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血壯山河》之2044 密電、通電?1

(2016-06-06 06:00:29) 下一個

2044 第二部 冤殺韓複榘 第七章 到底是誰殺的?第三節 密電、通電?1

第三節 密電、通電?

比照最差的待遇,韓複榘也應該公費出國嘛。所以講,和大家一起通上幾個電,“起起哄”就讓蔣總裁起了殺心,這個說法實在是靠不住的。那麽靠不住就多加點兒砝碼嘛,幹脆讓韓複榘也通電支持一下1936年的“6.1兒童節運動”好了,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嘛,這通電多了自然就會給委員長留下壞印象了。

嘿嘿,不行啊,這不是把自己搞進去了嗎?造謠者是唯恐自己暴露,怎麽會讓一絲絲的聯係上身呢?3次造反,就說2次,這有可能就是這種心理在起作用。

“因為通電支持了反蔣活動,所以蔣總裁就要殺韓複榘。”咱們來一同分析分析這個“論斷”。

如果是李濟深、陳銘樞一夥造的這個謠,就會說韓複榘支持了“6.1運動”和“西安事變”;

如果是張學良、楊虎城造的這個謠,就會說韓複榘支持了“福建事變”和“6.1運動”;

如果是李宗仁、白崇禧造的這個謠,就會說韓複榘支持了“福建事變”和“西安事變”;

如果是你造的這個謠,就會說韓複榘支持了所有的三次!因為這三次鬧事兒你確確實實都沒幹。

這個在邏輯上就是這樣推斷的。很明顯,這個謠言隻能是李、白幹出來的,而且自己幹的這次“造反”實在是拿不到台麵上,大家忘了最好,忘不了隻好胡說解釋,怎麽會自己再拿出來說事兒,這個是萬萬使不得的呀。

關於通電支持“西安事變”,還有韓複榘的兩個電文,自然有人拿出來做文章。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韓複榘明確支持張學良的行動,並發出了支持張學良和派兵夾擊中央軍的‘馬電’,結果被南京政府特務破譯。他還聯名發出了支持張學良的‘宥電’,他的這些進步舉動令蔣總裁極為嫉恨,也為他以後被蔣總裁誘殺埋下了禍根。

韻目代日是中國曆史上的一種電報紀日方法。清政府開通電報之初,發送電報非常昂貴,按字論價,簡直是“字字是金”,當時清朝電報一開始貴到一個字銀洋四角。有一次張之洞給李鴻章發了一個萬字的長篇大論,氣的李鴻章直罵敗家。一個字兒半袋兒白麵,所以節約用字就非常重要,因為秀才也是要吃麵的啊。為了省下半袋子白麵,秀才們就發明了一種新的紀日辦法,用地支代替月份,用韻目代替日期。

查電報代日韻目,“馬”字正是21日,“宥”字則是26日。這個韻目呢是作詩必須背會的,是用來押韻的,當時凡是會寫字兒的基本上都要背這個東西。咱們現在看“馬電”、“宥電”還要查日期,那時候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幾號的,比咱們數“ABC”還要利索。

12月12日“西安事變”,14日馮欽哉領銜通電反張,在這封通電裏,馮欽哉把張學良罵的是狗血、馬血、驢血、貓血……噴頭,看的人是汗毛倒豎!馮欽哉後來也很得意,“由於我領銜發出了這個通電,使全國各地方軍閥,認為楊虎城將軍的內部分裂了,沒有什麽作用了。原來準備讚助張、楊的,有的又轉而擁護蔣總裁,反對張、楊了。1939年冬,我在洛陽見到當時中央軍風紀巡察團團長石敬亭,他對我說:西安事變時,他曾代表何應欽往說宋哲元、韓複榘通電擁護中央,反對張、楊。當宋、韓正在觀望猶豫之中,看到我這個通電,才改變了態度。龍雲還稱我的通電是:一紙飛傳,足當雄兵十萬。”馮欽哉的這個12月14日的通電確實很給力,馮欽哉自己的這段話有些自鳴得意,但確實不是吹牛。

雖然不是吹牛不過並不是自己寫的,是馮欽哉所部第42師副師長郭仰汾到潼關與劉峙會麵,由劉峙搞了這個稿子,郭仰汾在電話裏一字一句念給馮欽哉的,馮欽哉聽完同意並表示領銜。

馮欽哉反對“西安事變”除了大義之外,也許還有看不起。張學良到剛西安時,楊虎城曾請馮欽哉將自己在西安的房子讓給張學良住。為讓張學良高興,楊還令第17路軍的軍官陪張學良打麻將,贏了錢海陸空副總司令不是高興嗎?

誰都是愛贏怕輸,不過楊虎城說了,輸的錢由綏靖公署那裏報銷。既然有人掏錢,那誰還管那些個,愛咋玩兒就咋玩兒唄,別人一碰、一胡,海陸空副總司令就悔牌,人家也懶得搭理,反正輸的都算楊虎城的,贏了錢楊主任反倒不高興,何必呢?

楊虎城明沒想到這位海陸空副總司令這麽愛打麻將,以為是剛來接待接待就算了,結果人家當真了,“來到陝西手氣就是好!”上了癮了,每天晚上還是叫陝西綏靖公署出人,一缺三,來來來,打!

