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血壯山河》之2029 放棄作戰計劃

(2016-05-20 05:26:57) 下一個

2029 第二部 冤殺韓複榘 第五章 日軍進攻 第二節 放棄作戰計劃

第二節 放棄作戰計劃

12月末,日軍南北兩線突然發動進攻。日軍第13師團附3個聯隊沿津浦路北犯。桂係第31軍後撤,日軍進占滁縣、盱眙。

日軍南線一動,李宗仁立即把桂係部隊後撤,同時命令於學忠第51軍南撤淮陰,加強淮河南線,說是協助桂係第31軍,其實是想要讓第51軍頂上去。

於學忠第51軍現在駐防青島,是抗登陸的主力部隊。抗登陸是軍令部下達給第5戰區任務裏的第一要義,也是第5戰區自己剛剛製定作戰計劃的重要部分,李宗仁竟然為了幫助桂係第31軍而放棄抗登陸的任務!而且現在要加強的是北線,在黃河防線後方構築縱深防線或者準備運動作戰的戰場,而李宗仁這一命令無異於放棄海防,對黃河防線也有極大損壞,青島是在黃河的南邊的!韓複榘後方更加空虛!韓複榘當然惱火!“俺這成了核桃皮兒了!”

12月22日夜,日軍1000多人從門台子渡口強渡黃河。第56軍軍長穀良民第22師(穀良民自兼)負責周村以北及濟陽至青城100多裏黃河防線。本來韓複榘就不準備在這個死蛇防線上投入兵力,此時的局麵就是河防部隊兵不敷用,布防門台子渡口的韓蓮台營長說:“一個營擔任40多裏長的黃河防線,把全營士兵都擺到黃河防線也看不見人”,而且沒有重武器,迫擊炮和輕、重機槍也很少。

門台子渡口守軍隻有一個連,當第64旅第129團第3營營長韓蓮台率第2、3連及機槍連趕來增援時,第1連已傷亡殆盡。韓營長率部拚死抵抗,身受3處重傷,躺在地上仍指揮作戰。陸續渡河的日軍增至二、三千人;第1營營長劉誌寅也率部前來增援。一場血戰之後,我門台子陣地終於失陷。

在門台子戰鬥中,第22師64旅第129團的兩個營共犧牲300餘名官兵,其中包括第1營營長劉誌寅營長(穀良民之連襟)、1名副營長和9名連、排長。

黃河防線被突破,韓複榘一麵命令各部向泰安、兗州方向撤退,一麵去南京政府駐濟南總參議蔣伯誠處報告。他對蔣伯誠說:“日軍已過了黃河,我軍沒有重炮,難以固守。我已決定放棄濟南,候中央增援,再行反攻。”

韓複榘早已打定主意,隻要日軍一進攻就立刻後撤。各位軍迷,現在隻有第3集團軍孤軍,沒有重武器、沒有協同單位、沒有援軍,沒有整體戰役計劃,處於東麵大海、日軍河北北、西三麵半包圍的狀態下,您準備怎麽辦?是死守等著日軍來包您的餃子還是後退等待機會?

你必須立刻回答,因為日本鬼子已經來了。

蔣伯誠立即上報。蔣總裁來給韓複榘發電報,命令他不得撤退。

韓複榘接到蔣總裁的電令的時候,已乘鐵甲車到了泰安。回電蔣總裁說,濟南大勢已去。韓複榘的撤退倒也符合戰區的“第1時期”作戰計劃。

25日,日軍對濟南猛攻,27日,孫桐萱師全部撤出濟南,向魯西南的曹縣集結。同時孫部在濟南城內放火,燒毀省府和日本駐濟南領事館等建築。

蔣總裁得知韓複榘丟了濟南,退到泰安,於是電令固守泰安。

韓複榘願意撤嗎?他在山東可是經營了快8年了,讓他放棄您說他願意不願意?韓複榘的心裏很惱火,從德州撤退快兩個月了,李宗仁上任也一個半月了,黃河對麵的日軍也等了快一個月,不做準備不說,反倒釜底抽薪!這日本人一進攻,委員長不知道實情,隻是一味命令堅守,隻會讓部隊堅守、死守,沒有友軍支持、配合,沒有一個稍微完整的總體計劃,死守、堅守就是消耗部隊。這不是要消滅敵人,而是要消滅自己!韓複榘再次抗令,率部由泰安撤出,而且第5戰區的“第1時期”作戰計劃也是不計劃守泰安的。

