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筆由墨

不想那玉堂金馬登高第,隻望能高山流水遇知音。
個人資料
正文

《倭刀》

(2021-08-28 13:12:58) 下一個
《倭刀》
罪不在器,在人。
父親有一柄倭刀。刀鞘內的兩片軟木襯墊上滿是深色的斑粒,放在水中泡了許久,清水變成了暗紅褐色,水中漂浮著密密的微末,水底是一層顆粒,暗色的捏著肉肉的,微微灰白的看著就是骨頭碴子。母親費了不少勁和時間把那兩片軟木襯墊清洗幹淨,但是那滲入木質的血紅色依然淡淡的無法洗去。
“這把刀不知殺了多少人。”母親感歎的說到。
【簡史】
日本古墳時代中期(456年-507年)已經出現鐵製刀劍,當時的原料以煉鐵為主。譬如崎玉縣的稻荷山古墳(約公元6世紀前半期)出土的“金錯銘鐵劍”製作於公元471年,刀上刻有115個漢字,是為紀念服侍雄略天皇的功績而作。
平安時代(794年-1185年)末期之前的刀劍被歸類為上古刀,刀形有別於現在常見的日本刀,或為直刃,或帶雙鋒。在日本,上古刀劍極為罕見,且多已銹蝕,是重要的考古材料。根據現代的考古界說法,上古刀劍的代表作是平安時期的刀工天國的作品——著名的太刀小烏。
日本的古墳時代中期至平安時代末期之前相當於中國的南北朝(420年—589年)至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時期。在這一時期日本的刀劍製作受到漢環首刀和唐橫刀的影響。
西漢錯銀青銅環首刀
漢環首鐵刀。下麵三柄刀尖呈對稱圓弧狀,與劍尖相同,可能是雙刃刀。
日本正倉院藏金銀鈿裝唐大刀
平安時代後期,正值中國唐朝滅亡後的五代十國的戰亂年代,與日本的來往中斷。由此,日本開始了刀劍自製、改造的時代。此時正值,是武士勢力最活躍的“前九年之役”和“後三年之役”時期。由於武士門第勢力增大,導致日本刀的大發展。如出產優質鐵礦砂的伯耆國和備前國,還有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山城國,大和國等地,出現了不同流派的刀工,這個時候的日本刀主要被用於馬上決戰,所以多為太刀。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源賴光在大江山斬了“酒吞童子”的“童子切”(伯耆國的安綱製,日本國寶),和傳說讓狐狸幫忙打造過的“小狐丸”(山城國的三條宗近製,二戰時被毀)。除了安綱以外,山城(今京都)的三條小冶宗近,古備前友成等,被認為是現存刻有製作者名字作品的最古的刀工。
平安時代太刀特征為:鎬造,庵棟,小切先,京反,前窄後寬,刀形優美。
鐮倉時代初期日本刀與平安時代末期相似,鐮倉幕府的武家政治體製的確立,使刀劍界十分活躍。後鳥羽上皇設置了禦番鍛冶,月月召刀工鍛刀,積極的鼓勵製刀。
鐮倉時代中期,由於重視使用性的結果,刀幅寬,整體寬窄變化小。刀鋒為豬首切先,品質實在,刀風剛健。此時短刀製作開始繁榮。
鐮倉時代末期,兩次元軍入侵以及原有政治體製的崩潰帶來的社會大動亂,使得製刀業繁榮。這個時期的日本刀比鐮倉中期風格更加豪放。繼承和發揚了刀幅廣,刀體寬窄變化小的特點,切先也更長了。短刀,刀,太刀都同樣的出現比其他時期更長的特點。
南北朝時代,大量出現了和以往不同的稱為大太刀,野太刀的大型刀。
室町時代中期以後,日本刀由刀刃向下佩帶的太刀轉為刀刃向上佩戴的打刀。由於,轉入了和平時期,日本國內刀劍需求量降低,日本刀開始作為貿易品大量生產,導致日本刀的品質開始下降。由應仁之亂再度引發的戰亂,刀劍的需求量又再度膨脹,為適應需求出現了大量的粗製濫造品,使得日本刀的品質更加下降了。所謂的名物幾乎不包括此時典型刀型-打刀。
