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贏得黨內初選後,躊躇滿誌,自由散漫的性格不光沒有收斂,反而似乎更加肆無忌憚了。跟黨內大佬叫板,攻擊希拉裏是克林頓98年性醜聞的幫凶,並在一些政策問題上,讓自己本性上的左傾成分泄露出來。一些人替他擔心,認為他在自掘墳墓。特別是他對希拉裏的人身攻擊,被這些人認為絕對是步臭棋: 隻圖嘴巴痛快,給人留下惡劣印象。他們認為希拉裏當上兩屆聯邦參議員並在黨內做大,靠的就是她丈夫的性醜聞打憐憫牌(有當時的民意調查數據為證)。希拉裏這次故技重演,對特郎普的猛烈攻擊置之不理,表現得非常高尚。雖然臉色很難看(除了蘇格拉底,誰能遭受如此羞辱而真的內心紋絲不動?都是人嘛),但是話說出來句句擲地有聲,她說她是為了黨派理想,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而不是為了跟任何個人爭鬥而參選總統的。何等大義凜然!甚至一些原來跟特朗普非常友好、初選時為特朗普兩肋插刀的電視評論員,都禁不住為希拉裏的高格調發出由衷的讚歎,說這個對比太強烈了。他們勸特朗普趕緊轉舵。
我也不認為特朗普翻克林頓性醜聞老賬是步好棋,但是同樣不認為這件事上特朗普栽了,希拉裏贏了。我認為不一定。理由很簡單:不管在這件事上特朗普的表現如何低俗,希拉裏的表現如果高尚,“真實的特朗普VS虛假的希拉裏”這樣的選民認知不但沒有改變,還可能加強了。看來這個對比以後也沒有希望改變。政客的虛偽、唱高調是不會改變的,要不就不是政客了。我原來以為特朗普會有所改變,現在看來我對這個人還是不夠了解,他不是比我原來想的聰明,就是比我原來想的愚笨。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攻擊希拉裏的人品傷不了特朗普,也幫不了希拉裏。最多是打個平手 (我認為今年的選情,這樣的對比幫特朗普的可能更大些)。當然,特朗普不是沒有好棋可下。可這個人就這個脾氣,你怎麽辦?要說如果沒有這個脾氣,他還真贏不了初選。
今年是“反政客年”。全世界都在反政客,有全球眼光的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已經指出了這一點。菲律賓的特朗普(這人的名字讀音接近“獨裁者”)今天當選,不是偶然。要論說話粗糙,這人比特朗普有過之無不及,舉止談吐就是個粗漢。但是選民今年就是喜歡粗漢。準確說,選民今年特別不喜歡政客。菲律賓特朗普得票率才百分之三十幾,可還是比第二位多了百分之十五。相同的情況有可能也在美國出現。這麽多人不喜歡特朗普,沒關係,可能更多人更不喜歡希拉裏。今年不是比美,是比醜。
今年選舉的潮流是選民中意“平民” 總統(指候選人具有某種真實的平民性格--不裝,人前背後說話差不多;不是指這人的出身或財富),不喜歡裝腔作勢的職業政客。這種情況克林頓以後小布什上台時也出現過。那時看上去傻傻的,讀書不好的小布什是“平民”,戈爾是政客或“精英”。著名的一例是兩人對要不要建室內橄欖球場發表意見,戈爾從經濟學、工程學、材料學、環境保護等等角度寫了一篇專業論文,無知無識“笨笨的”小布什隻說了一句“室內橄欖球不好玩。”選舉專家評論說:誰當總統這一刻就決定了。
是不是有一個曆史循環:精英後麵是平民,而平民後麵是精英,然後又是平民...精英克林頓後麵是平民小布什,平民小布什後麵是精英奧巴馬,現在應該輪到平民特朗普了。
如果真有這樣的循環,這是不是對什麽是政府,什麽是民主,什麽是政治這樣的大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解角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