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隨感錄

從來就沒有唯一的曆史真相。 中國的古人對記載曆史還是真誠的。但自從李皇上篡改了奪門之變的真相以後, 中國的宮廷曆史就成了朝鮮整容了。 從此史學家也就成了科學家了。 這種對曆史真相的發現並不比自然科學的發現容易多少。
正文

朝鮮戰爭中美雙方最傑出的指揮官

(2015-12-09 08:45:52) 下一個

朝鮮戰爭過去六十年了。由於許多檔案的解密和當事人回憶錄的出現, 現在我們對戰爭的真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且不論各方的正義與否, 朝鮮戰爭實際上是中美之間的對抗。 當然, 當時的中國是沒有實力跟美國全麵對抗的, 所以中國在朝鮮打的是全麵戰爭, 而美軍打的是一場局部戰爭。 之所以要提到這一點, 是因為戰爭的規模影響最高指揮官的發揮 (如果美方要打全麵戰爭, 也沒有必要把麥克阿瑟解職了)。 另一個影響指揮官指揮藝術的因素是朝鮮的地形。 由於東西狹長, 山嶺多南北走向, 使得雙方都難以達成戰役合圍。 最後一個因素是雙方軍隊的實力。 在經過幾個回合認識後中方不可避免的是防守, 而美方采取進攻策略。下麵點評一下個人認為的中美雙方表現最突出的指揮官, 歡迎大家扔磚頭。

1。團級指揮官

中方:38軍112師335團團長範天恩

範天恩是我軍精銳38軍主力師主力335團的團長,他的部隊參加了一至四?戰役。範天恩在朝鮮沒能打他擅長的運動戰,而是每一次戰役都最血腥的阻擊戰。在第二次戰役,範團長奉命奪取並堅守飛虎山,這場戰鬥335團攻得機智,守得靈活,頑強,充分打出了我軍的戰術特點。在這場攻防戰中,據我軍報道殲滅朝美軍1800多人。由於打得漂亮,這一戰例被日軍收錄。
飛虎山戰鬥結束後,範團馬不停蹄,在朝鮮北部的崇山峻嶺中狂奔200多公裏,在價川的鬆骨峰參與了我軍在朝鮮戰場上最成功的圍殲美二師的第二次戰役。鬆骨峰阻擊戰因為一篇巜誰是最可愛的人》在中國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正是由於112師鬆骨峰,三所裏,和龍源裏的阻擊戰,使得美軍第二師在第二次戰役被打殘。38軍由此獲得了萬歲軍的稱號。
範天恩的最後一次出彩還是阻擊戰。由於我軍在第四次戰役時攻打砥平裏受挫,為防止我軍中部集團陷入被動,誌願軍總部命令38軍在漢江南岸死守。這場阻擊戰的慘烈程度實際上不亞於傅崇碧的63軍在第五次戰役的鐵原阻擊戰。範天恩的335團又一次首當其衝,擋在美軍的主攻方向上,範天恩在打光了其團部的通迅排,文化教員,及個人的警衛班後,不得不向師長楊大易要來了師裏的預備隊。最後無奈,在師裏已經無兵可調的情況下,不得不直接向軍長梁興發求援。梁興發此時也已經捉襟見肘,不得不把自己的警衛連派了出去,由此可見此戰的慘烈程度。據當時38軍的副軍長江擁輝回憶,打完這場阻擊戰後,38軍人數剩下最多的連隊也隻有50多人了。由此推斷整個三十八軍隻剩下萬人左右了。這可能也是38軍後來沒有參加第五次戰役的原因。