到了江戶時代,江戶(今東京),大阪(今大阪)各地鍛造業繁榮,各地名刀工湧現。隨著太平盛世的持續,日本刀開始盲目追求華美的刃文,漸漸離實用性的本質脫離。此外,這個時代開始鐔、小柄、目貫、笄等刀具裝飾開始發達。
幕末期的騷亂開始後,以水心子正秀等為中心的主張古刀鍛煉法複元派,再度將實戰性強的日本刀製作法發揚。此後的刀被稱為新新刀(新々刀)。正當製刀開始再度繁榮之時,明治維新展開了,1873年開始禁止武鬥,1876年禁止警察、軍人以外的人帶刀的廢刀令出台,日本刀急速衰退。
到現代,日本刀則作為一項傳統工藝存在,但古式製刀法仍在各地流行。
【製作】
日本刀的製作技術非常繁複、工藝要求極高,每一道工序極為講究。從煉鋼、打刀、到拋光磨刀、直至完工,每一步都由不同的工匠師傅製作。雖然各流派的製作工藝有所不同,但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個步驟:
? 煉鋼:
日本刀的材料鋼,被稱作和鋼或玉鋼,是以日本獨有的傳統土法——一種低溫煉鋼法練成,其爐溫不超過1000℃。此法看似原始,但相比近代的高溫煉鋼法,能煉出品質純良的好鋼。但是,低溫煉出的鋼材較硬,較難打造,因此製作日本刀是人力密集型的工作。雖然不同地區,不同流派練出的玉鋼有差異,但煉鋼師傅能憑目視挑選出來品質最好的玉鋼成品,送去打造成日本刀。
? 水減:
送到刀(工)匠的玉鋼是海綿狀的鐵塊碎料,並非完整的一塊鋼料。刀(工)匠師傅必須通過加熱、錘打、淬火,將這些零散的玉鋼塊加工成一個厚薄基本均一,約為五毫米的坯料,同時還要通過錘打、淬火來控製坯料的含碳量和硬度。
? 鍛煉:
刀工將燒紅的鋼塊捶打鍛造,鋼塊捶打開後再折疊起來捶打,如此反複,追打到第10次,就會有1024層的鋼材,通過這一步驟,可將鋼中硫等雜質和多餘的碳素等清除,以增鋼材彈性與韌性。這就好比揉麵一般,捶打的層數越多,鋼材中的碳和各種成分就會更加均一,鐵晶體也會更細致,最終鍛造出來的鋼材品質均一、達數千層,十分強韌。
? 鋼材搭配:
即將不同性能的鋼坯料通過嵌入包夾的方法鍛打成為一體作為刀坯。
? 素延:
將刀坯的形狀捶打延長成長條形,叫做素延。在這個階段基本出現刀的雛形。這一步完成後,刀工會將最前端部分切掉,來製作刀尖。
? 燒入:
即淬火,是最後一道火鍛工序。刀工先用粘土、木炭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調製出燒刃土,再將成形的刀身用燒刃土包封。刃的用土較薄,鎬地和棟的用土較厚。封好的刀身被放入 750℃ - 760℃的爐火之中加熱,經過特定的時間,再放到水中急速冷卻,即另一道淬火工序。通過此步驟刀變得更硬更鋒利,刀身會自然產生弧度。而經過此步驟在刀刃與刀麵的邊界處產生出如同灑上銀沙般的顆粒狀紋樣,日語稱做沸。這些細小的白點形成白霧一般的線條,稱作匂,是鑒賞一把日本刀品質的重要依據。
由於這一步驟,技術要求非常高,稍有閃失,可能造成刀身崩裂,將對整把刀構成致命的損傷。另外即使勉強成形,也可能無法產生美麗的紋樣。為了減少失誤,現在刀工多用油來進行燒入的步驟。
? 收尾:
此時刀已基本成型,需要開始轉入更細致的深加工。
? 鍛冶押:
調整完成焼入的刀的彎曲度、刀工進行粗略的削製。此時檢查修整細小的瑕疵、刀體形狀等進入最終調整階段。
? 莖:
為安裝刀把而留出的部分,日語稱為莖,也可以寫成中心,中子。刀工調整莖的形狀、開一個鑲嵌刀柄時使用的目釘穴,即鉚釘孔。並且刻上鑢目。這個部分容易生鏽,根據鏽跡可大致判定刀的年代。
? 銘切:
一般刀工在最後將自己的名字、住所、製作年月銘刻在莖上。嚴格講,銘是被利器切在或鏨在莖上的。一般的,在表麵銘刀工名和住所(佩刀時向外一側為表)、內側銘製作年月和持刀者名,但是例外也很多見。
試刀的銘文——截斷銘,如“切落”、“截斷”,以及試刀人,亦刻於此處。詳見【切味】.
