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0 第二部 冤殺韓複榘 第四章 第5戰區 第一節 李長官駕到 1

(2016-05-11 07:27:19) 下一個

第一節 李長官駕到

11月8日,淞滬戰線全麵崩潰,各部隊紛紛撤離。桂係李品仙的第11集團軍司令部撤到蚌埠。

這次淞滬會戰,李品仙第11集團軍奉調北上抗戰。9月,第48軍從南寧出發;10月1日,廣西軍精銳“鋼7軍”在桂林舉行盛大閱兵,隨即出發北上。這兩個軍先後投入淞滬戰場,為了指揮方便把這兩個軍重新組成第21集團軍,廖磊為總司令。李品仙的第11集團軍僅剩第31軍。10月,第31軍裝備完成,開始北上,未及參戰,隨即加入第5戰區序列。

這下子總算有了自己的部隊了!李宗仁於是在11月12日離開南京前往徐州履任。現在大家應該很清楚了,自打10月16日發布任職命令,李司令長官在南京等了快1個月才上任,是沒有其他原因的,隻是因為第5戰區裏邊沒有自己的部隊!看來李司令長官看待第5戰區的態度隻有一個,那就是有沒有自己的部隊。至於其他的,打得好不好,守得住守不住,傷亡大不大等等,都不是決定條件,是無需李司令長官關心的。至於黃河防線,“跟俺有半毛錢的關係。”

當然,這是心裏話是不能明說的,所以李宗仁就得找個另外的理由來說明自己遲遲不到的原因,李司令長官自己是這樣解釋的,“奉委員長麵諭,暫留南京”,“因此時淞滬戰事正急,中央統帥部也需要我隨時建議和協助戰事籌劃。”

5戰區李司令長官宗仁風采

李司令長官的理由很充足,“麵諭”嘛,自當從命;而且“中央統帥部”也離不開俺啊,需要俺“隨時建議和協助戰事籌劃”。看把你能的,你也不看看自己的斤兩?牧童出身,連掃盲都算上,總共在軍事小學裏混了三年,而且上學也不好好上,對文科一無興趣,整日就是器械、劈刺、騎術這些把戲,這就“中央統帥部”離不開了?

咱不是看不起出身低、讀書少的人,恰恰相反,您看看朱元璋,當了皇上之後,大臣們要拍馬屁給朱重八重新寫家譜,要給皇上大人換換祖宗。朱元璋不幹,跟大臣們強調,“咱們還得提倡‘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戰爭年代咱們這個團夥就是因為堅持了這個‘實事求是’的方針才爭取到了勝利。現在咱們坐了天下,那麽就可以不‘實事求是’了嗎?這樣搞豈不是又掉進‘治亂循環’的怪圈了嗎?所以講,這個‘實事求是’的方針是不能丟的啊。隻有這樣,咱們才能走出‘治亂循環’的怪圈,徹底打破‘人亡政息’的宿命!要飯的就是要飯的,該咋寫就咋寫,一定要‘實事求是’,俺的祖宗不能換。”現在大家也可以去看看朱元璋墓前的碑文,該咋地就咋寫,這才讓人佩服!這才是真英雄!

行,李長官您說給“中央統帥部”幫忙就幫忙好了,問題是“中央統帥部”的忙您也沒幫好啊?這不淞滬會戰大敗而歸,是他們“中央統帥部”不聽你的,還是你就沒啥讓他們可聽的建議、籌劃啥的?這個問題很重要,應該搞清楚。要是“中央統帥部”不聽你的,真是應該好好整一整他們,省得“中央統帥部”以後再犯錯誤;要是你就沒啥讓他們可聽的,還是自己回廣西種甘蔗吧,不要去第5戰區了。

走的夜路多了就會遇見鬼,“遇鬼多了難免疑心重”,因為看回憶錄經常上當,所以這次看《李宗仁回憶錄》,也就特別加了小心。

《李宗仁回憶錄》的署名是兩位,李宗仁,唐德剛,“是1958年夏天李宗仁寓居美國期間親自憶述(這是廢話!回憶、口述還有代勞的?廣西人民出版社寫這個序言的編輯也是糊塗。不過也許就是習慣,慣於把“親自”二字用在領導身上,什麽親自種樹啊、親自掃垃圾啊啥的,不過呢,俺在這裏友情提示廣西人民出版社的編輯們,領導們的幾件事是不能用“親自”二字的,除了這個“親自憶述”之外,還有“親自吃飯”、“親自上廁所”、“親自做愛”啥的,統統不合適。)哥倫比亞大學曆史學家唐德剛整理撰寫而成。”全書約六十萬字,唐德剛稱乃此生“用功最深、費力最大、嘔心瀝血”之作,內容部分“統計起來,大概有15%是他口述,85%是我從圖書館、報紙等各方麵資料補充與考證而成的所以,在美國有一次商談出版過程中,署名是想把唐德剛放到前麵的。

