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我的家(五)我的童年(2)

(2025-05-17 08:36:08) 下一個

                                                                 (五)我的童年(2)

 

         我跟著母親回到了老家—啟東。母親馬上送我去距家一華裏之遙的育才初級小學讀三年級。班主任是位年輕又敬業的男教師,叫邢仲觀,他與我家還有一點親戚關係,很快將我安排在他的班級裏。我在上海讀過兩年小學以後,覺得這裏與上海有很大的反差。這裏隻有前後兩排瓦房和一塊空地,設置著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的四個班級。僅有一塊不大的空地算是我們的操場,操場上沒有任何設施,在平時的課餘時間裏隻有一兩個喜好玩的同學,不知從哪裏弄來了兩個鐵軲轆,再用自製的鐵絲勾,推著鐵軲轆在操場上自鳴得意的滿地跑。比起我在讀學校和學校旁邊的公共體育場,不由得使我有些留戀起上海來了。不過,我在這裏徹底沒有了自卑感,因為我在這裏我成了班級裏年齡最小的同學。理應該我在這裏有我一些同齡的同學,可是他們幾乎都因留級而還在讀一二年級,有的甚至輟學在家務了。

         班主任知道我從上海轉學回來,似乎對我有些特別的器重,我原以為可能是有點親戚關係的緣故,後來才知道因為是無論作業還是每次的考試我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這應該要感謝我的母親對我們從小自尊心的培養。她常對我和兩個姐姐說,一個人每做一件事都要認真,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獲得人家的稱讚和尊重。

         不過,她要女孩和男孩所做好的事是不同的,女孩就是她所教的那些紡紗、織布活;男孩就是讀好書。雖然當時我還不能完全理解她所講的,但在我的腦子裏總認為母親講的話都是對的,就是真理。就這樣漸漸的養成了我較強的自尊心,自尊心使我一直好好的讀書。所以,我當時的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很討我父母和鄰居家大人們的喜歡。

         在我讀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學校來了一位從上海轉學來讀三年級的女同學,她還講著一口流利的上海話。要不然她也不會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不在同一個班級裏。而她就住在我家西麵隔開幾個宅的孫家,而孫家是我以前經常去玩的,可沒有見到過她,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後來母親告訴我,她是我父親朋友少雲的女兒,她父親在上海失業了,而她家裏還有一個母親和弟弟,全家陷入了困境。完全出於無奈才讓她來孫家做童養媳。但她的父親對孫家有個懇求,希望能供她繼續讀書。孫家是個殷實的人家,主人孫伯伯叫孫步善,為人忠厚老實,他完全接受瞿伯伯的懇求,讓她上育才初級小學繼續讀書。

         孫家的獨生子乳名叫兆寶,也是我小時的發小,比我大一歲。在我們老家對於獨生子一般都特別的溺愛,他家的父母也不例外,對他寵愛有加。像孫家這樣的殷實人家總是想對他好好培養,在他到了上學的年齡,就送去學校讀書。可是他樣樣都不錯就是讀不好書,幾乎屢讀屢留級,後來幹脆輟學務農去了。

         我聽了後有些震驚,我雖然還小不太懂事,但是老家解放時在提倡婚姻自由、反對包辦婚姻的同時禁止童養媳製度沒有少宣傳,連我們這些毛頭小孩都知道,不禁對她產生了同情。因為我們離的比較近,上學的時候常常會遇見,且都在上海呆過,說的還是上海的口音。畢竟還都是孩子,使我們經常一起去上學。

         村裏許多人都沒有看好這童養媳的婚姻,卻都把我與她聯係在一起,因為我們倆是村裏學習成績最優異的兩個。弄的我當時很不好意思,開始故意的避開她。好在不久我以優異成績讀完了那裏的全部課程,又以優異成績考入了距家五華裏外的當時賦有盛名的餘榖區中心小學。她的父親通過朋友介紹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她也去了北京,回到了父母的身邊。我從心眼裏為她高興,終於回到了父母的身邊。

