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毛澤東作為詩人,他留下的那些詩詞閃爍著他個人風格的獨特風采。人們常把他的那首《 沁園春 雪》 和《憶秦娥 婁山關》作為毛澤東詞作中代表作。有人做過這樣的問卷,如果隻能選一首的話,會選哪一首。 如果是我選的話 當選這首《憶秦娥 婁山關》
西方人善用油畫來表現偉大的軍事家在某一戰役取得勝利的場麵。 如下圖,著名油畫《拿破侖在奧斯特裏茨戰役》畫作者 弗朗索瓦 熱拉爾 , 原作 現存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
奧斯特裏茨戰役, 又稱三皇之戰,這是一八零五年十二月發生在今捷克境內的奧斯特裏茨村 的一場戰役。由拿破侖率七萬三千法國軍隊, 對陣由俄皇亞曆山大一世和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的八萬六千軍隊,最後, 以拿破侖取得大勝而結束。其結果是第三次反法同盟的瓦解,奧皇被迫取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
從這幅油畫中, 可以看到取得勝利的拿破侖,騎著他標誌性的白馬, 神采飛揚,位於畫幅中央。至於怎麽去欣賞這幅畫,怎麽理解和想象這幅畫的含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是, 有一點是肯定的, 那就是畫以直觀的視覺效果, 把畫家設計的場麵呈現在觀眾麵前。
毛澤東的《憶秦娥,婁山關 》是以一九三五年一至二月間發生的中央紅軍在貴州婁山關發生的數次戰鬥為題材的。有關婁山關戰鬥的曆史記載是這樣的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遵義會議開了三天,隨後中央紅軍就經婁山關北上四川,想和張國燾的紅四方麵軍會合。二月五日,在一個叫“雞鳴三省”(四川,貴州,雲南)的村莊,博古把軍事指揮權正式移交給毛澤東。上任伊始的毛澤東求勝心切,敵情未明而猛功四川土城。沒料到四川辣子們十分打得,紅軍折兵數千,敗下陣來。毛澤東當機力斷,決定放棄和張國燾會合的這一長征初始目標,回貴州攻打戰鬥力薄弱的黔軍。這是長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戰略轉折。黔軍企圖憑婁山關天險力阻紅軍,會合川軍、滇軍和中央軍聚殲紅軍於雲貴川交界處。彭德懷親自帶兵以急行軍在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搶占婁山關,接著幾天,又在婁山關周圍殲敵二個師,取得了自從慘敗湘江,損失一半人馬以來的長征途上的第一個大勝利。這首詞,應該是作於二月二十六日左右。
毛澤東在婁山關上感慨萬端,吟出了長征中最為悲壯的著名詩句《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描寫了紅軍指戰員英勇鏖戰的壯烈情景。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詩人自己對這首詩的解釋(毛主席在1962年5月9日讀了郭沫若對這首詩的賞析後,將郭沫若的內容全部刪去,並以郭沫若的口氣在清樣的四邊空白處寫了一段對這首詩的注釋性文字):“我對於《婁山關》這首詞作過一番研究,初以為是寫一天的,後來又覺得不對,是在寫兩次的事,頭一闋一次,第二闋一次,我曾在廣州文藝座談會上發表了意見,主張後者(寫兩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寫一天),可是我錯了。這是作者告訴我的。1935年1月黨的遵義會議以後,紅軍第一次打婁山關,勝利了,企圖經過川南,渡江北上,進入川西,直取成都,擊滅劉湘,在川西建立根據地。但是事與願違,遇到了川軍的重重阻力。