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血壯山河》之3002 防守淮河 2

(2016-06-18 06:10:08) 下一個

3002 第三部 徐州會戰 第一章 防守淮河  2

  第二節

這個流傳下來的禮單很有意思,仔細看看好像有問題。

蔣委員長和李長官都有“大銅碗、大銅瓢各1對”,所不同的一個是翡翠球、另一個是寶劍。翡翠球的說法以前就有,是孫殿英挖慈禧墓時送的,這次蔣委員長竟然又收到了一個翡翠球!這就湊成對兒了,販賣過文物的都知道,這個1+1可是遠遠大於2了,這可值錢了。

其實呢,翡翠這個東西,大概在明朝才開始從緬甸傳入中國的。以前有這個詞兒,說的是一種水鳥,紅紅綠綠的顏色很鮮豔。後來就把這個詞兒用到石頭身上了。而且,一開始翡翠並不值錢。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蓋物之輕重,各以其時之時尚無定灘也,記餘幼時,人參、珊瑚、青金石,價皆不貴,今則日.......雲南翡翠玉,當時不以玉視之,不過如藍田乾黃,強名以玉耳,今則為珍玩,價遠出真玉上矣。”紀曉嵐生於1724年死於1805年,活了81歲,在這80年裏,翡翠才開始升值。另外有個參考,據《石雅》記載,1900年前後,大約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值11英鎊。

名人推動是升值的一條重要途徑,翡翠的升值得益於慈禧。別人不待見翡翠慈禧待見,這個真有慈禧的道理。慈禧是西宮,慈安是東宮,東宮為正,這個就差的太多了。萬惡的舊社會實行的是多妻製,和“小三”、“包養情人”不一樣,這是封建社會用來壓迫婦女的。雖然都是老婆但是區別是天上地下,社會隻承認正妻。比如說某人中狀元啦、建功立業啦,政府要封父母,這個人就是小老婆生的、政府也隻會把這個榮譽給了他爹的正妻。

這等級在娶親的時候就有體現,隻有正妻才能從大門、或者說中門抬進來,小老婆隻能走偏門。穿著打扮也有講究,隻有正妻才能穿紅的,也就國旗的那個顏色,小老婆們隻能穿綠的。顏色也是語言,而且是壓倒性的語氣。紅旗就是勝利,白旗就是投降!黃色就是皇上!紅色就是大老婆!黃色加紅色就是皇上和他老婆,你說厲害不厲害?慈禧對這個顏色搭配很生氣但是沒辦法,隻有自我阿Q,你們都喜歡中國紅俺偏偏喜歡緬甸綠,於是特別喜歡綠色的翡翠,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於是翡翠這才開始了升值之路。

所以講,從2000年前春秋墓出土的東西裏應該沒有翡翠,而且翡翠硬度較高,稱為硬玉,咱們傳統的玉則稱為軟玉,以2000年前當時的加工水平,恐怕就是有翡翠,也不可能搞成翡翠球。那為什麽蔣委員長收到了一個2000年前的翡翠球呢?難道是李品仙造假?

這倒是個問題。一邊兒盜墓一邊兒造假,這個現在很流行。問題是李品仙想糊弄的是誰?糊弄黨的老大?政績當然可以糊弄,這個送禮再糊弄,是不是玩兒的太過火了?所以講,李品仙翡翠球造假的這個可能性不大。

既然不是假的,2000前的當時也沒有,這就有意思了,很有可能給蔣委員長的這個禮單就是假的。編造的起因也很簡單,送了李長官了,那蔣委員長也應該跑不了,其實這是個錯誤推斷。李宗仁曾經發電報給李品仙,追問是怎麽一回事,麵對幾乎是真憑實據,李品仙自然不能抵賴,也不能把發布給老百姓的“情況說明”再給李長官重複一遍,那隻有送禮一條路了。而且隻要李長官不管,蔣委員長就沒奈何,這才是這個時候桂係的為官之道。至於後人編出來的這個蔣委員長禮單,有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沒想透,就稀裏糊塗一堆兒吧。這樣,禮單呢就出現翡翠的BUG了。

真是的!就不能想點兒別的給委員長送嗎?問題是實在是不知道啥東西值錢,就隻好把孫殿英翡翠球的故事再重複一遍。當然不能隻送一件兒,那太寒酸了不是?還得再搭配點兒。問題是還是想不出來該搭點兒啥,隻好把送李宗仁的“大銅碗、大銅瓢各1對”再分給委員長一份好了。