以上步驟完成後,刀工的工作到一段落,研磨、造鞘、裝飾、卷柄等工序另有專人負責,不屬於刀工的工作範圍。
日本刀和相關配件
刀裝配件包括鞘、小柄、笄、緣、頭、目貫、鐔等。其中以鐔為主要配件,相當於一般的劍格或護手,其作用是:
? 出刀與收刀的開關。
? 格鬥時保護手掌與手腕。
? 顯示社會地位尊榮,高貴的象征。
安土桃山時代以前著重實用性,即前兩項,以後則著重裝飾性,即第三項
【分類】
日本對於刀劍不做區別,不論彎型直型均可稱作刀或劍,與中國的分類大不相同。
常見的日本刀分為太刀、打刀、脅差、短刀、雉刀五種,凡擁有上述五種刀外形的刃物,都可以稱為日本刀。狹義上來說,隻有用日本鐵煉出的鋼材,按照日本傳統方式鍛造和研磨、裝配的刀,才算是日本刀。
日本刀,又稱武士刀、東洋劍,依據形狀、尺寸分為太刀、打刀(刀)、脅差(脅指)、小太刀、短刀等。廣義上還包括長卷、薙刀、劍、槍等。在日本製刀人被稱作“刀匠”或“刀鍛冶”。
日本刀的分類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時代劃分法
? 上古刀:平安時代(794年-1185年)末期之前的刀劍,以直刀為主,大刀等偶爾可見刀反,通常不列入日本刀之列。
? 古刀:指慶長(公元1596年到1615年)以前的日本刀。室町時代中期以前主要是太刀。
? 新刀:慶長以後的刀。
? 新々刀:依據水心子正秀(1750-1825。江戶時代首屈一指的名工)提倡所製作,使用古刀鍛造法的刀,另有諸說,概指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幕末時期的日本刀。
? 現代刀:也有諸說,概指1876年日本頒布廢刀令以後所製刀。
? 昭和刀:作為美術刀劍的日本刀範疇外的一種,是主要用於軍刀的兵器用刀。有多種製法。
由時代分類法來看,倭刀雖然可以作為格鬥的兵器,但其主要的用途已漸變為工藝收藏品了。
形狀分類
 
各種日本刀,擺放方向不同,是因為銘文鑿刻的方向不同。
? 太刀:刀身彎度較大,刃長60公分以上。
? 毛抜形太刀:莖兼柄之功用的太刀,存在於由直刀到彎刀的過渡期。
? 小烏丸形太刀:從刃區到物打屬鎬造,鋒為雙刃。稍有弧度,是直刀到彎刀的過渡期的一種刀。
? 刀:又稱打刀,一般較太刀為短,刀身彎度亦較低。按現代分類指刀刃長度(刃長:切先到棟區的直線距離)60公分至80公分的刀。
? 脅差:又稱脅指,指刀刃長度30公分至60公分的刀。
? 短刀:刀刃長度在30公分以下的刀。另外,30cm以上但是沒有刀反的平造製法製成的刀,通稱寸延也常被歸為短刀。
細部分類
[鍛造]
? 鎬造:又稱本造,最常見的日本刀造型。被認為是由切刃造進化而來。注:鎬,刀身兩側的脊線,偏於刀背。
? 平造:刀身有如平麵一塊,沒有可見的鎬筋和橫手,短刀,小脅差常有的造型。無鎬。平造打刀在室町時代中期到末期之間也有極少數見。
? 片鎬造:單斜麵開鋒,一麵為鎬造、一麵為平造。
? 切刃造:鎬更朝向刀鋒的方向的造型。上古刀中常見。
? 鋒雙刃造:刀前端附近的部分,像劍一樣為雙刃。可以占去半個刀身。
? 菖蒲造:將鎬造的橫手部分去除後的造形。形似菖蒲葉,由此得名。短刀中常見。
? 冠落造:刀身上半段的鎬地被削薄為菖蒲造的形態 連切先亦被削薄。
? 鵜首造:類似冠落造,不過切先保留原來的厚度。形似鵜細長的脖子、由此得名。
? 両刃造:雙刃、刀鋒向上。室町時代中期以後以短刀常見。
[反]
