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之名得於古籍《易經》中的“陽爻為九”,
“九”為老陽,是陽極數”,意指天之高為“九重”。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九九歸一,一元肇始,萬象更新。因此,古人認為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明代張岱著《夜航船》雲:“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曰‘重陽’。”
道家認為九月九日,天清氣揚,濁氣下沉,地勢越高,清氣聚集越多,可以乘清氣而升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時間。因此,道教傳說中多選擇九月九日“升天成仙”。民間效仿,每於九九重陽遍邀親朋好友登高賞秋,漸成佳節,名為“登高節”。
唐·王維有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