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涼好秋

留不住歲月,就記錄下歲月裏的日子
給自己,也給願與我分享的人
(歡迎來訪,轉載請告知)
個人資料
天涼好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 今年唯一進影院看的電影

(2025-11-20 18:53:55) 下一個

今天一早在廚房做飯時,電影的情節又突然蹦進腦海。我已經想了一個多月,卻一直沒有下筆;一旦決定寫,所有的思緒便像被打開的閘門一樣,洶湧而出。今年我隻進影院看了這一部電影,但偏偏就是這樣一部看似混亂,卻越想越耐人尋味的作品。它的中文譯名叫《一戰再戰》,然而電影散場的一瞬間,我腦子裏冒出的第一個句子卻是:“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影片荒誕、失序、充滿誤解,卻真實映照出現代人的處境——我們都在一場接一場莫名其妙的“戰爭”中,被推著向前走。

影片由保羅·托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執導,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Leonardo DiCaprio)與肖恩·潘(Sean Penn)主演。雖然我並不是會主動追電影的人,但網上的熱議讓我最終在電影放映接近尾聲的一個傍晚坐進了影院。老實說,觀影時我並沒有聽懂全部對白,尤其是黑人英語、俚語和快速的髒話對話,但奇妙的是,這三個小時一點也不顯長。更奇妙的是,電影裏的片段、人物與象征在之後的整整一個月裏不斷跳出來,讓我越想越覺得有意思。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一直以獨特敘事和複雜人物著稱,風格在《不羈夜》《木蘭花》《血色將至》《霓裳魅影》等片中早已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一次,小李子幾乎徹底顛覆了自己的銀幕形象。他那件髒兮兮的紅黑格子外套出現得太頻繁,以至於我第一時間想起了曾經的一位愛爾蘭女同事。她住在一間我至今見過的最小的房子裏,院子雜亂,衣服常常洗不幹淨,卻還養著一隻從街上撿回來的貓。她平時喜歡和人閑聊,誰從她桌邊走過,都可能被她拉住天馬行空地聊上半天,但一到正式場合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盼著退休、盼著不用工作,而疫情剛讓她不用再來辦公室,她卻突然離世,原因至今不明。死前兩周,她還給幾位同事發過一封長信,興奮地講她開車去了魁北克的一座大島,玩得不亦樂乎。也許正因為想起她,那件外套在電影裏顯得格外刺眼——混亂、孤獨、無處著落的人生氣息,被小李子穿出了真實的重量。

回到電影本身,它表麵講述革命、追捕、逃亡,但實際上是在展示三個階層的荒誕:底層反抗者、權力執行者、以及真正掌控權力的幕後大佬。小李子和他的女友屬於第一類,自以為追求理想,實際上脆弱、混亂、立場不穩;吸毒、爭吵、背叛時時發生。他們喊著重塑世界的口號,卻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掌控。女友被捕後輕易把所有同伴供了出去,所謂的“革命”仿佛成了另一種自我麻醉。而這種混亂似乎還會代際延續——最後,小李子的女兒又接過了母親的旗幟,奔向同樣的命運。命運仿佛被寫成了永恒的循環。

肖恩·潘飾演的洛克喬上校(Colonel Lockjaw)則代表第二個階層,是權力執行者典型的極端形象。他名字本身就帶著諷刺——他僵硬的動作、機械似的表情、誇張的嘴唇“哢噠哢噠”的開合,都讓人聯想到獨裁者,甚至有點像希特勒的漫畫版。他對小李子女友既迷戀又變態,讓她懷孕,卻又為了升遷毫無人性地追殺她和自己的女兒。他的存在告訴我們:權力不是為了治理,而是為了滿足私欲;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毀掉阻礙。

最讓我在心裏發冷的,是第三個階層——那些住在大房子裏、講話輕聲細語、舉止優雅的幕後大佬們。他們像在邀請你喝下午茶,卻同時決定著誰該被消滅、誰可以被利用。他們的殘忍是如此溫柔,冷血是如此文明,比底層革命的混亂更可怕。影片中那段聖誕節接見殺手的場景尤其經典:溫暖的燈光、寧靜的音樂、優雅的女管家……然而他們討論的卻是清除洛克喬上校的細節。文明皮膚下的暴力,讓人不寒而栗。

而最終,洛克喬上校雖然被接納進入這個“高端俱樂部”,卻永遠隻是工具人。他死在密閉辦公室的毒氣裏,像是導演明明白白地告訴觀眾:權力從來不會真正接納野心家。

這部電影真正高明的地方,在於那些細小卻尖銳的細節。例如小李子偷來的那副據說來自《星球大戰》的墨鏡,看似幽默,實則是對流行文化的嘲諷——在最荒誕的人生時刻,人卻緊抓這些毫無意義的符號,努力假裝一切正常。再比如現代人的“命門”:手機和密碼。小李子逃亡途中的第一件事永遠是找充電器;想聯係組織,卻因為多年未聯絡而忘記密碼,對方甚至不接受他提供的個人信息。現實世界就是如此冷酷:你是誰不重要,你能不能通過驗證才重要。

影片還觸及一個更現實的人性議題:父母為什麽要在孩子麵前把自己包裝成“英雄”?小李子一直告訴女兒:“你媽媽是英雄。”女孩因此相信母親無私、勇敢、正義,卻在危急時刻才得知母親早已背叛組織。成年人撒這些謊,是因為他們以為孩子需要力量,而大人需要遮蓋自己的失敗。這段設計極大豐富了電影的情感層次。

影片的結尾出現了一抹溫柔的亮色。小李子的女兒最終得以幸存,靠的是她的跆拳道老師和藏身修道院的女革命者。後者的氣質與女孩的母親有幾分相似,像某種“替代母性”的力量,讓孩子在母親神話破滅後仍能被溫柔接住。她把女孩的手機扔掉,是切斷危險,也是象征意義上的“重新開始”。這是全片最溫柔的瞬間之一。

從影院走出來,我有一種強烈直覺:這部電影很可能會拿下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它的敘事、象征、隱喻、人物設計,都鋒利得令人心驚。它讓人意識到: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都在打一場又一場莫名其妙的戰鬥。One Battle After Another,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前革命黨員小李子和他的經典格子衫以及雷人墨鏡

曾經與性感火辣的女友一起鬧革命

洛克喬上校

聖誕冒險家俱樂部

革命接班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沙發。看到這部電影是今年的大片,但影名讓我以為是動作片,好秋的精彩解讀吸引了我,原來是人生之戰,階層之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