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紅

海外生活;育兒心得;有感而發;點點滴滴......
正文

大學新生的家長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2015-10-26 20:07:30) 下一個

        “我明天十八歲了”.
        我媽經常感慨地對我說,這好像就是在昨天.
        三十多年前,我十八歲,仿佛就是昨天.
        如今我的女兒十八歲,一晃已過掉半年了.

        女兒長大了,要上大學了,又是高興,又是揪心!
        高興的是我總算把她培養成人,她考上很不錯的大學,揪心的是她離開我後,學校會給她一個什麽樣的生活環境? 

        學校規定,新生一定要參加為期兩天的新生培訓(New Student Orientation), 在暑期分十期進行.想參加哪一期自定,父母兄弟姐妹歡迎參加,但不是必須的. 

        本來想得很簡單.買張機票,讓女兒自己一個人飛過去.後在一大堆擔憂下,決定自己開車下去.以往去影城和迪斯尼或拉撕維加撕,都是有先生在,輪流開車,去多遠都不怕.可這次不一樣,先生在中國,不能回來.所以對我來說壓力好大.女兒雖然已經拿了駕照有一年多了,但讓她來開更是不放心的.一路上還不時看到警車在那兒“守株待兔”,所以盡管女兒一直力爭要跟我輪流開,都被我拒絕.她於是一直在邊上挑我的毛病, “你幹嘛踩刹車呀?可以開65m/h,你才開55m/h 見到警察看把你嚇成這樣!這樣更容易被警察抓”.甚至連沒開在道路的中心,一不小心踩到邊線,都算犯錯.並揚言,"你要是再犯一次錯,對不起,請你坐到我的位置上,讓我來開".這使得本來就神經緊張的我,就更不敢大意.再犯錯時,隻好跟她討價還價, “兩次,三次?請再給我一次犯錯的機會...”

        還算好,我們比規定的check in 時間到得早.簽到後每人發一張身份證掛在身上(之後進出飯廳,象信用卡一樣劃一下.後來得知,孩子們每人在學校會有個帳戶,吃飯買書等開銷,都是劃這張卡.這比當初在國內我們買飯票打飯,先進很多), 拿了房間鑰匙,就迫不及待地去看住處.原來,父母的活動時間表與孩子們的不完全一樣,也不是跟自己孩子住一起.她們住學生宿舍,兩人一間屋,有一個三個抽屜的櫃子,一個電腦桌和一個壁櫥,兩人共用一個微波爐,一個小冰箱,比國內博士生條件還要好.而父母們都是住學校附近的旅店. 

        來自外地的孩子們,都是提前一天到的,一見麵,都很熱情地相互自我介紹,我叫某某某,是什麽係的,從哪兒來的等等.不一會而,都在走廊上聊天.有些在facebook上早就很熟了,約好了都參加這一期的,還有些連roommate也找好了. 當晚有bus接去town裏看周圍的房子和環境(想必是那些房地產商,看準了這私立學校的家長們,指望將來喜歡上這裏來投資購屋). 

        第二天的早餐,就在大禮堂外麵,各鍾糕點飲料,也很豐盛.

        等吃飽後進去後,才發現已經隻有很後麵的位置了.整個大廳坐了起碼有六-七百人. 可以想象,10期,會有這麽多新生入學,若不事先交代入學注意事項,開學時的那種忙亂,就可想而知了. 學校很自豪的說,他們每屆新生入學,從來都有條不紊.不出亂子的. (難怪收費很貴$250/學生.$330/家屬.我開始很不理解,這麽做,費時費力,我們還算是離得近的了,有很多外州的,甚至是國際學生.大多數學校都是在開學前或開學後兩周進行此活動). 

        開場白是看電影,學校的建校曆史.然後是接待工作人員介紹. 共有三十來人,都是高年級的學生,這可不是一般的點名介紹,那沒人能記住.他們是經過很好的排練的,被叫到名字的,或個人,或二,三人一組,上前一步,表演一下他們的“絕活”,有的比劃個動作,有的唱一段歌,跳一段舞.更有一個玩"扯鈴"的中國男孩,高超的技藝令人拍手叫絕,所以介紹完後,每人都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隨後就是大廳中所有人按姓名順序,分成很多小組,由這些“導遊”領隊,到校園參觀.這些隊伍相遇時,還大聲地喊口號,打招呼.

        等校園都參觀完後,孩子們和家長們就分開活動了.

        在大草坪上,幾十張大圓桌,家長們分理科係坐,這樣比此可以聊比較近的話題,豐盛的自助餐,還有現場燒烤. 大家邊吃邊聊,不時還有家長校友會會長及會員講話. 餐後, 就分理科和文科活動.在大的階梯教室,講台右上方貼了張很大的元素周期表,開講的是一位物理係的教授,他說: “大家不須要有物理, 化學方麵的知識背景.聽完這場講座,走出這教室時,就會對你們的孩子們在這4年中做些什麽有個概念性的了解”.

