”,那也是宋哲元的部下,就如同殺了韓複榘別人也幹不了。於學忠雖然被任命為第3集團軍司令,這也是為了防備他們活逮李宗仁,而且也隻在曹縣待了幾天就走了,還是孫桐萱管事兒。如果是宋哲元的手下想接手部隊直接找宋哲元就行了,而且這樣級別的將領怎麽會有資格跑到南京“在中央推波助瀾”呢?這些都是營造氣氛,為隆重推出青天大老爺而做的鋪墊——沒有別人辦不了的冤案哪來的包公?

我說:‘藎忱兄,我知道你是受委屈了。但是我想中央是明白的,你自己也明白的。我們更是諒解你。現在輿論責備你,我希望你原諒他們。群眾是沒有理智的,他們不知底蘊才罵你,你應該原諒他們動機是純潔的……’

張氏在一旁默坐,隻說:‘個人冒險來京,帶罪投案,等候中央治罪。’

我說:‘我希望你不要灰心,將來將功折罪。我預備向委員長進言,讓你回去,繼續帶你的部隊!’

張說:‘如蒙李長官緩頰,中央能恕我罪過,讓我戴罪圖功,我當以我的生命報答國家。’

自忠陳述時,他那種燕趙慷慨悲歌之士的忠貞之忱,溢於言表。

李大人不光要真相大白,而且還要拔張自忠於“牢獄”,而且要張自忠可以“繼續帶你的部隊”,這可就比包青天的魄力還要大些,就這樣三言兩語間把張自忠這位報國烈士後來的犧牲源於“蒙李長官緩頰”了。可以設想要是沒有“李長官緩頰”,張自忠自己摸石頭過河的話,不知道會有一條什麽樣的人生軌跡啊。這實在是太嚇人了!

求求你、求求你李長官,你趕快行動吧!快去救救這位民族英雄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