日本刀呈現弧度的部分稱反,反在刀體的位置,隨著時代的推移,有由刀後方向前推移的趨勢。反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 腰反:刀反的中心位置位於鋒與棟區的中心略下方的位置。平安時代末期到鐮倉時代初期的太刀常見。
? 中反、華表反:刀反的中心位於鋒與棟區幾乎中心的位置。鐮倉時代中期以後常見。
? 先反:反的中心在鋒與棟區的中心偏上方的位置。室町時代以後打刀常見。
? 內反:一般的日本刀都是向著棟的方向製造出弧度、此為相反在刃的方向彎曲。鐮倉時代的短刀常見。
[鑢目]
鑢目指的是刀工在莖上刻下的紋樣,為的是增強摩擦而使刀柄不易脫落。按地方,時代,流派的不同鑢目也不同、是日本刀鑒定的一大根據。具體種類有:勝手下鑢, 化妝鑢, 鎬筋違鑢, 鷹之羽鑢, 筋違鑢, 大筋違化妝鑢, 檜垣鑢, 橫切一文字鑢等。
[切先]
日語稱為切先或鋒也就是刀鋒的意思。刀尖與刀身的分界線稱為橫手。有別於世界各地的刀劍製法,日本刀的切先和刀身其他部分各有獨立的鍛煉步驟,一絲不苟。不同的時代,又各種不同的切先設計。觀察切先的形狀,就可以對刀劍的生產年份作出初步的估計。具體有大切先,中切先,小切先,豬首切先等。
[帽子]
帽子,又稱铓子,指的是刀最前端的“切先”部分的“刃文”,這個部分的大小形狀,以及燒製的刃紋等都能明顯表現出個個不同的刀工和不同時代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鑒別部位。
帽子的燒刃形狀裏有很多種類。刀工鍛造切先的時候,鋼材處於高溫狀態。焠火後 “鎬”的部分遇冷收縮,“刃”的晶體卻會彭脹 ,所以“帽子”會向“棟”的方向返縮。返縮的程度以“深淺”來形容,較深的形容為深,較淺的而帶有急異的收勢則形容為堅止。此外,較大的稱為大丸,返縮弧度較少的則稱為小丸。帽子的名稱有以下幾種:
? 掃掛:形狀有如被掃帚擦過的痕跡。
? 亂込:帽子如亂刃。
? 燒詰:因為焠火縮脹而向後返縮。
? 地藏:頂端渾圓,形似地藏菩薩。
? 火焰:形如火焰。
? 尖:頂端呈尖形。
[刃文]
? 掃掛:像是用毛筆沿著燒刃掃過的痕跡。
? 金筋,稲妻:含有大量馬登斯晶體的線狀紋,“沸”集中時有很高的反光度。若線狀紋多彎呈閃電形,則稱為稻妻。
? 打:映出像三日月一般強光的短亂線。
? 小足:燒刃的邊界線延伸到刀刃的狀態。
? ほつれ:燒刃的線綻開,成為多重的狀態。
? 二重刃:燒刃的線是兩重的形狀。也有三重刃的狀況。
? 逆足:小足向上方延伸的狀態。
? 飛焼:刃文偏開了刃的部分,跑到“地鐵”上去的樣子。如果在“棟”上的話則成為“棟燒”。
? 葉:在刀刃上明顯的劇烈煆燒痕跡。
? 灣れ: 燒刃線呈微曲狀。
? 砂流:因像水中流沙而得名。“沸”比較多,像是在燒刃中裂開來似的。
? 丁子:刃文的一種形狀。因像丁香的種子而得名。
? 互目足:不同刃文相互重疊。
【切味】
日本刀的“切味”,就是刀的切割性能,是通過試斬來判定的。
1815年,山田淺右衛門吉睦著成了刀劍學經典《懷寶劍尺》一書。提出刀劍應該以其切割力作評判標準。方理按照切割力分類為四個等級:
最上大業物:即能夠切透九成至整體的人體厚度的刀劍。
大業物:表示能夠切透七至八成的人體厚度。
良業物:表示能夠切透五至六成的人體厚度。
業物:表示能夠切透兩至四成的人體厚度。
除業物分類法外,還有人將屍體疊在一起測試刀劍能夠一次過砍斷多少層。能砍斷一層的稱為“一胴”;兩層的稱為“二胴”,如此類推。結果大多不會超過“三胴”。不過,據記載曾經出現過“四胴”甚至“七胴”的寶刀。經過試刀的日本刀通常會在刀莖上銘記如“某年某月於某處切斷什麽或斷幾胴”等內容,此舉類似一種品質保證。