紅軍由婁山關一直向西,經過古藺古宋諸縣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個地方,叫做‘雞鳴三省’,突然遇到了雲南軍隊的強大阻力,無法前進。中央政治局開了一個會,立即決定循原路反攻遵義,出敵不意打回馬槍,這是當年2月。在接近婁山關幾十華裏的地點,清晨出發,還有月亮,午後二、三時到達婁山關,一戰攻克,消滅敵軍一個師,這時已近黃昏了。乘勝直追,夜戰遵義,又消滅敵軍一個師。此役共消滅敵軍兩個師,重占遵義。詞是後來追寫的,那天走了一百多華裏,指揮作戰,哪有時間去哼詞呢?南方有好多個省,冬天無雪,或多年無雪,而隻下霜,長空有雁,曉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雲貴川諸省,就是這樣。‘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兩句,據作者說,是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一到婁山關這種戰爭勝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為頗為成功的這兩句話。由此看來,我在廣州座談會上所說的一段話,竟是錯了。解詩之難,由此可見。”
在這首詞裏, 讀者絲毫見不到刀光劍影, 聽不到槍聲炮聲。 聞不到戰場的血腥氣味, 更沒有一個字是談殺來殺去。 但是, 這確實是一首描寫大戰的戰場寫景, 是集天文,地勢和人爭的戰爭詞作。是一首描既描寫對戰場廝殺, 又寫出對戰後態勢認識和展望的不朽名作。
你聽,當晨月還掛在天空,霜降於地, 萬寂盡籟。偶爾飛過的大雁在這冬天的早晨, 一嘯而過,留下空穀回音。接著,從詞句裏,我們看到是千軍萬馬正整裝待命,隨時會殺將過來。寂靜的山穀中,當急促的陣陣馬蹄聲不時傳來時,“馬蹄聲碎”,說明大戰這時已拉開帷幕,兩軍對陣,正廝殺的難解難分。 幾個來回,幾番較量,幾場大戰,終以紅軍大勝而結束。當讀者讀到“喇叭聲咽”時,我們眼前可以浮現出這樣的畫麵,紅軍進攻的號角,從遠處山穀傳來,聽得是斷斷續續,感覺是抑揚頓挫,猶如哽咽激揚。這時,基本上已經可以知道勝負已定。婁山關幾戰,紅軍驍勇善戰,統帥用智鬥智,將士用力用命。
短短八個字,就把一場生死攸關,命運相搏的 幾場大戰這樣全部概括在內。接著在下闋,作者筆鋒一揮,滿懷對中國革命和紅軍前途樂觀和堅毅的信念,滿懷著對今後將會遭遇到的風雨曆程有著必勝的信念。 從容不迫寫下了,“雄關漫道真如鐵,中央紅軍在取得婁山關戰鬥的勝利之後,一掃出湘以後,被動挨打的局麵。為以後紅軍在貴州境內乃至整個長征途中, 製定了全新的站略戰術。我想特別是毛澤東在遵義會議上和以後獲得對紅軍的領導權後,心情大為舒暢,“而今邁步從頭越” 今後,毛澤東將再次展示他人鬼莫測的戰爭指揮藝術和常人難以企及的超一流軍事家的才能。
“蒼山如海 ”作者清楚地知道,中國革命和紅軍的前途, 在今後將遭遇到的困難和險境,如同眼前連綿的群山, 恰如無邊的大海一樣, 時時都會出現在眼前, 但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會膽怯,紅軍不再懼怕。
“殘陽如血” 作者對紅軍所麵對種種艱難險阻, 向世人展示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願意用自己的如同殘陽晚霞般紅豔的鮮血,去喚醒和鼓舞中國人民為奪取推翻帝國主義和國民黨的反動統治而努力奮鬥,直到取得最後勝利。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這是何等悲壯,何等氣概,何等壯烈, 又何等激揚!人們讀到這裏, 都會為這最後二句而回味其中的感慨和激情。