美方:陸戰一師五團團長墨裏

本來想選23團團長弗裏曼, 因為他的砥平裏之戰是美軍第一次戰勝我軍, 意義非淺。 但弗裏曼打完此仗後被美軍雪藏回國了。 所以就選了下一個候選人墨裏。陸戰一師五團團長墨裏和他的上司史密斯師長都是非常低調的人,所以戰後很難找到他們在朝鮮戰場的資料。但墨裏單在長津湖一戰中就獲得了五枚陸軍和海軍的獎章,其中之一是美軍最高榮譽獎章,在正個朝鮮戰爭中這樣的獎章隻頒發了18枚。陸戰一師的老兵們稱讚墨裏是英雄中的英雄。
墨團長在陸戰一師正式編成前在朝鮮戰場已經聲名遠揚。他的五團是朝戰開始後組成的陸戰旅的唯一地麵部隊。當時美軍三個師被北朝鮮人民軍打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在釜山防禦圈裏苟延饞喘,整個防線危機四伏,時刻都有被突破的危險。墨團長率陸戰五團登陸後,首先在左翼對陣北朝鮮精銳第六師。第六師由四野167師改編,並換裝了蘇式裝備。所以實力非常強。第六師在北朝鮮前四次戰役中所向披靡,損失極小。美陸軍根本不是對手。這次跟陸戰五團硬碰硬,沒想到墨團長根本不按陸軍的常規岀牌進行防守,而是以一個團的兵力向一個精銳北朝鮮師進攻,並在陸戰旅空中火力的掩護下連連得手。打得北朝第六師潰不成軍。這是美軍在朝鮮戰場第一次打敗北朝鮮軍隊。陸戰五團此戰的凶狠頑強以及超強的戰鬥力給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沃克留下了深刻印象。從此墨團長就擔任了釜山防禦圈的救火隊長和清道夫的角色。沃司令對陸戰五團戀戀不舍,最後在陸戰隊設備已經裝船,準備去仁川登陸了,還讓陸戰隊五團再反衝鋒一把。
墨團後來在仁川登陸也是不負眾望, 兵鋒所指, 戰無不勝, 攻無不克, 一直打到了漢城。做為美陸戰一師的主力團,墨團長的五團在長津湖戰役中表現出色。先是在柳潭裏和七團一起打殘了華東野戰軍主力27軍79師,後來墨裏又和飛毛腿七團團長利茲伯格合作,采取了兩翼突破,中央支持的戰術,成功地將陸戰一師主力從柳潭裏撤退到下碣隅裏。最後在總撤退時,又擔當後衛的角色,阻住了我九兵團26軍一輪又一輪的人海衝擊波。

2。軍師級指揮官

中方:63軍軍長傅崇碧


盡管19兵團直到第五次戰役才參戰,作為19兵團63軍軍長的傅崇碧卻在第一次與美軍交戰中展現了出色的指揮才能。首先是戰役開始時麵對美軍在臨津江的嚴密防守,在戰役開始時采用大規模超前潛伏,突然襲擊的戰術,在戰役發起後幾十分鍾內就成功突破美軍防線,並分割了英27旅和美軍的聯係,遺憾的是64軍和65軍未能達成戰術合圍。既使如此,63軍仍能擊潰土耳其旅,打散菲律賓營。強行切入美軍防守,全殲英27旅格羅斯特重坦克營,成為第五次戰役少有的亮點。在戰役後期我軍防線被切割,各兵團,軍,師各自為戰的情況下,能夠審時度勢,抓住戰機,及時將63軍撤出美軍的重兵圍堵。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在我軍全線潰敗時,傅崇碧臨危受命,率領一支已經被打殘隻剩下二萬四千多人的二流軍隊,在沒有準備永久防禦工事的條件下,將美軍五萬多人在漣川鐵原一帶阻滯了13天,使得我軍在38線重新建立防線。這一仗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63軍一線戰鬥人員基本打光。當阻擊戰打完彭德懷問傅崇碧有什麽要求時,傅崇碧說了令人心碎後來被廣泛引用的三個字:我要兵!重建的63軍在朝鮮戰場獲得了鐵軍的稱號。

