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彪年輕時的視野到底有多寬?

(2016-02-04 11:36:53) 下一個

林彪年輕時的視野到底有多寬?一件事可以說明之

林彪性格內向,晚年處於自我封閉狀態,感知外部世界,主要是靠夫人葉群和兒子林立果,這與他在青年時代關心時局,具有寬闊的視野形成強烈的反差。林彪年輕時的視野,到底有多寬?有一件事可以說明之,即他曾在晉西南的山溝裏準確預測“中日戰爭可能發展為世界大戰”。

1937 年12月,林彪率八路軍115五師到達晉西南的趙城。麵對日軍氣勢洶洶的進攻,他正認真思考著時局問題。經過平型關戰役、廣陽戰鬥同日軍的較量,他已經認 識到這是他從北伐到10年內戰都沒碰到過的強勁對手。他除了對戰鬥進行總結外,開始從宏觀角度,從中國的國際環境的角度來思考抗戰問題。

12月22日深夜,林彪在趙城一個小山村的窯洞裏,在如豆的燈光下,給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任弼時寫信。他開頭是這麽說:“任主任:我對時局很想了解全般情況,但苦無材料,同時自己分析力量更缺乏。我近來在抽象設想中也得到一些感想,故以姑妄言之的方式向你陳述如下”

他要陳述什麽呢?他對蘇、美、英、法、日、德、意等國對於戰爭的態度:

一、 鑒於德、意、日已經聯手,蘇聯單獨出兵打日本完全不可能,但單獨的太平洋戰爭也是少有可能。英法出兵到中國,在太平洋打日本是不可能的,因為路也太遠。德 意一動,則英法陷於腹背受敵。英法對日進行經濟製裁是可能的。但這些國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是會聯合起來對付德、意、日軸心,這就是世界大戰。因此,中 日戰爭可能發展為世界大戰。中國應堅持打到底的方針,使此戰蔓延成為世界大戰。成為世界大戰時,中國才更能勝利,世界革命也乘機發展與勝利。

——果然,一年零九個月後,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又過了一年零九個月,即1941年6月,德國突然進攻蘇聯。半年後,即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至此,世界所有主要國家都卷入了這場大戰。

林彪年輕時的視野到底有多寬?一件事可以說明之

用1937年12月以後世界形勢的發展來檢驗林彪的話,其非但不是“妄言”,甚至可以說,他的預見相當準確。

二、 預測了日本的戰爭動向:“日本在中國的戰爭不是一舉滅亡全華的,而是逐步鯨吞的。蓋如此才便消化與對付國際上的嫉妒。在日本適可而止的時候,它甚至將已占 領的地區一部退還中國,以誘惑中國的分化。那時將是國內時局的緊要關頭。”為此,林彪提出:“我們應該準備對付那種關頭,反對公開妥協投降,反對表麵上雖 不和但實則不戰的局麵,而應主張反攻敵人。在目前的階段中,國民黨是會繼續抗戰的,但局部的降敵仍可發生。”

林彪年輕時的視野到底有多寬?一件事可以說明之

—— 對日本的動向,林彪的預測也是八九不離十。一年後,日本陸軍省製定的“對華處理方略”即規定,占領武漢、廣州後,“應以恢複治安為根本”。從1938年下 半年開始,日本即加緊對國民黨政府實行分化、誘降。並且,1938年12月29日,也就是林彪寫完此信後的一年零一周,汪精衛發表“豔電”,公開投降日 本。

這件事情說明:紅軍(八路軍)領導人包括林彪,在長征之後的艱苦環境中,對於外界乃至國際上的各種勢力都很有研究,延安並非是僻遠的“山溝溝”,而是放眼世界的一個高地。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