由此還出現了專業的試刀者,試刀者大致可以分為:生試,即切割活人;死人試,即切割屍體;和堅物試,即硬物切割三種。
較為文明的試刀方法是堅物試,多以鎧甲、鍛鐵板、鹿角等堅硬的材料進行測試 。
從主觀體驗的角度來說,是揮刀做斬切時所感受刀刃切開目標物的難易程度。在古代是通過試斬來對比區分不同日本刀性能的做法,常用的有“生試”、“死人試”和“堅物試”三種。
“生試”
即拿活人試斬。因為不人道,被發現的話基本都是死罪。例如豐臣秀吉的養子秀次,貴至關白,然而拿活人試刀,被稱作“殺生關白”,秀吉得知後就將其流放,並令其切腹自盡。
“死人試”
就是用屍體試斬,基本上以死囚的屍體為主。反應刀劍切味的“截斷銘”所記錄的就是試斬屍體的結果。試斬方式多以“據物試”為主,就是將屍體固定在土壇上試斬,既有按照斬過屍體不同部位(即不同的骨骼與肌肉分布)來區分的,也有按照一次性斬透疊放在土壇上的幾具屍體來區分的(幾胴切)。
“堅物試”
顧名思義就是拿刀去斬各種堅韌的硬物,比如鐵板、鎧甲、鹿角、木棒等等,又叫“荒試”。有時還用鐵棒去敲打刀身、刀背做破壞性測試,這個搞法往往對刀會造成不可恢複的破壞效果,所以荒試一般是用於考驗當時的刀匠能力水平。
“血試”
這是現代出現一種比較新奇的試驗方法,源於研師。研師的工作是研磨刀,在常年工作中,手掌的皮膚會變得很厚,角質化的程度比普通人高的多,加上長期的經驗,研磨時被刀刃不慎割傷的幾率很小很小。然而在研磨有些名匠的作品時,仍然會不小心、甚至毫無察覺的就被切開了口子,直到血流出來染紅了水麵才發現並感到痛。現在被很多人看作是刀劍切味上佳的佐證。
“辻斬”
是古代日本的武士持刀在街上襲擊砍殺路人(主要是部落民)的行為。此行為自日本中世直至江戶時期早期常見,[1]直到1602年(慶長7年),江戶幕府禁止了這一行為,並開始嚴厲處罰此類行為的犯人。辻斬行為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可以作為試刀、奪財害命、純粹是為了發泄不滿、抑或是為了試驗自己的武力。亦有稱殺死一千人(千人斬)即能治好重病的傳言。
江戶時代以試斬聞名的人有不少,其中以山野加右衛門永久與其子山野堪十郎久英最為著名,現存刀劍上的金象嵌截斷銘,他倆占了不小的比例。虎徹的刀上截斷銘特別多,倒不是因為虎徹被用的多,而是虎徹興裏跟永久的關係不錯。實際上虎徹興裏在世的時候,刀價就已經十分高昂,有錢買虎徹刀的人,沒幾個需要親自操刀砍人的。他們也喜歡大和守安定的刀,所以大和守安定刀也試斬了不少,而且在永久64歲時用一支孫六兼元的脅差斬出了四胴的記錄之後,又碰上能切五胴的一口大和守安定,於是趕緊添了一句看起來非常牛X的截斷銘“天下開辟以來五胴落”。既然大和守安定的刀試斬出色,加上價格也不算貴,故此在江戶武士中還頗受追捧,因為大和守安定刀的藝術水準不太高。
“生試”和“死人試”的試斬方式有兩種:“切落”和“截斷”。在查找有關“切落”和“截斷”的資料時,發現“切落”的截斷銘照片比“截斷”多,但“截斷”的圖片很多,卻沒有找到單獨的“切落”圖畫。下麵這幅畫的左側上圖應該是“切落”的一種,左側中間的畫很可能也是“切落”的一種方式。其餘的應是“截斷”。特別是右側下方的畫,是典型的“截斷”。
 
“切落”的試斬方式是將死屍或死囚懸掛起來,串聯成一排(見下圖),由試斬人揮刀橫切。因為被切斷的半截身體會掉落下來,故稱之為“切落”。
“切落”的截斷銘如下圖。銘文為:
? 時 間:寬文十二年(1671)七月十六日
? 效 果:三胴切落
? 試刀人:山野勘十郎久英
“截斷”的試斬方式是將死屍或死囚綁縛在特製的設備上(見下圖)。由試斬人舉刀向下立斬。