         因為我距後來的學校比較遠,我的大伯送我一輛日本製造的腳踏車,以代步我上學之用。當時腳踏車在我們老家屬於稀有之物,無形之中給我的“知名度”,在上學的路上引起了許多大人和孩子的關注,以十分羨慕的眼光注視著我。在學校的班級裏,同學都對我顯得特別的友好,其中有許多鎮上的商家子弟。我無法拒絕他們對我的這種受寵若驚的熱忱。當時因為我距家較遠,每天我都必須帶著飯菜去上學,特別冬天,吃冰涼的飯菜確實是不能承受的,他們都熱情邀我去他們的家。最後我去了鎮上同學王均正家,因為我感覺他的父母也對我比較喜歡。王均正是個獨苗,父母對他寵愛有加,幾乎把他慣的什麽都依他的,但他十分孝敬父母。我去了以後,他的父母果然對我非常的熱情,倒一點也看不出因為是他們的兒子的緣故。特別王媽媽對我如同對待自己的兒子一般,根本不光是為我熱飯菜而已,而是讓我與他們一起吃午飯。他父親在鎮上開著一家雜貨店,看來生意還可以,因為他家每天的午餐都比較豐盛,幾乎每天都有魚有肉有蛋,絕非是一般的小康生活。我占了他們不少的光。我母親知道後非常感動,曾多次送些農副產品(雞、蛋、花生等和各種蔬菜)去表示謝意。有時我上學時也帶些新鮮的蔬菜去。我們兩家成為了真正的朋友。將在後麵的章節裏有更多的描述。

         在課餘時間裏,即使像我們這樣區中心小學,學校的操場上也沒有什麽設施,就是約有2-3個籃球場那麽大的一塊平地。我的腳踏車成為了當時最主要的玩具。一個月之後,他們幾乎都學會了騎腳踏車。

         有一天,有消息傳來將有一家馬戲團來鎮上演出。每年鎮上總有兩三次的類似於雜技團或地方戲來演出,對於當地的老百姓而言是難得的機會。馬戲團來演出還是第一次,我們與當地的老百姓一樣對它充滿著期待。

         周六下午放學以後,我們依然在操場上玩腳踏車,突然,操場上來了兩輛裝滿了大箱小櫃的馬車,後麵又跟著一幫人。他們迅速打開箱櫃,從裏麵取出帳篷、旗幟、服裝和各種演出的道具和工具,又迅速在地上挖坑打樁,然後把帳篷圍起來,很快便成了他們演出的場地。最後有一人把他們的旗幟用竹竿撐了起來,圍觀著的同學都哇的一聲:“南通市雙勝雜技團的演出!第一次來。“從他們的規模和排場是前所未有的,星期天將在這裏演出。

         我們知道了底細後,又繼續玩我們的腳踏車。因為我們的操場比較大,他們隻占用了大半的操場,剩下的地方足夠讓我們玩的。

         此時,從他們帳篷裏那裏走出來一個推著一輛腳踏車的男孩向我們走來,他友好地與我們招呼:“你們好!“,看了我們的腳踏車便問:”是誰的腳踏車?我們能否交換著騎?“我的同學指著我說:”是他的。“,我馬上走上前去與他握了一下手表示欣然同意。他的這種車我們在觀看其他雜技團時看到過,他們雜技團裏都稱它為”飛車“,知道它與平常的腳踏車有所不同,但到底不同在哪裏不知道,倒很想通過體驗知道其不同之處,我當然很想嚐試一下。他接過我的腳踏車,一個飛躍上了車,同學們都他吸引過去了。我不失這個難得的機會,騎著“飛車”在原地周圍踏了幾圈,覺得這個車非常輕便,隻要用一點點力氣就可踩動它了。怪不得他們車技表演時,一下子能載十來個人還運轉如飛。體驗了過後,似乎完成了心願,我被他們吸引了過去。

         他們正玩在興頭上,我看到盡管我這樣一輛普通的腳踏車,一到他的手裏就被玩轉了。在我的車上他做了一個個的高難度動作,使同學們都驚歎不已。我看著他一隻車輪突然騰起另一隻車輪卻繼續前進,又將騰起的輪子突然著地,然後飛速向著我們衝過來,眼看著我們被撞到了,我們都驚叫了起來,可是他的前輪僅距我幾公分之差的地方突然停下了。笑著帶著抱歉的口吻說:“嚇著你們了。”我坦言:“真是一場虛驚。”同時不由自主地向他伸出了大拇指,表示十分的讚賞。