盜墓是盜墓,但不能耽誤打日本不是?李品仙也曾經寫詩自己勵誌,那還是去年李品仙從武漢乘船赴南京途中,適逢雙十節,乘客們自發組織慶祝大會。李品仙有職有位,被推為大會主席。李品仙深深為公眾的抗日熱情所歡欣鼓舞,當晚極為感動,難以入眠,遂賦五言律詩一首:

“海寇傾巢出,烽煙夜夢驚。平津既陷落,淞滬複侵爭。

國祚關隆替,黃魂決死生。哀軍嚐卻敵,眾誌足成城。

蕞爾二三島,何如億萬兵。橫戈揮日起,大纛頂天行。

欲雪千秋恨,當思七尺輕。時乎不我待,奮臂事長征。

所以講,從李品仙的言論上看是積極抗戰的。如今李品仙念叨著“勵誌詩”,一邊消滅日軍半個裝甲師團,一邊盜墓,然後“奉命”避開正麵,轉到西側去了。

日軍剩下的半個裝甲師團一看來勁兒了,“紅箭73”李品仙走了,那就沒啥可怕的了!準備渡過淮河了繼續北進了。

那麽淮河防線腫麽辦?

腫麽辦?好辦得緊!李宗仁早已把第51軍從青島不遠幾百裏調到淮陰,就是為了這個時候用的。桂係第31軍閃開的正麵要讓東北軍第51軍來擋住就好了。

第51軍這大半個月叫李司令長官搞得很忙。先是12月中從山東青島撤到江蘇新安鎮,還沒安頓好,又來命令南調淮陰,準備幫助第31軍守淮河;1月11日在淮陰安排剛定,1月13日又來命令,調到安徽碭山、黃口一帶,“歸入第3集團軍序列”。大家注意一下日期,1月11日開的開封軍事會議,也是這天扣押韓複榘的。大家再把地圖拿出來一看就明白了,第3集團軍現駐曹縣,李長官的司令部是在徐州,而碭山、黃口正在兩地中間!李長官的用兵之道也不是完全白給,掐住了咽喉要道了!2月2日,李宗仁把於學忠叫到徐州,“麵授重任”,還是去淮河吧,“俺的第31軍正麵已經閃開,也給你們準備好了敵人了,快去吧!”

第51軍這大半月經過3省大遊行,軍長於學忠還是毫無怨言,他是特別能理解李司令長官的難處滴——也不是李長官願意把咱沒事兒幹調來調去的,實在是不得已啊。您看,一開始是想著到淮陰幫著第31軍來著,這不,李長官把人家第3集團軍的司令給害了,你不得防著點兒不是?萬一孫桐萱帶著兵到了徐州,把李司令長官給活捉了,跟委員長來個走馬換將,這個買賣到最後做成啥樣就不好說了,誰也不知道這個孫軍長做起海鮮生意來良心咋樣,是隻賣活的呢,還是死的也當活的給賣了。所以啊,把咱第51軍調到曹縣和徐州之間的碭山,不就是為了防止這類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嗎?現在好了,李長官把人家司令給害完了,日本人也來了,現階段還是日本人要緊啊。於學忠立即率部奔向淮河,東起五河、西至懷遠,防線綿延百裏,占領陣地後一看,還不錯,李長官的命令很及時,和第31軍搞的配合很好,日軍還沒到。

第51軍的先頭部隊第114師第340旅第860團剛剛占領陣地,日軍就從臨淮關派出7、800人,飛機、大炮掩護,橡皮艇、木船,強渡淮河!

打!冒著炮火猛烈打擊正在渡河的日軍。激戰4個小時,就在河裏幹掉3、400鬼子,剩下的鬼子撤回。

第51軍一看形勢,別的部隊也指不上了,就咱哥一個啦,能守住淮河就不錯了,幹脆把淮河大橋炸了算啦。

1938年2月,被破壞的淮河大鐵橋。

第二天,日軍昨天雖然吃了虧,腦子還是沒轉過來,還是依照打第31軍的老經驗,漫不經心,又在臨淮關以西再次強渡淮河。第51軍接續不斷運到,第114師第342旅正好接住,再次把日軍打了回去,這次也差不多也幹掉3、400鬼子。

日本人這下清醒了,感情不是專打戰車的桂係第31軍,換了部隊了。那就加強兵力,強攻!2月4日,日軍突破淮河,登上北岸3、400!恰好第51軍第113師剛剛下車,配合第114師共同發起衝擊,把這些上了岸的鬼子全部幹掉了。