楊虎城輸不起了,悄悄地不給報銷了,那第17路軍的軍官更輸不起了,可那人還是那打法,這如何受得了?說實話,就他那倆下子,規規矩矩打,不用時間長了,一晚上就讓他把趙四也輸了。

這次馮欽哉讓人家“一缺三”給叫來了,馮欽哉胡牌了,海陸空副總司令要悔牌,馮欽哉不幹,“你把東三省一槍沒放讓給日本人了,你都舍得,這點錢你不舍得,我多少還和日本人在長城打了一仗,你的飛機大炮是捅火的。

打麻將打起架來並不稀罕哈?好在張大公子除了打牌脾氣不好、別的地方脾氣都好,沒有當場掏槍,不過也鬧了起來,不過也就被人勸開了。事後楊虎城在西大街請了一桌酒席,說是給張學良賠禮,讓衛兵來叫馮欽哉,馮欽哉不去。楊虎城親自到家把馮欽哉硬拉去了——“本來就是哄孩子玩兒、幹嘛搞得不愉快?”

“這誰家的熊孩子沒人管?!”馮欽哉脖子還是梗梗的。

“唉,他爹死了。走走走——”楊虎城挎著馮欽哉的胳膊往外拽。

1933年春,孫蔚如、楊虎城、馮欽哉、武士敏(由左至右)合影於西安。?

所以說“西安事變”馮欽哉不願跟著這人幹——打個麻將都耍賴,打起仗來不是更扯淡嗎?

另外,1936年12月18日《大公報》發布《給西安軍界的公開信》。所有東北軍及楊虎城所屬看了這張傳單式的社評,馬上轉變了態度。張、楊的心理,也立刻起了急劇變化。有人回憶,幾位東北高級軍事將領拿著傳單去見副司令,進了房間,見副司令正在閱讀那上邊的文章,他看完了之後,神色也變了,立即召集會議,討論一切……

這兩個東西韓複榘當然都看到了,自然會有想法。這個想法反映出來的就是猶豫。“馬電”是21日,內容是“擁護張、楊的正義行動,支持停止內戰,共同抗日。”但是當天並沒有發出去,一直到25日才發出去。俺推斷是不是韓複榘擬好電文後又猶豫了,讓暫時壓一下,後來工作程序上出了問題,到了25日叫承辦人自己給發出了。

“宥電”是26日,也就是上一封電報發出的第二天,此時蔣總裁已經回到南京。聞說蔣總裁回到南京以後,韓複渠“感到震驚”。這個時候韓複榘就會查問,那封“馬電”是不是還壓著沒發呢?秘書長張少堂做了回答,“昨天發出去了”,韓複榘狠抽了張幾個耳光:“誰讓你往西安發報不通知我!”

捅了簍子就趕緊補救,再發一封電報,這就是“宥電”,是韓複榘發現問題後的補救。內容一是慰問,二就是提到往西安發報之舉,言說此事不知道,這是手下人辦的,已將該人體罰。這個比較可信,說“體罰”自然不是罰到操場跑圈兒,打人自然不能在這種正式電文裏明說,隻好說體罰,蔣總裁當然一看即明。至於說“……聯名發出了支持張學良的‘宥電’”這就太說不過去了,26日委員長已經在張學良的陪同下回到了南京,此時再發電報支持事變,那就比張學良還糊塗了。

韓複榘的公子韓子華也沒搞清楚這兩封電報是咋回事,也有點糊塗。

一個叫馬電,另一個叫宥電。宥電是聯名發的,而馬電是個密電,隻有我父親一個人知道。宥電我看過原文,馬電卻沒有看到過。

其實還有一封“漾電”,是在23日韓複榘、宋哲元聯名發的,“由中央召集在職人員、在野名流,妥商辦法,合謀萬全無遺之策……至於具體有效辦法,悉待諸公迅速洽議。”差不多等於什麽也沒說。這些都是通電,也就是把宣布政治上某種主張的電報拍給有關方麵,同時公開發表,用英格蘭文說就是這個、這個——to issue an open statement or declaration——這個跟密電沒有關係。韓子華也是上當了,因為還有一種胡說,“軍統破譯了‘馬電’,內容是聯係張學良一起夾擊中央軍。”

?附馮欽哉領銜通電(12月14日)

急.南京.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國民政府主席林,軍委會副委員長馮,行政院代院長孔,軍政部長何,各院、部、會,各省政府,各綏靖公署,各總指揮鈞鑒:各軍、師、旅長,各公法團,各報館公鑒:

查張逆學良實中華民國千古罪人也.淵源匪閥,梟獍成性.昔曾擾亂於冀、魯,繼後法虐施遼東,嗜毒物無異性命,不抵抗而亡四省,乃靦腆世間,因緣時會.中央念其年少,待以耒茲,任之以方麵,委之以重兵.孰知未聞奏凱之歌,競肇蕭牆之禍.挾持長上,侮辱同僚,欲以亡東北之故技以亡陝甘.喪心病狂,誠禽獸之不若,而人類之恥與同群也.哉等為國家綱紀,誠劍及履及,如鷹鸇之逐鳥鵲、寧敢後人!我中央非一人之中央,而全國之中央也.幼歿其長、子辱其父,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者.務請中央政府明令軍政部何部長應欽大統六軍,明令撻伐.哉等蹈湯赴火,是用不辭.萬軍鹹陽扼其西,樊軍潼關封其口,本軍憑河阻其北.斧底遊魚、何待鍋煎.深望我政府及民眾,明辨是非,一致聲討為幸.

陸軍第七軍軍長馮欽哉、

第四十六軍軍長樊嵩甫、

第六師師長周禧、

第十師師長李默庵

第二十八師師長董釗

第六十師師長陳沛

軍官學校教導總隊長桂永清

第七十九師師長陳安寶同叩.

寒亥.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