        教授用一種有南北極磁性的特殊材料,在室溫及液氮(溫度極低的液體)下的表現.講解這麽個材料花了多少代科學家們的努力才研製而成的, 他用攝像機鏡頭對著一個盛有液氮的玻璃容器,從而投影到大屛幕上,所以坐在任何座位的家長,都能看清所做的實驗. 他還投放了很多張照片,有一張著名的照片中有多位科學家拿到過諾貝爾獎.他也預視在座的孩子們,將來在某個領域都有所建樹.這位教授很會講課,深入淺出,使在座的家長聽後都很為自己的孩子能在此學習升造,將來能為人類科學進步作貢獻而倍感驕傲.

        晚飯後,有學生樂隊表演和舞會. 

        第二天上午,有關於財政資助,健康保險,安全係統等各方麵的講座,下午是自由問答,學生們在下午離開前,要把課選好.

        第二天上午,在有關於財政資助,健康保險,安全係統等各方麵的講座,最後的講座是一位中年女老師主持的,還配一個男助手,拿著另一個話筒,他們先給每人分發紙巾,聲稱以往的orientation,這個時刻總是最動人的.一般來說,我是個很易動情流淚的人, 也抽了兩張備用. 不過最後我的那兩張紙巾一點都沒有濕.

        這位女老師先讓大家舉手,來上學的是你第幾個孩子,第一個,第二個,還有人是第4個(家裏還有一個,明年上大學),她說最後一個孩子要外出上學時,家庭就象一個鳥槽一樣,將很快要進入一個空槽期,這時有些人會很快調整自己,有些人則會由此象變了個人,象生病一樣,瘋狂地每天煩他(她)的孩子,直到孩嫌你們煩了,不時的躲著你,以至於有些家長甚至半夜報警,聲稱孩子失蹤了,找不到. 接著她放了段錄音,是一對父子別離前的對話, 錄音結束時,已有半場的人都開始落淚哭泣. 隨後大家爭相舉手發言, 話筒傳來傳去 有一位單身父親,又當爹又當媽,撫養兩個孩子,都上大學了,很有感觸,又有一位先生發言,說因為在旁的太太哭得說不了話,由他來說,可是他也沒說上兩句,就泣不成聲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我一直在猶豫不決,要不要也表達一下自己的感想.看看想說的人都說了差不多了,再不舉手,等走出這教室時,一定會後悔不已的.於是,終於鼓起勇氣,舉手發言.我聲明,我是中國人,英語不很好,但我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我是這樣說的: 

        “三十多年前,我被中國的Top5大學錄取了,很開心,要離家了,有自由了,不用整日被父母管著了,恨不能入學這一天早一點來到.可是真的到要離家的那一天,我開始哭了,傷心地哭了一整天.這一切好象就發生在昨天,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女兒也要離家獨立生活了,我想她的感覺會跟我當年一樣的,我們思念孩子們,孩子們在他們離家後也會有相同的感覺.在興奮,新鮮感過去之後,一定也會懷念在父母身邊的日子的. 在這2-3年中,為了給孩子營造最好的學習環境.複習,考試,錄取,,,,忙忙碌碌,幾乎沒有去意識到,一但她離開家,這日子怎麽過啊? 最初,我曾經打算,不管女兒去多遠上學,我都要在她學校附近租一間房子,每天能見到她.照顧她,我才會放心.這種想法,很使我女兒感到緊張.後來,冷靜想想,這麽做也不切實際,我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生活,孩子長大離開家,走入社會,那是遲早的事,於是開始有心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她能從微波爐熱飯,到下麵,炒菜,做湯,一點點,慢慢的習慣自己照顧自己,在學校也表現得很獨立很有領導才能.同時我自己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參加社會活動,跳舞,唱歌,練琴,到處演出,做義工,非常忙碌充實.  忙了就能沒有時間孤獨,沒有時間傷感和揪心.二,三年下來,身體也強壯了,心情也愉悅了,人也顯得年輕了.你們看我是不是看上去很年輕?---其實我很老了.我願意下次我們家長再聚會時,秀我的手風琴,和中國的民族歌舞給你們看,人的外表總是會變老的,但內心可以永遠不老.(要 act young, feel young, and really young). 另外,我的先生在中國工作,我們用的是hotmail的MSN Messenger在網上視頻,現在我女兒又找到一個網站takbox,可以同時二十個人視頻,她也答應會每天給我一個平安call,其實,我不認為她能做到“每天”,但是,我要說,真的要感謝當年的年輕學子們,使得如今的網絡如此發達,科學的進步,讓我們遠在天邊的親人們,可以感覺近在咫尺.每天可以見麵,聊家常, 哪象我們當初,一封信來回要兩個星期呢!”

        大教室,大課堂,很多大學生,一直是我夢裏常現的場景,二十多年沒有這樣講課了, 一氣嗬成,很過癮.當我講話時,所有家長都停止了哭泣. 講話結束時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下來後對我說, “太精彩了”,“我喜歡你的發言”, “謝謝你跟我們分享--”.

        回到往常的忙碌中已有些日子了,腦子裏還總被那兩天的場景纏繞著,記述下此“流水賬”,以此預祝朋友們,早作準備,當你們的孩子們翅膀硬了,飛走以後,能平安快速地適應“空巢期”.隻有你們能快樂的生活和工作,你們的孩子們才可以更加專心地讀書學習,取得好成績.

此文寫於 2010年8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