不屈不撓,日軍接著強渡。飛機大炮,5、6、7日連著三天,淮河全線戰火彌漫,日軍瘋狂進攻,第51軍牢牢守住陣地,日軍每次渡河都被打回。

2月8日,日軍再次加強兵力,炮火瘋狂準備,日軍700人終於強渡成功,攻入淮河北岸的小蚌埠!軍長於學忠立刻親臨戰線督戰!“把上了北岸這股日軍全部消滅!”第113師第337旅旅長竇光殿來到第一線,第674團團長梁忠武率部反擊。日軍站立不住,稀裏嘩啦撤回南岸。

9日,日軍集中火力和力量,還是在這個地點開始強渡,日軍2個中隊再次上岸,向小蚌埠發動輪番進攻,守軍第674團趙營傷亡過半,不支退出小蚌埠。第674團急調孫營增援。孫營長組織敢死隊,親自帶領衝進小蚌埠,與日軍展開白刃戰。叫日軍打出來再次攻入!趙營殘部也奮力衝擊!從早上8點一直打到中午2點,終於將這股上岸的日軍全部消滅!掉進河裏淹死的有300個,竟然活捉了200個鬼子!

10日,日軍糾集3000人,變換強攻地點,重新回到臨淮關方麵,從晏公廟以西發動強渡!飛機、大炮鋪天蓋地,日軍成功登上北岸,占領黃阪子、王莊、前阪子等村莊。

第114師展開全線反擊,戰鬥從上午10點打到下午3點。第342旅不怕犧牲,打回一次衝一次,打回一次衝一次!一次一次的拚死衝鋒終於把淮河北岸的村莊全部奪回,日軍敗退回淮河南岸!

11日,日軍第13師團集中主力,不搞重點進攻了,對第51軍防線發動全線進攻!飛機、炮火支持下,日軍在臨淮關第114師防地、小蚌埠第113防地同時上岸!

 1938年2月11日,安徽蚌埠,度過淮河的日軍倉林部隊士兵在挖戰壕。

第114師拚死發動反擊,無奈陣地殘破,傷亡慘重,幾次衝鋒未果,反倒叫日軍打得步步後退。第114師“官長傷亡70餘名,士兵傷亡2000餘人”,“預備隊已全數用盡”,全師官兵自10晨到今天,已是兩晝夜未食未眠。第114師餘部隻好撤到沫河口、四鋪一帶,建立防線。第113師與日軍展開小蚌埠爭奪戰,拉鋸4、5次,第674團基本打光,團長張儒彬重傷,小蚌埠陷入敵手!

淮河防線被突破!第51軍戰線被割裂!

完了?

在這最後關頭,於學忠決定拚盡第51軍所有力量反擊!

於學忠召集開會,“隻有更堅決的抗戰下去,才可以生存,和平妥協,結果總是滅亡!我們東北幾年來的亡省之痛,刻刻在心頭,這次終於有機會和仇人相見於疆場了,此時不拚死一戰,還等什麽!

13日淩晨,第51軍展開總反攻!軍長於學忠、第113師長周光烈、第114師長牟中珩和4位旅長皆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全線激戰8小時,第114師陣地全部收複,日軍退回南岸!第113師反擊小蚌埠的戰鬥整整打了一天,所有外圍陣地全部恢複,小蚌埠幾次衝擊都被打回。第113師無力再攻,於是向兩翼發展,將小蚌埠之地圍住,日軍拚命突圍,兩軍戰鬥激烈!

正在此時,張自忠帥第59軍趕到!接手第51軍防線。第51軍傷亡嚴重,後撤至宿縣休整。

15日,第59軍集結完畢。張自忠訓話,“我帶領大家一起拚命保國!”第59軍按照第51軍所留進攻態勢,組成左右先遣隊向日軍淮河北岸各個據點發動強擊!18日再次掃清小蚌埠外圍,20日消滅大部日軍,收複小蚌埠!

這次日軍第13師團是結結實實挨了一頓好揍!合計合計,差不多被幹死3000人。此時,從浙西增援來的桂係第7軍也到淮南,加上在西側的第31軍,日軍第13師團進攻受阻,側翼受到威脅,這時,日本大本營的戰略政策調整,這樣日軍第13師團就一直在淮河南岸與國軍對峙,一直到4月。

總而言之,日軍這次進攻淮河一開始總是預想單點突破,就是到了11日最後一次才搞了一次比較全麵的大規模進攻。有點兒打下來也行打不下來也行的架勢。要是認真打、一開始就全線猛攻,第51軍不一定能守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