韓複榘撤到兗州、濟寧一帶,這是“第2時期”作戰計劃中第3集團軍主力的進攻出發地,此時在徐州挖土的第二線兵團也應該已經坐上火車北上了。問題是,現在還木有人到徐州挖土,那北上到兗州人家挖墓地就更沒人了。

既然活埋日本人的兗州會戰泡湯,那就不能反過來讓日本人埋了自己,韓複榘的第3集團軍沒有其他部隊配合作戰,倔脾氣發作,“俺的建議你不聽,你的安排你自己又不做,那俺就隻能撤了再說。”於是命令部隊紛紛後撤。後撤過程中,在菏澤以北,第20師在一次反擊中,消滅日軍一部。韓複榘就接著撤,一直退到魯西曹縣。這是作戰計劃中“第3時期”的防守區域之一。

在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裏,李宗仁在第5戰區除了把自己抗登陸的任務取消外,根本沒有做任何靠得住的部署和計劃,所謂“萬一不利”的“兗州附近之會戰”,自然也就無影無蹤了。好在日軍停下了南下腳步,要不然,這個作戰計劃中“第3時期”也就不用提了。

在撤往曹縣的路上,韓複榘和各位軍長都收到了孔祥熙的電報,“蔣總裁諭撤退時一定將奉祀官孔德成帶走。”

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把衍聖公爵改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子第77代孫孔德成就成為了末代“衍聖公”。1936年,17歲的孔德成要結婚,婚期定於12月16日,蔣總裁早已準備親臨祝賀,未曾想很不巧,自己跑到陝西西安碰上了“西安事變”,來不了了。山東的孔家人一直等到下午兩點鍾,也沒人告訴一聲。一大家子親戚朋友這個著急啊,“別人家結婚是人生大事,在俺們孔府可是大事人生,您還讓不讓幹了?”

孫桐萱駐地兗州,離得很近,得到消息後趕緊攜夫人到場祝賀,這才告訴大家蔣總裁臨時有重要的國務活動,不能到了,抱歉抱歉。孔家人這才舒了一口氣,舉行儀式如儀。孫桐萱贈送了一套沙發,至今還擺在孔府後堂樓的新房中。

因為孫桐萱和孔家人很熟,所以韓複榘命令他到曲阜去,必須把孔府一家人帶走。此時第22師也撤到了曲阜,韓複榘也讓穀良民一起去。

1938年1月3日晚10時,孫桐萱、穀良民兩位軍長趕到曲阜孔府,限孔德成先生在兩小時內隨之撤退。此時孔夫人臨近分娩,孔德成先生猶豫不決,怕出危險。孫桐萱雖是熟人,這次可是一點兒麵子都不給,“別囉嗦,收拾收拾,趕緊出發!”

孔府家屬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給孫桐萱、穀良民下了跪,院裏院外一大片,要求留下不走。“不走?!開玩笑!糊塗!這還要不要中國人的臉了?!”孫桐萱說:“在路上生孩子我們也有大夫、護士,不走不行!這不是你我說了算的事,這是民族氣節問題。

孫桐萱接著讓孔家人趕緊準備,不走不行,走慢了也不行!孔德成先生磨蹭到4日晨4時啟程,行前安排孔令煜先生負責代理其奉祀官職務。穀良民把自己的小汽車讓出來,孔的夫人孫琪芳正在梳頭,連頭也沒梳完就催著上車了。孔德成離開曲阜一天後,日軍就占領曲阜了。孔夫人在漢口生下一女,孔維鄂,以後又在重慶生一子,孔維益。

穀良民沒有汽車隻好騎馬跑到兗州。這個時候城裏城外亂哄哄的,和孔德成說好的車竟然找不見了!第二天,穀良民爬上卡車赴曹縣。

部隊撤到曹縣後,局勢又相對安定了一段時間。

 

孔 德 成 一 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