美方:陸戰一師師長史密斯


奧立佛。史密斯的海軍陸戰隊第一師是麥克阿瑟已經決定要仁川登陸後緊急動員成立的。在此之前,美國五角大樓不斷削減海軍陸戰隊的常規兵力。參謀總長布雷德利甚至認為登陸作戰的時代已經過去,海軍陸戰隊可以刀槍入庫了。可以說陸戰一師在朝鮮戰場的令人眩目的表現,從此改變了陸戰隊在美軍中的地位。
上文說過,史密斯的陸戰一師是緊急編組的,開始隻有陸戰五團在朝鮮戰場。一團和七團是緊急調動在本土的預備役組成的。甚至他們的登陸設備也是緊急從加州沙漠的軍用倉庫裏翻出來的。為了盡快形成戰鬥力,史密斯命令陸戰隊員們在運往朝鮮的運輸艦上就展開作戰演習。等到和五團會合,甚至都沒有機會舉行任何合成登陸演練,陸戰一師就直接開往仁川了。仁川登陸的難度和巨大成功已經多有介紹,這裏不再詳述。總之,陸戰一師成功登陸後,象一把尖刀插入北朝鮮軍隊的後腰,並且風卷殘雲,幾天就占領了漢城,斷了北朝鮮軍的後路。
實際上,真正體現史密斯的指揮才能並入選本文是因為陸戰一師後來元山登陸後的長津湖之戰。麵對著我軍第九加強兵團的天羅地網,史密斯指揮若定,充分利用了陸戰一師的海陸空三位一體的優勢。尤其是能排除上級指揮官的錯誤幹擾,進攻時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在關健的險隘和戰鬥中知人善任,戰術運用得當,使得陸戰一師盡管受到幾乎十倍於己的我華東野戰軍十二個師的前赴後繼不惜一切代價的進攻,自始至終進退自如。在五場關鍵的戰鬥中,柳潭裏的攻防,徳洞嶺的死守,下碣隅裏機場的修建及防守,古土裏對下碣隅裏的增援,以及最後的撤退,每次都能順利完成行動計劃。不僅如此,史密斯師長在長津湖戰役中的的每一個決定在戰後都被證明是及時正確的。作為美軍最傑出的軍師級指揮官奧利弗史密斯當之無愧。實際上,陸戰一師在正個長津湖戰役中死亡和失蹤不到一千人,並沒有失去戰鬥力,隻是由於美軍西線的潰敗才撤退。與此相反的是我第九兵團經長津湖一戰已完全失去戰鬥力,直到第五次戰役並補充了十萬新老兵以後才再次加入戰鬥序列。當然,九兵團失去戰鬥力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寒冷。但做為戰役指揮官的宋時輪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是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即使他因當時違命將來的軍事政治生涯會受影響,但至少可挽救幾萬無辜的的生命。正是在這種危難時刻的違命和正確決斷,使象粟裕,林彪,和史密斯這樣的的指揮官脫穎而出,成為戰爭中真正的將軍。

3。戰場指揮官

中方:中國人民誌願軍副司令洪學智

俗話說戰役打的是指揮,戰爭打的是資源,打得是後勤。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朝鮮的最大問題是後勤保障。洪學智第一個認識到這個問題,對於我軍從內戰模式向現代戰爭模式的轉變起到了關鍵作用。作為我軍第一任後勤司令,洪學智在建立我軍兵員補充機製,糧食和武器彈藥供應機製方麵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洪學智千方百計保證了我百萬大軍在戰爭期間基本的糧食彈藥供應。這在沒有任何製空權的情況下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同時,作為誌願軍副司令和一位久經沙場的將軍,洪學智向當時的我軍戰爭決策者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曆史證明了是正確的建議。盡管某些建議沒有沒采納,但洪學智在整個朝鮮戰爭的表現在我軍戰略指揮和運作上當推第一。