“截斷”的截斷銘如下圖。銘文為:
? 時 間:寬文十二年(1671)三月十六日
? 效 果:二胴截斷
? 試刀人:武(?)列(?)淺草
? 地 點:善法穀
? 人 見:傳兵衞重次(可能是見證人)
【保養】
相關用具:
? 必備的有:打粉棒,目釘拔,丁子油 (禦刀油),棉布,奉書紙
? 選配的有:刀枕,竹簽 (用免洗筷代替)
操作步驟:
一、拔除目釘
目釘是用竹子、牛角或象牙等等材質做成,一端比較大,另一端比較小,目的是固定刀。正統的目釘方向都是固定的,從有目貫的那一端,即小的那一端,用目釘拔用力一推,就可以退出目釘。古時的日本刀大多隻有一個目釘,現在的刀大多兩個。如果遇到非常緊的目釘,就需要利用輔助工具退出目釘。
二、拆卸刀柄
拆卸刀柄時注意刀刃要朝前方,否則會發生危險。日本刀非常鋒利,稍有不慎,會造成嚴重傷害。
首先,右手緊握刀柄,左手握拳,大約舉高到右手上方30公分的高度,對準持刀的右手的虎口處,用適度的力道捶下。捶下右手的虎口處,會聽到清脆的金屬聲,那是切羽以及刀鐔以及刀莖相互撞擊的悅耳聲,同時表示您成功了。刀莖 (中心) 會跳出刀柄,你隻要用左手的兩根指頭捏住刀身,就可以輕輕鬆鬆的將刀抽出來。
三、打粉
打粉的成分,包含了動物骨粉、極細的磨石粉等等。打粉的目的是為了清除刀身上的舊油。
左手握住刀莖的部位,刀刃朝向前方,右手持打粉棒,輕輕的敲在刀身上,大約均勻的間隔三到五次即可。個人的經驗是:如果舊油比較多,可以多打幾次粉,將粉平均撲在刀身表麵,並停留一段時間,讓粉吸收油份。打粉的吸油能力很強。
四、抹除打粉
有聽過打粉可以磨亮刀身的說法,如果用品質不佳的打粉,可能會不慎將刀身刮傷,所以打粉的使用,除了小心之外,還必須注意品質。所以關於磨亮刀身的說法還必須請有經驗的前輩指導,在這裏還是建議大家輕輕的用奉書紙抹除打粉。抹除的時候請注意:必須單向的輕輕擦除,不可猛力的來回擦拭,否則刀身會嚴重刮花。通常打粉、抹除這個步驟需要進行二到三次才能將舊油徹底清除幹淨。
五、賞刀
清除舊油的刀幹淨光亮,利用這個機會欣賞刀,同時檢查刀身是否有什麽損傷。日本柴田先生的著作當中,有提到必須使用來自後方的光源,才能清楚的看見刃文、地肌、沸等等,所以高舉刀身的目的,是為了不讓光源被自己的身體擋住。
六、上油
先將丁子油倒些許在小塊的棉布上,然後均勻的塗拭刀身,塗抹完畢之後,將刀置放大約15到20分鍾,讓油幹,然後用大的棉布,以及奉書紙除去多餘的油。奉書紙本身非常不會吸油,使用奉書紙的目的,是取其不易留下小紙絮的特性,以免遺留在刀身,屆時小紙絮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造成刀身的鏽蝕。所以奉書紙大多用來抹除打粉,以及去除棉布留下的棉絮。
七、再打粉
有的人覺得上完油之後,刀身的光亮度會略差,這時可以再上打粉。
打粉隻需來洎頭筿要稍稍打一到兩次,微微的量,然後再用奉書紙去除。粉若打太多,剛剛辛苦上的油會被抹除幹淨。
八、安裝刀柄
依序將切羽、刀鐔裝上刀身,然後將刀莖插入刀柄,刀刃朝外的原則不變,右手緊握刀柄的底端,左手握拳,自右手的下方往上捶擊右手,大約二到三次,確認刀莖完全到底。檢測目釘穴,當刀莖上的目釘穴與刀柄上的目釘穴已經一致,表示刀莖已就定位,這時將目釘插入目釘穴,然後用目釘拔上的小槌將目釘槌入。
九、收刀
納刀時,跟抽刀的姿勢並無二致,也是刀刃朝上,同時注意要心平氣和,不可毛躁。以庵棟的刀為例, 首先將切先輕輕放在鯉口 (刀鞘口),棟對準鯉口下方的凹槽。確認刀身穩定,沒有接觸刀鞘之後,同樣的,一口氣緩緩的將刀完全插入刀鞘,如果中途猶豫或是停留,刀身一樣可能會被刀鞘刮傷
