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作為站在世界美食頂端的國家——吃是中國人永恒的話題!而談到吃這件事兒,“肉食動物”們又有絕對的發言權!為什麽呢?因為早在80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養豬吃肉了……中 國發現的早期人類生活遺址之一,是河北武安境內的“磁山遺址”,距今萬年。當時的中國北方人已進入早期文明社會,出土的動物骨骼十分豐富,有獸、鳥、龜 鱉、魚、蚌等五大類,計23種,其中家畜家禽有豬、牛、羊、犬、雞等。據《考古》(1977年第6期)《河北磁山新石器遺址試掘》一文,一期試掘時發現的 豬骨來自11頭豬,包括成年豬8隻、仔豬3隻,另有殘骨23塊。其考古結論是:“飼養家畜已經開始出現,從發現的豬、鹿、羊、牛、狗等動物骨骼已得到證 明。”由此推斷——雖在80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養豬吃肉了。到 商周時,養豬已很常見,吃豬肉在一定階層也已成風俗。在商代甲骨文中,“豕”、“豖”、“家”這類代表豬或與豬有關的文字均已出現。這一由文字上傳遞出的 信息,被現代考古發現所證實。如1981年湖南湘潭九華船形山出土的商代豕形銅尊,腰平臀肥,已是家養豬特有體型。至於嘴部出現野豬才有的獠牙,應是工匠 的一種藝術表現。而上海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商代豬卣和年代稍晚、在山西晉侯地出土的西周時豕尊,則已完全是家豬體形。
從考古發現來看,商周時期,除了吃豬肉外,家養的公豬還會被用於祭祀,即《禮記·雜記》中所謂:“凡宗廟之器,其名者成則釁之以豭豚。”
在中國,迄今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家畜骨骼中,年代最早的就是豬骨;而所發現動物骨骼中,數量最多的也是豬骨。
為什麽中國人這麽喜歡吃豬肉?
古代廚師正在製作菜肴中,廚房裏掛三大塊肉(甘肅嘉峪關魏晉墓)首先是受到遠古食肉風俗的影響。古人肉食主要來源於馬、牛、羊、雞、犬、豕等“六畜”。六畜也是古代祭祀使用犧牲的肉品。六畜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那又為什麽六畜中,唯獨豬肉被吃得最多?在古代,馬是重要的戰備軍需物資,牛是重要的農耕工具。先秦時,秦國已頒布了中國最早的畜牧法規《廄苑律》。據《鹽鐵論·刑德》,在秦代,“盜馬者死,盜牛者加(枷)。”《淮南子·說山訓》中認為,“殺牛,必亡之數”,因為牛乃農耕之本。這一觀點為此後官府所奉行,從魏晉到明清,幾乎曆朝都有禁止殺牛的規定。與此同時,養豬卻被鼓勵,從孟子每家“二母彘,五母雞”,到漢代每家“一豬,雌雞四頭”,曆代在勸課農桑時無不倡導養豬。為什麽?與禁殺牛一樣,也是發展農業的需要。清蒲鬆齡在《養蠶經》中的說法最有代表性:“歲與一豬,使養之”一年下來能積20車種田所需要的肥料。
一方麵禁殺牛,另一方麵鼓勵養豬,而狗肉“上不了宴席”、羊產量低,雞又太小。久而久之,在政策的長期引導下,吃豬肉便成中國人的首選了。
據說周代人工養豬已有一定的規模,豬肉消費量也在不斷加大。《詩經·大雅》中的《公劉》詩中提到當時吃肉的情況:“執豕於牢,酌之用匏。”意思是,從圈裏抓豬殺了菜,用瓢兒喝酒,淋漓盡致地描述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場景。如何增加豬肉的供應,滿足需求?從史料來看,古人首先是增加母豬產崽量,開始配種,這在先秦時已進行。《左傳·定公》裏提到,時衛侯路過宋國野外,聽到有人唱道:“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大意是,已經讓你的母豬滿意了,為何還不歸還我那頭公豬?說明當時母豬配種很流行。豬長得快慢,除了飼養方式,關鍵還是飼料。古人稱豬肥為“多膏”,如何讓豬長得肥長得快,肉質美?據《淮南萬畢術》,漢代時研究出了一種“麻鹽肥豬法”:“取麻子三升,搗千餘杵,煮為羹,以鹽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飼豕即肥也。”
在此基礎上,古人還研製出了一種“肥豬粉”:用水麻子和鹽一起,研成末,每次喂食時撒一點,可讓豬快速增肥增重。這種“肥豬粉”與現代瘦肉精不同,是綠色無害的。
在滿足有肉吃後,古人對豬肉的品質越來越講究。豬肉,尤其是公豬肉天生有一種騷臭味。如何讓豬的肉質變得香肥?古人意外發現,被破壞了生殖係統,即閹過的豬的肉更好吃。
另外據考,閹豬早在西周時已出現,《周易·大畜卦》便“豶豕之牙,吉”的說法,意思是,被閹過的豬已沒有攻擊性,其牙不足懼,所以吉祥。
在吃什麽,怎麽吃,怎麽好吃這件事兒上,我們的老祖宗再一次發揮了聰明才智,美食,我們不光有品種,還有曆史!編輯轉帖
=================================================
不絕對,家豬也有長獠牙的。小時候常去農場玩,農場的種豬就有獠牙,體型巨大,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