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壯山河-抗戰第一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6 第二部 冤殺韓複榘 第三章 抗戰爆發 第二節 率部出征 1

(2016-05-07 07:46:53) 下一個

第二節 率部出征

1937820日,國民政府大本營同時頒發了四個作戰指導方案的訓令。在其中第一號訓令中宣布將全國劃分為五個戰區。其中第5戰區,即蘇北(長江以北)及魯省。這一戰區的“戰爭指導方案”為:“對敵強行登陸之作戰”、“以確保我國軍南北兩戰場作戰連係之中樞。”顯然,該戰區作戰的重點在山東。由於該戰區戰略地位重要,訓令中宣布:“第5戰區司令長官:大元帥兼(即蔣總裁);副司令長官:韓複榘。”

老大兼著就是個象征,真正幹事兒的那就得靠韓複榘了。

很快,華北、華東兩個戰場同時開打。馮玉祥在華東的第3戰區根本沒人買賬,軍令部根據形勢,增設第6戰區,轄區呢就是把第1戰區的河北津浦路沿線劃出,再加上山東黃河以北的地區,作戰目的是進行津浦路北段的作戰。其實,蔣總裁的想法是安排馮玉祥去指揮宋哲元和韓複榘,總是西北軍出身,應該不會像在第3戰區一樣,沒人買賬吧?同時宣布,蔣總裁兼任第3戰區司令長官,於是就一頭紮進“國際觀瞻所在的”淞滬戰事之中。

這次把馮玉祥安排到第6戰區的打算總算還不錯,竟然搞對了一半兒。馮玉祥的指揮,韓複榘聽話,宋哲元不聽。原先西北軍的二當家鹿仲麟的電話宋哲元竟然不接!一個原因就是宋哲元壓根就不想打仗,要想打在北平就打了,這會兒再打幹啥?再一個宋哲元對於西北軍的這位老長官很是疑心——“是不是回來搞俺來了?”這麽想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宋哲元在第29軍是家長作風一言堂,把第29軍就看成自己的孩子了,容不得別人伸手,再一個馮玉祥搞倒來倒去的手段是說來就來,不得不防。

馮玉祥一看老二不管用,那就隻有自己親自出馬,“俺去找宋哲元,這下總得給點兒麵子吧。”宋哲元沒給馮玉祥麵子,而是直接給了一個屁股,把部隊就給馮治安代理著,自己上泰山了。

馮玉祥在德州桑園給第1集團軍代理司令馮治安打電話,讓他來一趟,馮治安很敬業,“前方戰事緊張,不能脫身。”6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倒是好脾氣,“你那邊都有誰,派個人也行。”於是馮治安就把張俊聲派來見馮玉祥。張俊聲也是西北軍的老人,馮玉祥一見老熟人不禁放聲大哭,心裏委屈啊,沒人理啊!

都是軍閥,誰也沒有無產階級大公無私的精神,宋哲元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別怪別人也有這些想法。蕭振瀛又跑到第29軍這裏接著添亂,提出一個口號,1、倒宋;2、擁馮;3、拒馮;4、排張。”

口號都是上級精神的凝練,目的就是上口、好記,具有最強大的鼓動性,但是一定要體會到位了才能幹好。這個蕭振瀛的口號就完全符合上述要求,但是過於精練了,俺得幫著解釋解釋,特別是“擁馮、拒馮”,搞錯目標豈不是幫了敵人的忙?就如同“中國夢”就不能解釋成“中國做夢”一樣。

1“倒宋”就是把宋哲元搬倒,既然你上了泰山,馮治安代理,這自然就是馮治安的大好機會,對於一直積極要求上進的同誌腫麽會放過這個進步的機會?

2“擁馮”是擁護馮治安,把宋哲元搞下去、蕭振瀛自己是個文人也上不來,當然是馮治安上位;

3“拒馮”是拒絕馮玉祥北上擔任第6戰區司令長官,宋哲元擔心馮玉祥故技重施奪權,馮治安自然也有這個顧慮,隻要馮玉祥不來,別人誰都行。看來蔣總裁把馮玉祥安排到第6戰區確確實實是一步錯棋;

4“排張”是要排擠張自忠,此時張自忠在南京算是“羈押”。張自忠實在是第29軍的實力人物,自然屬於不受歡迎之列。

馮 治 安??

