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節明

曾節明,中國社民黨黨員,中國國民黨精神黨員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論李世民是霍去病轉世,兼論軍事天才共性

(2019-01-13 23:27:36) 下一個

論李世民是霍去病轉世,兼論軍事天才共性

 

 

 

  鮮有人注意到:唐太宗李世民與霍去病驚人相似,除了壽命是霍去病的兩倍多之外,李世民的才能、素質、性格,乃至經曆,都與霍去病幾乎完全一致:

  都是少年成名的軍事天才,且成名的年齡相同。
  元朔五年(前123年),霍去病率800騎兵北進數百裏,深入匈奴境內實施縱深打擊,大獲全勝,斬殺匈奴人兩千多人,俘虜單於的叔父羅姑比,殺單於叔祖父若侯產,一戰成名,時年17歲;

  李世民在隋大業十一年(615年)從軍出征突厥,解救在雁門關遭突厥圍困的隋煬帝,在左屯衛大將軍雲定與麾下為將,向雲定與獻疑兵之計攻突厥,獲采納,果然擊敗突厥兵,李世民在雁門首戰中作戰勇猛,一戰成名,也是年僅十七歲;

  首戰之後,霍去病在元狩二年(前121年)統一萬騎兵出擊河西,長驅直入,轉戰西域五國,直抵祁連山,殲滅匈奴軍近四萬人,令整個河西走廊劃入漢朝版圖,時年僅十九歲;
  元狩四年,霍去病統帥五萬精騎從代郡北擊匈奴,連戰連捷,殲滅匈奴七萬多人,殺匈奴小王比車蓍、俘虜匈奴屯頭王、相國、韓王、都尉等高官83人,匈奴左賢王部幾乎全部覆沒。21歲的霍去病,統軍北上兩千多裏,在今天俄蒙邊境的狼居胥山(肯特山)祭天,又越過北蒙山地,飲馬貝加爾湖,這樣長途奔襲的戰績,在漢族軍事史上空前絕後;

  首戰之後,李世民則在617年輔佐李淵起兵反隋,任右軍大都督,統帥右路軍,與李建成統帥的左路軍,對長安發動鉗形攻勢,李世民一路勢如破竹,先於李建成攻入長安,立下了創唐的首功,時年也是十九歲;
  其後,李世民統帥唐軍,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地消滅了薛仁果、宋金剛、劉武周、王世充、劉黑闥、徐圓朗這些隋末割據勢力,至622年基本統一中國,年不及24歲,竟已成就不世之業。


  霍、李兩人用兵的特點相同,都是長驅直入、變幻莫測類型,極富創造力:兩人都善用騎兵,對敵實施長驅突襲、迂回、包抄、穿插...用兵方麵,霍去病與擅長穩打穩紮的衛青對比鮮明,李世民則與老成持重的李淵迥然不同。
  霍去病與李世民的用兵之道,類似於二戰中的隆美爾與巴頓,都是極富創造力的運動戰大師。

  
   霍去病、李世民兩人都是武功高強的武士,都有超一流的騎射本領。霍、李兩人都劍術精湛,臨敵陷陣,所向披靡,兩人都能開硬弓強弩,有馬背上百步穿楊之功;


  霍去病、李世民都親手射殺政敵。元狩五年(前118年),霍去病在甘泉宮狩獵活動中,當著漢武帝的麵射殺李廣之子李敢;李世民則在玄武門之變中,親手開弓,射死親兄兼政敵李建成;


 兩人都貴族氣盛,報複心強,殺人如麻,心毒手狠。霍去病自信驕橫,不恤士族,前119年征漠北前,漢武帝賜給霍去病個人美食20多車,大勝歸來,美食大部分沒吃完,同時歸途中的漢軍將士缺糧,餓得連手都舉不起來,霍去病卻命令將他吃不完的食物倒掉,自己在一邊踢球健身,對士兵疾苦不屑一顧;
  李世民則在攻伐諸侯的戰爭中有屠城行為,暴露出他視平民如草芥的一麵;
  李敢因為其父李廣自殺,而遷怒於衛青,曾在李廣自殺後毆打並刺傷了衛青,衛青將此事忍隱下來,但霍去病知道後卻怒不可遏,絕不容忍“下人犯上”,遂於甘泉宮做出報複殺人的事情...其強烈的報複性、跋扈乖張、心狠手辣的性情一目了然;

  相似的,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誅殺李建成、李元吉的諸子,並搶奪李建成的妻妾...也反映出其相似的性情。

  霍去病敢於當著漢武帝的麵射殺受封“關內侯”的大將李敢,反映出他的張狂性格,年紀輕輕就如此張狂,如果他活得久一些,會不會做出類“玄武門之變”的逼宮篡位事情來?很難說。


   李世民與霍去病的驚人相似性,隻有用佛教的轉世說才能完滿解釋:李世民確實是霍去病的轉世。

 


   李世民與霍去病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少年軍事天才。十七歲,這在絕大多數人隻是一個愣頭青的年齡,他們卻能統帥千軍萬馬打仗,謀出無方,決機於兩軍陣前,這就是天才現象。
  是不是這兩人讀的兵書比別人多呢?非也。《史記》記載:漢武帝曾勸霍去病學習《孫子兵法》和秦國司馬錯的兵法,霍去病卻答:“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意思是說:打仗需要的是隨機應變,這不是學習古兵法能獲得的。無獨有偶,秦國名將白起,也同樣不愛讀兵書。
  李世民或許讀的兵書比霍去病要多,但並沒有記載稱李世民飽讀兵書。
  飽讀兵書的人,反而出了兩個名垂千古的“紙上談兵”敗軍之將——趙括和馬謖。

  這似乎正如希特勒所說:“天才不是教育出來的”,西方的軍事天才拿破侖一世也不是一個軍事理論的研讀者,且拿破侖也是二十出頭就能夠統兵打仗。

  “天才不是教育出來的”,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百年戰爭中拯救法蘭西的“聖女”貞德,貞德完全是個文盲,更遑論研讀兵書了,但是十九歲的她,卻能夠指揮千軍萬馬打仗,將屢敗法軍的英國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貞德既無經驗,也沒讀過兵書,但是她卻能夠憑借直覺,屢屢準確地判斷出敵軍的意圖、行動、弱點...並且實施針對性的打擊。

  霍去病、李世民、拿破侖也基本如此。什麽是天才?這就是天才。
  一般來說,軍事才能,需要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和清晰的數字頭腦,需要敏捷的應變思維能力和靈敏的嗅覺,還需要有大局眼光(即戰略)。因此軍事才能是一種集戰略(大聰明)和戰術(小聰明)以及多方才智於一體的才能。由此也可見,毛澤東之所以不能親自指揮打仗,是因為他全無數字頭腦,他下達的軍事命令,必然含糊不清,令軍隊無所適從。所以“毛主席”親自指揮的兩場戰役,長沙戰役和土城戰役,都是大敗之作。


  希特勒雖然知道天才不是教育出來的,他自己卻不是軍事的天才,而隻是一個社會鼓動的天才。他在戰略上的癲狂,令德國遭受了空前的浩劫。

 

 

曾節明  2019.1.13 戌乙醜庚戌於積雪紐約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