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愚醫

若愚,胸無大誌,童心龜欲
個人資料
北美愚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薩爾斯堡(Salzburg)-在這個“音樂聖城”裏尋找一些感覺, 德奧行(4)

(2015-10-22 16:43:38) 下一個

七月的盛夏,正逢薩爾斯堡的音樂節(Salzburger Festspiele).   大量的音樂“朝聖”者也湧至而來。五花八門的活動,都離不開音樂。大小音樂廳,餐廳,車站,街道,充滿了表演者和觀看者,為這個依山而建的小城帶來可觀的收入。

不過,如果不是兩個閃光的名字,這個城市恐怕沒有今天這種“盛況”和歡迎度。 這兩個名字,一是莫紮特, 另一個是電影“音樂之聲”。 很明顯,當初薩爾斯堡的建城師祖們並沒有想把這兩個名字作為建城的目的,更沒有想到後來這兩個名字給他們的後代帶來巨大的旅遊財富。 

薩爾斯堡原來並不是為音樂而建。 大約在公元700年,巴佛利亞(Bavaria,現今的南德國和西奧地利區域)的“官員”把這個城市交給當時的大主教(Bishop Rupert)。 條件是,把她基督化。 而早在莫紮特還沒出生的一百多年前, 另一位大主教(Prince Archbishop Wolf Dietrich von Raitenau,  出生於當時赫赫有名的佛羅倫薩 Medici 家族,長於羅馬)就雄心勃勃的從意大利遷來,要在此地重建“北方的羅馬”。 於是,方圓才幾百米的舊城,擁擠地建了起碼4個大教堂。 幾乎是一個挨著一個。 可以說,她原是一個“非音樂”聖城。 

盡管莫紮特生在薩爾斯堡,但這個誠市似乎沒有給他在生之年帶來足夠的運氣。他那超人的音樂天賦好象沒有地方發揮,至少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他被"差遣"到不同的地方(大多是與主教的活動或生活有關的場所),表演一些餐桌/咖啡桌音樂會(Table Music). 這使他悶悶不得誌。以後他在歐洲其他地方(尤其是維也納)的發展,才使他名聲大震。他的母親城,在他死後50年,給他塑了一尊雕像。從此,莫紮特廣場(Mozart Platz),就成為旅遊者認為"不到此地,就等於沒有來過薩爾斯堡"的朝聖點。憑這一標準,我隻能慚愧的承認,我還不算去過薩爾斯堡.

 

至於電影"音樂之聲",在當時的薩爾斯堡也遭受和莫紮特類似的命運。這一聞名全美,亞洲,和很多其他國家的電影,除了她維美的音樂之外,還讓人們自然聯想到薩爾斯堡 (Salzburg Land)的美麗風景。 但當時在她的拍攝點放映時,竟受到"冷遇"。開映約一個星期便被迫"關門"。記得過去的某些時候,一些旅遊者在當時的 "音樂之聲"拍攝景點,興致勃勃的唱起 Do, Rei, Me 時,那種忘我的狀態令薩爾斯堡人大為不解,當地人根本不知道有此電影,覺得這種瘋瘋顛顛的行為很可笑。

 

以上兩個名字在薩爾斯堡當時的遭遇,在人類曆史上並不新鮮。很多好的東西,都要經過"牆內開花牆外香"的過程,甚至花已凋謝數載以後,才被人們重新撿起,視之為寶。如今的薩爾斯堡, 除了聽的之外, 看的是莫紮特的(M-廣場,M-雕像,M-故居,M-日曆),用的和穿的是莫紮特的(M-杯/碗,M-筆,M-T恤,M-紙),吃的是莫紮特的(M-巧可力/糖,M-咖啡,M-晚餐)。 而【音樂之聲】也大放異彩。你花幾十歐元,帶你去所有的拍攝點轉一圈 (Sound of Music Tour)。以【音樂之聲】為名的各種娛樂活動也比比皆是。 你如今在薩爾斯堡,大可以臉不紅,心不跳的唱起Do,Rei, Me了.  我算是害羞一點,自駕到其中之一的拍攝點,一片寬闊的綠草地。在那裏忘我地瘋顛了幾十秒。

 

就這樣,這兩個名字,以歪打正著的方式,把這座彈丸之地的舊城,從"非音樂"聖城,領到"音樂聖城"的寶座。型型色色,令人眼花撩亂的旅遊產品,幾乎都圍繞著這兩個名字和圖像。她那一段"非音樂"聖城的曆史,好象慢慢地被淡漠了。旅客們的背包裏,裝滿了五顏六色的紀念品,而腰包裏,也甘心樂意的,悄悄的,被掏空。紀念品呢,要麽悄悄地不翼而飛,要麽成了少人問津的囤積物。

 

不過,隻有少數人知道, 在這個熱鬧城市的某一個角落,有一個相對安靜,少人問津的門號。這裏,沒有旅遊車出入(旅遊車根本開不進去),讓你從擁擠的人潮中逃出來,透一口起氣。 在城河(Salzach River)以北有一條沿江路(Imbergstrasse),緊挨著Imbergstrasse再往北, 有一條平行的小街, 叫Steingasse.

沿著這小街,你可以找到#9門牌號。 你會看到一個匾。上麵寫著德文*。 這,就是"平安夜"的作者Joseph Mohr的出生地。1792年12月11日,他出生於一個單親母親的家庭。 1818年,他在裏撒爾斯堡不遠的 奧本多夫小鎮(Oberndorf) 寫下了平安夜。 他應該沒預測到,將近200年,每年的聖誕節,全世界的人都懷著一顆特別的心來吟唱這首歌。

莫紮特和音樂之聲讓撒爾斯堡人猛然醒悟,撿為至寶,貼上許多商業標籤,激活了當地的旅遊產業。但是,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兩個閃光的名字不是靠撒爾斯堡人撿回來才變得有名(這個次序應該反過來)。 同樣,“平安夜”的受歡迎度,並不是因為Joseph Mohr 有名(他出生貧寒,單親家庭,現在也沒有多少人知道他是誰), “平安夜”的出名,是因為她引出了一個劃時代的福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的誕生。 好的東西,是靠用心去領受的,不是靠商標去誘導的。是靠自己安靜地去尋找的,而不是靠紮堆湊熱鬧的。

請不要誤會,撒爾斯堡在我的印象中很好。 我想,再有機會的話,我會重返此城。 應該是一個微風旭旭的夜晚,在一個不太擁擠的小咖啡店,或是一個規模不大的音樂廳,也不一定是非莫紮特和音樂之聲不可.

在舊城的小山頂上,俯瞰

 

Salzach  River, and Cruise

在Salzburg,任何一個街邊表演者都是專業的。

Hohensalzburg Fortress (Festung).  山頂上的 舊城堡,有音樂會晚餐。

"And I will sing,  once more!". 在這裏瘋顛了42秒。

Mirabell Garde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步可妮 回複 悄悄話 Salzburg 是我們2012年在歐洲旅行時感覺最浪漫最放鬆和最好玩的地方。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