這種貼心的口號馮治安如何不歡迎?蕭振瀛是讀過書的,肚裏有的是學問和能耐,整日和馮治安攪在一起,把這個大老粗攪和的是五迷三道的。當然,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馮治安也是官迷心竅,以為劉備得了臥龍了,言聽計從。蕭振瀛得寵專斷,把參謀部發給在泰山“養病”宋哲元的電報全部撕毀,徹底架空宋哲元。

劉備得了臥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兒,馮玉祥當然知道,恨得牙根癢,派手槍隊到德縣蕭振瀛的專車上掏窩子去。劉備當然給臥龍通信,蕭振瀛跑了。

911日,日軍開始進攻。防守青縣的第1集團軍,也就是剛剛擴編的第29軍立刻垮了下來。馮治安是第77軍軍長,現在代理著集團軍司令的職務,處處打小算盤,物資給養先緊著自己的第77軍,任務、責任就推給第59軍。防線潰敗,馮治安興師問罪,給第59軍的一個旅長打電話,人家並不認可,說是第77軍先撤的,這才牽動第59軍撤退的。馮治安混不講理,“他們跑了你們不會把側翼部隊掛上去嗎?”這位第59軍的旅長立刻火了,扔下電話就走了。此事一傳開,第59軍上上下下炸了窩,不聽馮治安的了。這下好了,此後第59軍和第77軍就比賽著撤退。

兩支部隊有隔閡其實不是今天才有,而是早就有了。馮治安的第37師駐防北平,張自忠的第38師駐守天津,由於主官的思想不同,也讓日本人鑽了空子,就把這兩支隊伍分成了中央派和地方派,明說就是抗日派和親日派。張自忠戰前訪日、戰中主和、戰後成了維持會長,這不能不讓馮治安有想法,就是換成你在馮治安的位置上,也會抱有戒心的,所以講這不能完全怨馮治安。

就在這種情況下,日軍第10師團繼續南下,第1集團軍是徹底指望不上了,馮玉祥隻好指揮一些零散部隊,龐炳勳、劉多荃、李文田、李必藩等等,在宣惠河一帶建立防線。同時請蔣總裁命令韓複榘迅速抽調兩個師前往德州要地布防,拒守德縣、接應宋哲元部隊。

這個命令有兩個問題,第一,此處皆是平原,日軍可以很好地發揮機械化作戰兵器的作用,國軍是要吃虧的。如果在此消耗過多的兵力,就無法完成第5戰區的作戰任務了,“對敵強行登陸之作戰”、“以確保我國軍南北兩戰場作戰連係之中樞。”第二,為啥要接應宋哲元?第29軍從平津跑到保定,現在保定會戰正在準備打響,又想從保定往山東跑?讓他自己跑好啦,幹嘛還要俺接應逃跑的?如果宋哲元的第1集團軍準備逃跑,隻留下劉恃的第2集團軍,你那個保定會戰到底打還是不打?

韓複榘不想去,找借口,“魯北連日大雨,運河各支流水勢暴漲,道路阻塞泥濘,增援部隊無法行軍。”同時提醒委員長,德縣已有李必蕃第23師駐守,魯軍要以全力防守山東沿海和黃河沿岸,兵力不夠用。他表示“津浦正麵之敵最近當無大慮……可否俟必要時再抽調一師增防德州。”

韓複榘考慮的要比第5戰區前任的司令長官蔣總裁要清楚一些,現在山東確實存在抗登陸的任務,再者,黃河以北全是平原,不要過多消耗兵力,現階段專心防守黃河沿岸才是上策。確實,蔣總裁沒有這種意識,準備“在保定附近與敵決戰”,可是此處皆是平原,那是有多少兵力都能往這個絞肉機裏填進去的。“保定會戰”最後搞得北伐名將劉峙看到情況不妙,日軍要圍殲第2集團軍了,也隻能一跑了之。

蔣總裁不依不饒,連續不斷發電命令韓複榘北上,是打定主意要把部隊消耗在平原上。韓複榘沒辦法,施展“磨洋工”把戲,從914日接到第1封電報開始一直磨蹭到923日,命令展書堂第81師出發,其實這時所謂的“保定會戰”已經定型,明天保定就要失守了,此舉全無軍事上的意義,純粹消耗。展書堂第81師從招遠徒步向德州開拔,30日終於抵達德縣,但此時德縣以北之桑園已被日軍占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