         他推著“飛車”臨走時自我介紹說:“我叫鈴童,希望你與你的同學明天來觀看我們的演出。“說著又從口袋裏拿出兩張戲票給我。我不太願接受他的饋贈,他有些不高興的說:”那你明天不來觀看我們的演出?那你可以送給你的同學呀。“我忙解釋說:”不!我們都很想來看,我與幾個同學都說好了,我們一起買票來看你們每一場的演出。“,既然他如此真誠的執意要我收下他贈的票,我就坦然地從他手裏接過了票。

         我回家吃過晚飯,騎著腳踏車很快到了雜技團的演出現場,那天觀眾特別的多,但我不能直接進去,因為我們幾個同學約好了一起進場坐在一起觀看的,我便去了約定的地方。王均正等同學已經在那裏等候了,見我去都一起走了過來,一起進了場。

         戲場裏幾乎坐滿了觀眾,我們就隻能擠在觀眾的人群之中。觀眾們聊天的聊天;有的在人群裏突然發現了熟人,便大聲高呼著他(她)的名字;也有的似乎等的有點不耐煩了,胡亂的高呼著:“時間到了!”…...。就在這一片的嘈雜聲中,戲團的銅管樂開始響起,演出就要開始了。

        突然,從他們的帳篷裏從小到大走出來二十多個演員,個個穿著雜技演員特有的亮麗的服裝,精神抖擻的快速在演出場的中央站成一列,向前後的觀眾鞠躬,以致表示歡迎和感謝!並宣告演出開始。其中最小的演員大約四五歲,接著約六七歲的全都是女孩子,蕭鈴童當時才十一二歲。後來才知道,前麵的三個小女孩全是他的妹妹,排在他後麵的是他的兩個姐姐、大姐夫和他的同事們、排在最後的是他的父母。父親蕭子林是雜技團團長,所以素有蕭家班雜技團之稱。看著這樣的非凡的陣容,期待著後麵的精彩表演。

         他們全場的演員退出後,場上隻剩下那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她在銅管樂的伴奏下,向著觀眾表演幾個柔術的熱身動作。有一個報幕員出來向前後的觀眾鞠躬並報稱:“下一個節目柔術表演”咬花“,表演者蕭宛冬。”同時有人搬出一張桌子和一條板凳來,放在演出場的中央,然後將板凳放在桌子上,板凳中間還放著一隻插有一枝花的花瓶。女孩熱身以後,從容地縱身一跳上了桌子,又上了凳子,在凳子上表演了一係列的柔術,贏得了陣陣掌聲。最後她分開雙腿站在板凳的中央,然後仰天徐徐向後彎下腰來,繼續彎下,彎下,直至把板凳上的一枝花咬在嘴巴裏。頓時響起了雷雨般的掌聲。然後她咬著花,把花從花瓶裏取出,再徐徐的仰起身來,直到身體直立起來。然後向前一個跟頭穩穩地站立在地麵上。全場又立刻響起了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接著我們又看了高難度節目“空中晃板”、我們小時候所崇拜的氣功節目“拷打方磚”、拳術節目“醉打八仙”、“飛車表演等等。其中唐小飛的“小醜”表演印象深刻,穿著一身彩色的連衣褲,嘴巴化妝的很誇張顯得特別的大,鼻子上頂著一隻小紅球,臉部的表情顯得很憨厚而謙卑。他在學習雜技的一些高難度動作中顯得很懼怕,譬如在學習走鋼絲時,他在兩米多高空中,在其上要騎獨輪車通過,對於初學的他,顯得非常的懼怕,他在想象著種種失敗所引起的種種後果,所表現出來的種種懼怕表情演的淋漓盡致,引發觀眾們的捧腹大笑。然而,通過他的慎密思考,最終他順利地通過每一個高難度動作,又表現一種興奮異常,無比自豪的神態,顯得特別的可愛、可敬,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我們對雜技有著特別的興趣,並十分的崇拜他們,與他們的友誼長期的記憶在我的腦子裏裏。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