西方人用油畫把畫麵定格在取得勝利後的拿破侖顯露出的神采飛揚,畫麵隻是把已經取得勝利的場景呈現在人們麵前。而毛澤東的這首《憶秦娥,婁山關 》則以東方人特有的思維特征和詞的表現形式,用一首詞,就把幾場生死相關的戰鬥,從開始激戰到勝利結束,從戰前的態勢到戰後的對局勢的認識和展望,訴說的淋漓盡致,刻畫得栩栩如生。油畫以感官視覺震撼人們, 詩詞以思維感想啟迪人們。油畫隻是把事件永遠定格在特定的場景,而詩詞給人無限想象和追尋的空間。
附記:
一九八七年春,我逮到機會去重慶公差。是時俺家娘子陪同她父母在遵義她二叔處,當她二叔知我在重慶, 要我返程繞遵義去見他。於是我和他開玩笑說,我來的話你要借我車一輛, 隻一天。到了遵義,拜見過她二叔,我問她二叔,車事如何? 她二叔說,說話算數,當然有,於是就是這 北京吉普212 。這車還帶爬山的加力檔,三十多年前是當時縣團級的標配。我還告訴他,我不要司機,自己開。周五下午, 司機把車開來,我想把車帆布棚扯下,這樣開起來帶勁。她二叔說不行,貴州五月天氣多變,山區行車使不得。 但我還是把四扇車門上帆布窗拆下, 隻剩半片鐵皮門, 連個保險帶都沒有。
周六上午八點半剛過,俺開著北京吉普車,隻載著俺娘子上路了。 感覺別提有多爽,還有點浪漫呢。 相比之下,今天就是讓我開蘭博基尼的感覺也比不上當年開這北京吉普。才開了十分鍾, 俺娘子忙喊不行, 這公路上泥土和灰塵撲麵而來,還有這車門太低, 得死死抓住前麵扶手,轉彎怕被甩出去。 我立刻靠邊停下,裝上帆布窗門 ,結果就是把車就還原成了下麵這樣子,結結實實, 風沙不會吹進來。 這樣開雖然保險,但開吉普的韻味和感覺就大打折扣了。
從遵義到婁山關,單程五十公裏左右,基本上一半以上是走山路, 中間還穿過幾個小鎮。一個小時多一點,就上到 離婁山關紀念碑半裏的地方,停車,走上去。拿出望遠鏡四出瞭望,遠方群山黑壓壓的一片,峰連巒疊,群山無邊無際, 真是蒼山如海。往下看, 溝深幾百丈,有幾個藥農在半山處采藥。我所站的最高處,是一塊大概隻有二三十平方米的平地, 四周無任何欄杆和圍牆, 隻有一塊紀念碑。紀念碑上書,一九三五年一至二月間,中央紅軍在此和貴州軍閥王定烈展開激戰,紅軍最終大獲全勝。 而後,毛澤東作詞《憶秦娥 婁山關》以誌紀念。
那時正是上午,太陽高照,蒼山如海的感覺確實體會到,但殘陽如血的景觀沒有看到。在山頂上,就我們倆, 拍照留念,然後下去, 途中和半山腰采藥的那幾位老藥農, 大著嗓子,想交流溝通, 無奈言語不通, 就此別過。在半山腰處,有幾個山洞,停車,進洞觀察, 地上有幾個破瓦罐和鏟子, 山洞壁上還有標語痕跡,黑色字體,但已無法辨認出字跡。俺娘子在洞口越站越怕, 催我趕快回去,我還要往洞裏走,她死死抓住我,不讓我進去, 隻得作罷。 以後想起此事, 還遺憾不已。說不定裏麵有紅軍寶藏,或是土匪也有藏寶在內。
回程慢慢開,欣賞一路風光,腦海裏回蕩著五十餘年前,毛和中央紅軍在此地的風雨曆程和史詩般的傳說,想體味和捕捉空氣中是否還殘留著當年的腥風血雨, 想是否可以僥幸看到當年留下的一星半點的痕跡。沒有, 一點也沒有, 經過半個世紀的歲月洗滌, 過去的一切,已經蕩然無存。屈指算來,半個世紀已過, 當年的那些風雲人物大都已經或將要作古。而我此刻所能做的,隻是隨口而出的那首《憶秦娥 婁山關》。
午飯前回到遵義, 吃飯時,采訪癮又上來了。 茅台酒一喝,早忘了丈人丈母還有娘子在一邊,抓住她二叔,問長問短, 從何時從軍,到跟隨十七軍軍長王秉章四九年入貴而至五五年,終得二杠一星,將校呢製服上身。還有,我說,見到很多山洞, 想進去看,疑有寶藏在內,她二叔大笑,說五十年代剿匪, 每個這樣的山洞至少進去過五次, 哪裏會有什麽寶藏在內。
在遵義, 看了遵義會議舊址,和遵義的紅軍烈士陵園, 據說這陵園是中央撥款建造的。此時執掌貴州的是後來的四八六,據說前幾天還在遵義,會見了老幹部。俺不是老幹部, 就是趕上日子, 也無緣參加。
二天後我回滬,夏天過後就出國了。
請觀看 中國愛樂樂團和總政合唱團演唱的 < 憶秦娥婁山關> 真實聽得令人感覺是意境深遠, 回腸蕩氣,
www.youtube.com/watch?v=9Rsmk5v0H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