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也是這個情況,我一直想讓女兒找一個中國男孩兒,就是不合適,談幾個吹幾個,她也不是ABC,隻是來澳時上中學,最後還是找了外國人。”--又飛三地人
以上是網友“又飛三地人”在拙文《中西婚戀最大的一個差別》下的跟帖。這樣的事情真的聽說不少。不清楚什麽原因。有可能是女看不上男,也可能是男看不上女(據說一些香蕉女也愁嫁)。個例有異,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有沒有可能存在同族相輕的問題呢?為什麽會有?為什麽在亞裔或華裔中有?我不知道問這些問題是否合理。想到就問了。
假定是國女看不上國男的可能更大--恐怕這是實情,我來說個實例,供各位分析。這是(差不多)我第一手了解的事實,不是一個隨便聽來的故事:
一個來自中國某特大城市的女孩,留學美國讀研究生,在美國一所稍有名氣的州立大學畢業,順利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女孩長相尚可,性格大方溫和,書讀得不錯,人聰明,人際交往能力也很好;國內名牌大學畢業,底子不錯。女孩的父母仍在中國大陸,均為知識分子,家庭經濟條件優越。女孩是父母唯一的孩子。女孩那時25歲,畢業後OPT階段,正在努力地搞H1B。女孩留學時曾給一個和藹易處的華裔女教授當過助手,教授對女孩印象不錯,尤其是得知女孩與自己是國內同一城市的人,並且女孩的父母還是她原來的校友之後,有了想法。師生期間不談私事,女孩畢業後,教授找個了機會委婉地問她,是否願意跟她的獨子認識認識、攀談一下。她那位獨子與前文開頭提到的我鄰居家的孩子各方麵都類似,隻是似乎更成功一些,男孩已是華爾街一個金融公司的中層,而且才藝高強,與交響樂團都合作表演過。更不用說,教授家的條件十分優越。男孩非常忙,似乎是沒空談女朋友的樣子,把當媽媽的急壞了,瞎起勁地想給他介紹“可靠”的女朋友。男孩告訴媽媽hands off ,千萬別管他個人的事。男孩這方且不多說。就說這個女孩。女孩一聽教授看中她,先是真誠地道謝,禮貌地說自己受寵若驚,這麽優秀的男孩,女孩子都會喜歡的。然後大方地跟教授坦白,自己有男朋友了。故事原本到此結束。沒想到,畢業典禮時,教授偶然地見到了女孩的男朋友。女孩不好意思地想躲,沒躲成。看到女孩的男朋友是這一位,教授委實大吃一驚。教授認識這個男孩,他修過她的課,係裏的老師差不多都認識他。一個美國本地白人男孩,因為讀書不好一直沒有畢業,因此年齡比他的大多數同學要大。家裏貧窮,享受州裏的助學金上的大學(教授知道這點是因為她為他寫過一份上課證明--州裏的助學金有個條件:每學期必須修一定學分,而且必須去上課)。男孩身高長相儀表都很有些“帶不出去”。但據教授的同事講,這人談女朋友很在行,一個很優秀的美國女同學曾是他的女朋友,等等。
故事完了。後來教授收到過女孩的一封春節拜年電郵。曾經的助手,懂事的女孩從頭至尾給教授留下很好的印象。教授為此感歎:看起來她家孩子沒有什麽機會能接觸到這一類的中國女孩子了。但是她又很困惑,為什麽是這樣的情形?為什麽這樣的事情很少發生在華裔男女之間?
不管這個中國女孩為什麽願嫁這個美國男孩,可以肯定她不是為了身份(因為華裔教授和她兒子也是美國公民), 也不是為了錢財,更不是因為男孩子優秀。也許她是愛這個美國男孩子,也許是因為這個美國男孩子喜歡她。外人無法確切地知道是什麽原因。但是有一點很清楚,中國男孩是找不到這個中國女孩了,至少在一段時間裏。
國外找女朋友困難,去中國國內找?我敢肯定,香蕉男受到的西式教育會阻止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這麽做。然後… …你自己下結論吧。
外一篇:國女嫁老外的原因神秘
對中國女性戀、嫁西方男性(主要是白人,也可能是其他非華裔)的現象有很多解釋,通常是這麽幾條:
不知道比較其他非西方的種族(移民團體),比方說南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或日本人韓國人,中國女性嫁西男的,按比例算,是否多一點(基於同樣道理,也可以對生活在西方的中國大陸女性和台灣女性做此比較)。可能這方麵的統計數字有,但是我沒有看到過。我之所以想到這樣的比較,是因為我想排除某些被認為是國女嫁西男的理由,比如說“可以移民”。稍微想一下就知道, “可以移民”不可能是愛西男的一個理由,因為有外籍和綠卡的華人很多。
上述其他愛西男的理由,確實是站得住腳的理由,特別是4、5、7三條。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相信這三條是國女愛西男的理由。我相信。我認為這三條比1、2、3更值得信。1、2、3比較膚淺,印象上比起西女,國女對這三條瘋狂的人,數量應該很少(其實有研究指出,西女中熱衷這三條的人也不多)。
在4、5、7中,4比較弱小。我認為中國女性整體上還沒有到--會不會一定有這樣演化也難說--非常講究情趣的地步(中國男性可能更弱一點),遠沒有到戀愛婚姻中把情趣放在一切之上的地步。90後00後的中國女性在這一點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整體上跟西女比,甚至跟日本韓國台灣女性比,大陸女性還沒那麽浪漫。可能有人會不同意這個說法。我說的是個人意見。
然後就是5和7了。難題由此開始。這兩條非常難以估量,也無法比較。我傾向於認為7比5更能解釋國女對西男的偏愛,但沒有把握。很顯然,不少娶了國女的西男不能算是西方社會裏的成功人士,外表也不華麗。不過這隻是一麵,你不能無視另一麵:人家到底是正宗西方人,有著多多少少比一般華裔紮實一些的社會根基;至少那張臉是“西方人”的臉,不管好看不好看;下一代生出來,混血是肯定的,對吧?而這些都具有社會價值,有助於一個人在異域的生存而發展(哪怕回國也是有一些好處的)。所以,真的不知道怎麽評價這一條的重要性--在吸引國女上占了多少份量。
5是關於愛的,這一條就更難說了。人人都要愛,這是肯定的,但究竟什麽是愛,真不容易給個一般的定義。多數人會同意,愛是一種不容易量化和比較的感情。能不能說,有西式的愛和中式的愛呢?很多人認為有。你可以喜歡西式的,不喜歡中式的。問題是,就像我上麵對4的評論,誰能肯定中國女性,哪怕是十分年輕的一代,就偏愛西式的愛呢?當然這樣說是非常簡單化的。每一個戀情和婚姻都不同。有嫁了中國男人又嫁了西男的國女說:我的西男丈夫就是有愛得多,誰能說她講的不是實話?
至此,是不是可以說,我們也許隻有兩點可能的共識:
至於具體是怎麽個排列組合導致最後的一樁樁婚姻,也許包括他們本人在內,沒人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