【盛衰】
在影視作品中,倭刀砍殺的鏡頭遠遠多於其他兵器,但在真實的兩軍對壘的廝殺戰陣中,弓箭是鐵炮發明之前,造成戰場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長兵器,待到拔刀相向時,戰爭已進入尾聲。
根據火繩槍傳入日本之前的備後瀧山城之戰的統計:士兵受箭傷的占61%,槍矛傷占19%,石傷占17%,而刀劍傷隻占3%。
日本刀在戰場上缺乏存在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鎧甲,能夠一次斬斷兩三具屍體的名刀,卻往往不能奈何一件普通的鉚接鎖甲,更遑論比鎖甲強的劄甲和板甲了。儘管日本刀也有荒試(試斬硬物)的測試,但多數時候斬擊鐵甲除了給自己堅硬的刃口添堵(傷)之外,不可能給身披鎧甲的敵人以更重的傷害。
因此,日本刀在戰場上的作用更類似於手槍,是一種自衛武器,差不多也是日本武士最後的武器了。同時它還兼職一種特殊的職能,就是在戰場上割下敵人首級。
儘管日本刀在戰場上既不是主戰武器,更不是什麼最強冷兵器,但是在另一個場合卻大放異彩,這就是頻繁的市井暗殺和亂鬥事件。
在雙方都不著鎧甲的市井械鬥中,日本刀對無防護人體的毀傷能力表現的淋漓盡致,遂有了幕末四大人斬的傳說。在這種無防護的日本刀械鬥中,生死隻在須臾之間,決定雙方生死的,一半是劍術,一半是運氣,一般來說在武器上不存在大的差別。然而當一方穿上鎧甲之後,日本刀缺乏破甲能力的劣勢,通常使這種械鬥變成單方麵的屠殺。
1864年7月8日,京都守護職屬下的武裝組織新選組在近藤勇的率領下突襲意圖倒幕的長洲藩士聚集的旅館京都池田屋,新選組一方情報失誤,在5人突入池田屋後才發現屋子裡聚集了20多人,戰鬥就在4比1的懸殊人數差距下爆發了,結果卻令人瞠目結舌。
人數占優的長洲藩士死傷慘重,人數劣勢的新選組的損失卻微乎其微,這是因為新選組除了占有突然襲擊的先手,而且預先在衣服裏穿上了鎖子甲,並佩戴了額鐵(保護頭麵部的護具)和籠手(手甲)。
從神器到利刃再到魔物,日本刀在這三重意向中,漸漸模糊成為一個文化符號,戰場上的雞肋並不妨礙它成為日本民族靈魂的一部分。
但日本刀決非僅僅是藝術品,它同樣也非常重視實用。刀從戰國時代(明朝後期)起,就已經不再是主戰武器。此時的刀劍主要隻作為個人自衛武器、偷襲暗殺武器而存在。而正因為這個用途,刀每時每刻都成了武士性命攸關的東西,武士們對刀的鋒利程度比之前更加重視了。這使刀的“試斬”非常流行。
在如今的熱兵器時代,倭刀任然具有實戰性,但更多的是作為藝術品和藏品。
【收尾】
本文節選於網上的有關文字,簡略地介紹了一些倭刀的常識。對倭刀有興趣的人,可以在網上查找更多的細節。下麵列出了部分有關文章的練接。
從倭刀的製作可以看出日本人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中國人在明清兩朝時這種精神卻在逐漸消失。
【參考】
武士刀斬殺的體驗:
倭刀的保養規則:
從兩把武士刀故事看中日對待曆史態度:
搜狗百科——武士刀:
https://baike.sogou.com/v485028.htm
倭刀試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whalx 回複 悄悄話 開頭寫父親那把倭刀文字很美,似乎頗有些故事。可是為什麽不接著寫下去?倭人就是倭人,那個揮刀斬屍身的畫麵讓人惡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