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當哈利遇上莎莉》中有句經典台詞:在兩人各有所愛時,男人和女人或許能做朋友。但很快他們就會懷疑:我們為什麽要跟隻能做朋友的人交往?
異性朋友的歸宿
進化心理學家戴維·巴斯(David Buss)和學生阿普裏爾·布萊斯克(April Bleske)合作,試圖挖掘男女友情這座礦山,找到有價值的東西:
第一步,招募數百名大學生,給他們一項任務:通過行為提名的方式,將異性友誼跟同性友誼的好處和壞處列出來。
第二步,兩人根據第一步得到的結果,把被提及的項目整理好,讓被試給這些項目打分,評價這些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經常出現,以及它們對自己的利弊及其程度。
結果顯示,異性友誼跟同性友誼有很多相似之處。好處是,兩種友情都能讓自己有機會提升自尊;壞處是,兩種友情都能叫自己惹上麻煩。
不過,異性友誼也有獨特之處,這讓巴斯和布萊斯克眼前一亮。首先,異性朋友有可能變成情侶;其次,異性朋友能給自己的戀愛提供參考,充當線人角色;最後,異性朋友還可以做情人,男人比女人更看重這一點。
情人?線人?
有的男人報告說,有女人對他迷戀得不得了,可他並不愛對方。詭異的是,不愛沒關係,他照樣能跟她上床,把她當情人,沒想著天長地久。
先 做朋友,再做戀人,實行迫不得已的兩步走策略,通常是因為兩人關係一頭冷一頭熱。冷的呢,不想現在就把自己預定給對方,但也不確定是否能找到更好的,下不 了手,斷不了念;熱的呢,癡迷到難以自拔,已經把自己的心交出去了,不願半途而廢,想等出個結果,即便暫時得不到名分,慢慢接近成功也好。果真有人這麽 做,他們選朋友跟選戀人恐怕會很像。
異性朋友還有第二種歸宿,這就是情人。跟愛人不同,情人之間通常是露水姻緣,說斷就斷,沒有男婚女嫁的 承諾。有一種現象符合情人假設:男人常高估女人的好感,不管女人長相如何,不少男人都會自作多情。有人發現,女人越年輕漂亮,男人越容易想入非非。而且, 男人高估的是女人跟自己翻雲覆雨的興趣,跟性有關,與愛無關。這支持了異性友情的第二種可能,朋友是情人的備胎。
另一方麵,異性朋友通常不會跟你爭奪伴侶,這是他們的獨特優點。他們跟你的潛在伴侶性別相同,能像線人一樣,為你提供珍貴的內部信息,就如隱藏在馬德裏的第五縱隊,幫你攻城略地。
有人發現,很多女人跟彎男是好朋友。心理學家埃裏克·羅素(Eric Russell)找到了背後的原因。原來,女人覺得彎男提供的情報更可靠,彎男也對直女有相似評價,他們都把對方當成線人。
誠然,直女之間也能提供情報,可彼此也許有衝突。假如兩個直女喜歡同一個男人,大約誰都不想給對方提供情報,提供的恐怕也是假情報。
直男跟直女之間也可能有衝突。假如直男喜歡直女,或者不喜歡,這兩種情況下,讓直男給直女提供可靠情報幾乎不可能。因此,理論上,直男和直女都可能跟直女有利害衝突,隻有彎男絕不會搶她們的菜,也絕不是她們的菜。於是,兩者一拍即合,說不定經常跑到小酒館偷偷交換情報呢!
為什麽異性之間難做朋友?
男人跟女人到底能不能做朋友?答案是肯定的。不過,男女友情至少麵臨兩種挑戰:一種跟友情有關,一種跟性有關。朋友的自私和背叛,常常給友情蒙上陰影,讓兩人心生芥蒂,這跟朋友性別關係不大。因此,維持友情需要遵守交友之道。此外,男女友情還得麵對性這樣一個棘手問題。
巴斯和布萊斯克認為,這種棘手跟人類進化史有關。在數百萬年的進化史上,甚至在很多現代的土著部落中,陌生男女之間的近距離接觸,特別是長年累月的接觸極少。甚至在農業文明出現後很長一段時間裏,這種情形也很少發生。
因 此,男女友情是進化史上的新現象。陌生男女在家庭之外的密切接觸,很可能是工業革命之後的事。女人這時開始大量進入工作場所,不像前輩和祖先那樣,一生絕 大部分時間都交給家庭。麵對這數百年的急劇變化,人類在心理上似乎還沒有進化出一套有效的應對之道,他們很可能無意識地使用以前的老辦法——男人和女人的 擇偶心理。於是,男女友情或多或少就要受擇偶動機的影響。無論想要暗度陳倉追求愛人,還是想要多多益善俘獲情人,這樣的行為常常都在下意識中進行。
無 意識劫持擇偶心理給男女友情帶來了隱患。麵對這個難題,我們還要權衡出手:既然不能兼得,就得做出選擇;你不可能什麽都要,必須有所取舍——除了遵守友情 的“公約”,還要謹慎處理性的問題。慎獨,這美德其實可用於男女友情中。維持友情的策略,不過就是讓友情歸於友情,恰如讓凱撒的歸凱撒,讓上帝的歸上帝。 除此,無他。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