唐德剛治史“嚴肅”,這次遇到了麻煩。在和李宗仁合作之後不久,唐德剛又和胡適合作搞回憶錄。胡適這位大學問家那是“9分證據不講10分話”,一字千鈞,半句不苟。而李宗仁恰恰相反,用唐德剛的原話說,“李宗仁是胡適的反麵胡適是“10分證據講10分話”,這樣算來,10分話放在李宗仁這裏,大概就不需要半分證據了。

唐德剛認為,考據、訓詁、假設、求證……,經過這些程序之後,所謂的史料才能寫下來的。李宗仁不管這些個,他自己認為,隻要是他說出來的,無一不可寫下來而傳之後世。唐德剛是知道的,如果如此原封不動把這位原李代總統的原話寫下來,那可是要鬧笑話的,可是又不好明說,“信口開河,不能入書”,這種話不能直說啊,隻好慢慢引導。

李宗仁一開口就收不住,搞得唐德剛經常要往回拽他。李長官回憶在護國軍當排長的時候,李宗仁就站在一個排長的角度上縱論國事,搞得唐德剛是哭笑不得。“要是說這時候的曆史背景,俺們這幫吃曆史飯的,還不比你一個小排長清楚得多?”

大人物都有堅忍不拔的倔脾氣,每有疑問,李宗仁必然“據理力爭”!而且經常“引經據典”,不過,他所引用的基本上都是唐人街路邊兒書攤上買回來的野史,唐德剛也隻好一一、慢慢解釋。

唐德剛先生手不釋卷,照相的時候還要拿著一本書

這以上當然是唐德剛說的如何幫助李司令長官改正錯誤的,但是如果李宗仁要是寫一下創作心路,肯定會寫出,是如何幫助這位曆史學家提高業務能力的了。影響總是雙方的,唐德剛又不是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所以講是肯定會受到國民黨頭子李宗仁拐帶的。

這些還都還好說,認識不同可以慢慢統一,可是更要命的是,李宗仁一開始就沒安一顆、在“曆史學家”看來的好心。他邀請唐德剛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想乘機寫一部控訴書,或鳴冤白謗書”,“曆史不曆史,對他倒是次要的”,雖然唐德剛肯定在主觀上,肯定想盡量避免受到李宗仁情緒的幹擾,不過在客觀上受到一些影響那是一定的。

再有,唐德剛還寫到李宗仁“回歸人民懷抱”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夫人得了癌症,上帝的馬仔——醫生、已經通知家屬隻有6個月的生命了;再一個,“李先生的最大的嗜好還是聊天、談國事”,在美國,“和這些年輕的家庭主婦談‘國事’,李代總統不免有些太委屈了。想起了北京的‘人民政協’之內,勝友如雲,吹起牛來,多過癮!”

還有,“李代總統”回到北京後,隨即寫來信告訴唐德剛,這本書的英文版暫時不要出版了。歸國之前急著、催著要出書,回到人民懷抱就不要出書了?理由當然不能是“人民媽媽”不讓出書,因為“人民媽媽”是讓孩子們言論、出版自由的,於是李宗仁隻好找了一個很站不住的理由,說英文版和底稿頗有出入。英文版和底稿,是唐德剛字字句句校對過的,對於這個理由唐德剛很是不以為然,但是也沒辦法。俺的猜想是不是在北京的‘人民政協’之內,吹牛吹大了?還是覺得過於YY了?

所以,俺就對《李宗仁回憶錄》的曆史價值很不看好,和嚴肅的史料基本上不太搭邊兒。而且認為這個書名也是不太貼切,是不是應該叫做《李宗仁眼裏的李宗仁》更為合適?而且俺一貫對回憶錄的看法就是如此,這類文字的可信度差不多要歸於“架空”類,也就比“穿越”類稍高些。

關於《李宗仁回憶錄》說了這麽多是有用處的。俺一貫討厭灌水,自己不能幹自己討厭的事兒,如果那樣就太討厭了。因為韓複榘之死,是在李宗仁履任第5戰區司令長官之後很快發生的。韓複榘橫死,當然沒有回憶錄,隻有李宗仁活出了來得及創作回憶錄的時間,也就隻能從這裏找尋一些線索。

關於看回憶錄,俺認為,凡是對回憶錄本人有利的說法,不一定可信;凡是對回憶錄本人不利的說法,一般來說是很可信的了。(壞了,俺咋搞成“兩個凡是”了?)從常理上講是如此的,當然,你拿一位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回憶錄,來跟俺辯論,“你看看、你看看,這裏邊兒咋全是誇別人、罵自己的??”俺當然甘拜下風,立馬認輸,因為俺是從常人的角度來說的,因為俺就是個常人,思想境界就是人世間的這點水平。您的那位共產主義戰士,他不是尋常材料做的、不是常人不是嗎?

言歸正傳,咱們一起看看《李宗仁眼裏的李宗仁》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