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隨感錄

從來就沒有唯一的曆史真相。 中國的古人對記載曆史還是真誠的。但自從李皇上篡改了奪門之變的真相以後, 中國的宮廷曆史就成了朝鮮整容了。 從此史學家也就成了科學家了。 這種對曆史真相的發現並不比自然科學的發現容易多少。
正文

自古英雄出少年, 國軍雜牌中將馬繼援

(2015-12-28 14:56:22) 下一個

國共三年內戰,將星閃耀,產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共軍這方麵就不用說了。帥才如林彪,粟裕,將才如韓先楚,李天佑,鍾偉,王必誠等,數不勝數。對於國軍方麵,許多將軍象孫立人,薛嶽,張靈甫,胡璉等由於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傑出表現,也逐漸為大家所熟知。但這些人都來自中央軍。今天來講講一個來自雜牌軍的將星,那就是國軍中將82軍軍長馬繼援。

馬継援可能沒多少人知道,但提起他爸爸馬步芳,在中國基本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國民黨西北五馬中實力最強的青海騎兵的首領,馬步芳因兩件事臭名遠揚。一是當年截殺我紅軍西路遠征軍並虐待俘虜。二是奸淫成性。他對待女性的一句名言是除了生我的和我生的都是奸淫對象。按理說馬繼援生在這樣一個家庭,應該是無惡不做的花花公子,但曆史就是這麽捉弄人,如果給馬繼援蓋棺定論的話(馬繼援已在2012年在沙特去逝),在忠孝節義各方麵,都堪稱國軍將領的典範。更為令人驚歎的是馬繼援在蘭州戰役被我西北野戰軍消滅以前,無論是抗日戰爭期間打日本鬼子,打新四軍,還是解放戰爭和解放軍對抗,基本上無一敗績。而所有這些戰績都是他在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取得的,所以本文說他是英雄出自少年。
應當說,馬繼援在民國時期是典型的富二代或權二代。他父親馬步芳對蔣介石是忠心耿耿,蔣介石對馬步芳也是投桃換李,有求必應。所以小馬哥馬繼援成長的路上一帆風順。馬步芳對這個兒子也是悉心培養,十二歲就讓他當青海某部的上校參謀長,十六歲任馬步芳騎兵主力82軍三旅旅長(專為培養馬繼援而設)。經過一係列受訓培養,1942年馬繼援在21歲時接任國民黨西北精銳陸軍第82軍軍長。馬繼援軍事才能得天獨厚, 不像其他民國期間的一些公子哥玩物喪誌,在就仼軍長後,指揮82軍在山西運城,河南淮陽,皖北的壽縣,風台等地重創日軍,令日軍聞風喪膽。後來82軍在安徽的領地受到新四軍的窺視。那時新四軍正在到處擴張,以為青馬是尋常頑軍可欺,誰知打起來後青海馬隊驍勇善戰,凶狠無比,一仗就損失五千多人。從此新四軍再也不敢打安徽的主意了。
盡管在抗日戰爭中初露鋒芒,但小馬哥真正讓青馬軍老軍頭們心服口服的是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1947年6月,整編82師在合水重創我西野主力第二縱隊,並成功擊退解放軍西野三個縱隊的進攻,取得合水大捷。同年8月,又在寧縣子午嶺山區腹地的九峴一帶擊潰西野第四縱隊,取得了史稱的子午嶺大捷。1948年4月,在國軍各個戰場都在節節敗退的形勢下,馬繼援一支獨秀,抓住彭德懷遠離根據地,孤軍攻打寶雞的機會,長途奔襲,重創西野主力第六縱隊教導旅。並俘虜解放軍官兵兩千多人。又在隨後的追擊戰中和第五兵團司令裴昌會合作, 四麵出擊,使整個西野處於潰敗狀態。彭德懷元帥自言此戰是其一生第三次大的敗仗。1949年5月,馬繼援任國軍蘭州戰役總指揮,在蔣介石敗局已定的情況下,企圖整合西北五馬及國軍戰力,繼續和我軍對抗。無奈五馬中有的觀望,有的起義,再加上華北野戰軍的加入,馬繼援獨力難支,無力回天。隻好善後解散部下,自己隨父親遠走他鄉,逃往台灣。
盡管馬步芳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軍閥,但馬繼援卻是一個受過正規訓練的儒將。他在接過青馬的軍權以後,認識到他爸給他留下的部隊體係已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便進行了一係列改造。一是在82軍加入了汽車連,提供後勤運輸保障,這在正個西北國軍都是獨一無二的。二是在原有騎兵的基礎上增加步兵團,並在每個步兵班配備一兩匹騾馬,以運輸重裝備並保證青馬部隊的快速機動的優點。同時要求騎兵既能在野外快速馬上機動追擊,又能下馬作為步兵防守和攻堅。三是在青海發展預備役以保證兵員補充。在青海地帶馬家的勢力範圍內,地方民團和保安和中國其它地區不同,他們全部接受正規的部隊訓練,這一點跟我軍的縣大隊和區小隊非常相似,這也是青馬一直保持較強的戰鬥力的原因之一。馬繼援的這些措施極大地加強了青馬的戰鬥力。公平地說,青馬的裝備在國軍中屬中下遊,但青馬在西北跟我軍的對峙中一直保持優勢。我軍對青馬的策略基本上是能躲就躲。就象當年的劉鄧大軍跟胡璉的十二軍一樣
馬繼援是一個標準的軍人,盡管年齡很小,但卻愛兵如子,治軍嚴明。在蘭州戰敗後,他把軍隊的騾馬分給部下,以保證士兵回鄉後能種田糊口。在士兵離開時,又再三囑咐夏忙時節,路上不要踩踏莊稼。馬繼援在對待俘虜上也與其父截然不同。他唯一的一次殺俘是由於我西野教導旅被俘後集體暴動,不得不使用武力。
馬繼援不但在軍事上特裏獨行,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治軍方略。在生活上跟他父親也南轅北轍。馬步芳妻妾成群,奸淫成性。馬継援卻在宋美齡的引導下衷情於一個漢族才女。這段情緣不可避免地遭到了雙方家族的強烈反對。從馬家說,馬繼援是馬步芳唯一的兒子,這唯一的獨苗怎麽能與漢族通婚呢。更何況這個漢族才女還與馬步芳重名。但馬繼援軟磨硬泡,愣是說服了他父親,又在未來的老丈人家門口長跪十小時,感動了嶽父嶽母,使得有情人終成眷屬。
馬繼援29歲隨父逃到台灣以後,雖然掛著中將參議的頭銜,但基本上解甲歸田。經過十幾年摸爬滾打的軍事生涯,在三十而立的大好時光,卻已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不知馬繼援當年做何感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oztang 回複 悄悄話 霸氣的名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