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是一係列擱置了很久該寫又不想寫的話題。一想起要聊進我喜歡的印象派還隔著好幾個篇幅,就覺得遙遙無期,甚是垂頭喪氣。我平常讀西方的藝術史都是帶著熱情的,其中個人的偏好和喜愛也有很大的不同。這一篇不算我喜歡的風格,卻在藝術史上有著與文藝複興相比擬的地位。所以就權當著小學生要交作業一樣完成,隻是這裏要交給的老師是自己,給自己一個心理上的交待,也是便於記憶。沒有開始就永遠很難走下去。
去盧浮宮看畫的人都知道,如果你擠完了那三大震館人群,還想停留的話,一是看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幾件傑作,還有就是法國的繪畫了。
法國17世紀在號稱太陽王路易十四的興旺統治下,逐漸擺脫了意大利和弗萊芒繪畫的影響,創建了自己的古典主義以及後來的巴洛克風格,把現實與自然帶入神話故事。畫麵大都是場麵宏大,色彩愧麗,人物眾多,動態複雜,充滿著激情。充分體現了巴洛克風格的激烈性與華麗感(以普桑的“薩賓婦女被掠奪”為代表)。也是此時,法國真正開啟了她藝術的黃金時代。到了18世紀時,皇室和貴族成為藝術的主要讚助者,古典主義走向現實,情感世界取代理性精神,繪畫完全擺脫了宗教題材,反映享受愉悅生活的華麗題材成為追捧,這個時期以洛可可風格著稱。
到19世紀初,藝術院校的成立已經是繪畫技術規範化了,而此時的藝術家們更希望從自己的特長,氣質和愛好出發,竭力使自己的創作有個性化和標新立異的效果。隨著19世紀雅典神殿,龐貝古城等考古的大發現,重又激起了藝術家們對古典的狂熱崇拜,開始反感巴洛克與洛可可藝術的浮誇,繁瑣和造作。藝術需要返璞歸真,追求理性與完美,予以新的古典主義提給大眾美德的教育。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 和他的學生安格爾。
大衛出生於巴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曾在巴黎皇家美術學院學畫,後被選送至意大利留學,在那裏他深深愛上了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的作品,並深受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美術的影響。回國後成為法國皇家藝術院院士,並創立了新古典主義的繪畫風格。
大衛一生熱身於政治,積極參與法國大革命,宣揚英雄主義。他借助神話故事中的題材,創作了這幅荷拉斯兄弟之宣誓, 收藏於盧浮宮。奠定了他新古典創作的先驅地位。新 - 是借用古代英雄主義的題材與形式,體現現實中的鬥爭。而這幅畫正是對法國大革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意義。
畫麵描繪的是荷拉斯家族中年邁的父親將利劍交給三個兒子,並宣誓:不勝利歸來,便戰死沙場 的情景。而畫麵右邊是處於悲痛中的婦女和孩子,表情哀傷。大衛用主要畫麵描繪出三兄弟的英雄氣概,一旁婦女兒童的哭泣則烘托出戰爭的悲壯氣氛。
馬拉之死,這幅在盧浮宮裏給我的印象很深。馬拉是法國大革命雅賓黨的領導人之一。這幅畫是馬拉被刺殺在浴缸裏的情景。這是大衛在馬拉遇刺後趕赴現場做了速寫和記錄後畫下的。馬拉垂下的右手握著鵝毛筆,表情平靜。大衛借此塑造了一個令人同情的革命領導人形象。他也因此被投入監獄。
法國大革命失敗,大衛兩次入獄。隨後拿破侖稱帝,授予大衛首席畫家的稱號。而大衛在拿破侖執政時期,畫下不少歌頌他的畫像。 拿破侖越過Saint-Bernard山,明顯有美化拿破侖的形象。山石上刻著永垂青史的記錄。
盧浮宮裏畫幅最大的要算大衛最著名的這幅,拿破侖一世加冕式。拿破侖為了鞏固他的帝位,請來羅馬教皇親自到巴黎為他加冕。儀式在巴黎聖母院舉行。但是在加冕時,拿破侖拒絕跪在教皇前,而是把皇冠奪過來自己戴上。大衛想避免這一難堪的場麵,隻好煞費苦心地選擇了拿破侖給皇後約瑟芬加冕的後半場景,畫麵既突出了拿破侖中心的地位,又使教皇避免了難堪。
這幅畫為曆史留下了真實的寫照,驕橫一世的拿破侖,畢恭畢敬的約瑟芬,無可奈何的教皇,以及每個角色人物都栩栩如生,生動鮮明。
1813年拿破侖滑鐵盧大敗,大衛,這位一生熱衷於政治,並為政治服務的畫家逃亡到布魯塞爾,以畫肖像畫和風景畫為主,終老其生。死後也是飽受爭議,但他的藝術貢獻是不可泯滅的。
最後放一張我喜歡的大衛 雷卡米埃夫人像,作為結束吧。以鼓勵自己接下去將講要討論的大衛的學生 - 熱拉爾,勒布倫夫人和安格爾的新古典藝術繪畫,在他們的畫中,更多是我喜歡的女性的優雅和美麗。
謝謝觀看,這是一篇枯燥乏味的藝術史,在此真的要感謝您的耐心了。。。
@ 海對麵,我也不是內行,隻是愛好而已。有些畫是帶有一些曆史背景的。但很多畫,其實是不需要看懂的,就坐在凳子上,凝視她一分鍾,任思想遨遊,放空,我覺得這是藝術的成就和魅力之一吧。但一定是現場!網上的圖片欠缺許多。 祝愉快!
@ John 新古典裏的肖像畫我比較喜歡,以後會介紹,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