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妾--一夫一妻製的補充

(2015-12-20 01:40:59) 下一個
妾--一夫一妻製的補充妾--一夫一妻製的補充

《見美人氣倒圖》(清代畫)

圖為一婦人見丈夫納一新妾煩惱交加,致氣閉昏倒。表現了婚姻陋俗的一個側麵。

妾--一夫一妻製的補充

古人的家族觀念極強,為了保障家族的繁榮,對祖宗的祭祀必不可少。即便在今天也是如此。

妾--一夫一妻製的補充

祖宗畫像:一夫一妻三妾

妾--一夫一妻製的補充

辜鴻銘

妾--一夫一妻製的補充

潘光旦

妾--一夫一妻製的補充

太平經

妾--一夫一妻製的補充

古代士大夫妻妾和諧的理想景象

有個外國記者曾經質問以清朝遺老自居的辜鴻銘,以為中國的妻妾製度乃是文明之淵數,辜鴻銘悠然的指著麵前的茶盤中的茶壺和茶杯,笑道:

“一個茶壺可以配四個茶杯,你聽說過一個茶杯配一個茶壺的麽?”

直 到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文人們風流自命,納“小星”,富人納側室,娶“外宅”,收“通房丫頭”,乃至姨太太成群,都是司空見慣之事。 辜鴻銘留過洋,娶過妾,研究的是中國的經典,不過他的這個講法其實大謬不然,隻能騙騙洋鬼子,事實上,一夫多妻製從西周以來就沒有市場,他把中國妻妾製度 當成是一夫多妻製,簡直是大錯特錯。性學專家潘光旦就曾說:

一夫一妻在中國也有天經地義的地位。不過因為同時承認妾的製度,此種天經地義的禁錮的力量並沒西洋的那般大。……中國的婚姻是始終以一夫一妻為骨幹的;一夫一妻是常經,妾製是權變。

妾的地位到底如何,我們不妨先看看韓非子講的笑話,雖然他是個嚴肅的人,而且口吃,不過偶爾講起笑話來,殺傷力還是挺強的。

衛人有夫妻禱者,而祝曰:使我無故得百束布。其夫曰:何少也?對曰:益是,子將以買妾。

這個故事是說,衛國有一對夫妻,妻子求神明保佑,許下心願:讓我憑空得到一百束布匹吧。他的丈夫就很不滿了,抱怨道:“這也太少了吧。”妻子說道,如果更多一點,你就會去買妾了。

故事裏頭描寫的明顯是一對平民夫妻,可以他們居然商量著買妾進門,這意味著,在市場上,妾的價格不高,當然可能要比一百束布匹高一些,但也高不到那裏去。

《孟子》中所說“齊人有一妾”的故事中,那“齊人”是個乞丐,但他也有妾。妾的價格如此低廉會造成的一個問題很快引起政治家的關注,西漢的《鹽鐵論》就記載了一位賢良的看法:

“古者夫婦之好,一男一女而成家室之道。及後士一妾,大夫二,諸侯有侄娣九女而已。今諸侯百數,卿大夫十數, 中者侍禦,富者盈室。是以女或曠怨失時,男或放死無匹。”

也 就是說,古代流行的是一夫一妻製,除了王公貴族,平民納妾是不提倡的,不過春秋戰國禮崩樂壞,到了西漢,更沒有人把這個當回事了。現在則被提升到“女或曠 怨失時,男或放死無匹”的陰陽不協的政治高度上。事實上,曆朝曆代並不提倡平民納妾,而且還有所限製,這點倒是可以從《明會典·律例四》中得到旁證:

“民年四十以上無子聽之。”

也就是說,老百姓納妾需要滿足兩項條件,一是四十歲以上,二是沒有孩子。由此可知,政府對平民納妾是有限製的。

準確的說,娶妾其實是作為對王公貴族的一種酬庸,一種福利,所以《白虎通·嫁娶》更明確的指出:

“卿大夫一妻二妾者何?尊賢重繼嗣也。不備侄娣(指不能像天子和諸侯那樣有“侄娣從嫁”)者何?北麵之臣賤,勢不足盡人骨肉之親。……士一妻一妾何?下卿大夫禮也。”

不過既然“富者盈室”,老百姓當然不服氣,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應該說,有部分原因是老百姓為了爭取自己的性權利而做的鬥爭,這也是中國曆史上很多的農民起義的原因之一,謂予不然,看看的理論指導書《太平經》就知道了,上麵就特意提到“一男二女法”:

“太皇天上平氣將到,當純法天。故令一男者當得二女,以象陰陽數奇,陰數偶也。乃太和之氣到也。……故使一男二女也。”

一男兩女,這就不是一夫一妻製了,而是一夫多妻製,而且上升到陰陽天人感應的政治高度,書中還提到王者可得到更多的女子,每州一個,以應九州之數。

有人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實很多時候是把鬼話當文化,便秘當神秘。不過也沒必要去較真就是了,真較真了,那些靠販賣國學為生的人都要餓死了。

摘自《性的曆程:從上古到隋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