美方:第二仼第八集團軍司令李奇微

李奇微臨危受命,在美軍經過兩次戰役失敗,士氣低落的情況下接任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在經過部隊上下換血,重振部隊士氣後,李奇微敏銳地抓住了我軍的弱點,並製定了磁性接觸,齊頭並進,晝進夜退等戰略戰術,成功地在第四次及第五次戰役擊敗我軍。可以說,沒有李奇微,美軍是有可能要撤離朝鮮的,因為美國人自始至終都沒有和我軍打一場全麵戰爭的願望。李奇微奇跡般的利用戰場上現有兵力扭轉了戰局,奪取了戰場上的主動權。他的前後任顯然無法與他並肩。
實際上,李奇微在後來的談判中一直對我軍很強硬,並堅信能把我軍趕出朝鮮。如果沒有他,朝鮮戰爭可能早就達成協議。華盛頓為了盡快結束戰爭,最後不得不把他從遠東調到北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XYZ9453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kai2002' 的評論 :
北朝鮮的三個主力師都是共軍四野的部隊,也是誌願軍的一部分。
歡顏展卷林中坐 回複 悄悄話 Paul L. Freeman 1952年到戰爭學院讀書,1955年升任第二師師長,1962年成為四星將軍。他是被培養一路升官,另有重用,不該說被「雪藏」。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ul_L._Freeman,_Jr.
kai2002 回複 悄悄話 樓下的別把北朝鮮軍隊的戰績一起算到誌願軍頭上。
nilsen714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首都華盛頓朝鮮戰爭紀念碑石刻公布美國政府官方的統計數字:
死亡: 美軍 54,246人 聯合國軍(主要是南朝鮮軍) 628,833人
失蹤: 美軍 8,177 人 聯合國軍(主要是南朝鮮軍) 470,267人
被俘: 美軍 7,140人 聯合國軍(主要是南朝鮮軍) 92,970人
受傷: 美軍 103,284人 聯合國軍(主要是南朝鮮軍) 1,064,453人
總計: 美軍 172,811人 聯合國軍(主要是南朝鮮軍) 2,256,523人
合計 2,429,334名美軍和聯合國軍被中國人民誌願軍殲滅
碧藍時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o' 的評論 :
Lio兄, 我是這麽認為的: 我軍當時在朝鮮戰爭中, 基本上是動員了全部的國力及軍力的。 而美軍決定不管能不能贏, 朝鮮地麵部隊隻保持七個師, 不再增加。 他們認為歐洲是重點, 朝鮮在危急情況下可以舍棄。
chichimao 回複 悄悄話 不錯,看了李奇微那段 就明白了 和談時是那邊打不下去,那軍佔上風了
lio 回複 悄悄話 看不懂這句。

>當然, 當時的中國是沒有實力跟美國全麵對抗的, 所以中國在朝鮮打的是全麵戰爭, 而美軍打的是一場局部戰爭。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YZ3' 的評論 :
此數據來自葉雨濛的《黑雪,漢江血,黑雨》,雖然不是曆史書,是報告文學,但數據來自文獻,真實。
元芳發言 回複 悄悄話 From Wikipedia: A division is a large military unit or formation, usually consisting of between 10,000 and 20,000 soldiers.
XYZ3 回複 悄悄話 空軍50%。 -----這個數字那裏來的?
nilsen714 回複 悄悄話 美軍師和團的編製人員普遍比誌願軍多兩三倍,美軍一個師有兩,三萬人,其團的炮火比誌願軍的一個軍還要強。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就方雙投入兵力而言:

中國投入兵力: 150萬人/600萬=25%總兵力,同時期最高兵力; 中國共輪戰230萬兵力,即曾有230萬先後進入過朝鮮。

美國投入兵力: 陸軍7.5個師/18個師=41.6%,

海軍70%,

空軍50%。

就兵力投入而言,美軍進行的是全麵戰爭,中國進行的是局部戰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