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那些景點 - 大昭寺
到了拉薩,自然要去大昭寺,小昭寺和布達拉宮。這些景點太有名了,寫的人,照的片子,數不勝數,在此我也隻能是重複敘述。我沒有宗教的血液在流淌,更感動的是那些人文與曆史的輝煌。
“去拉薩而沒有到大昭寺就等於沒去過拉薩”。這是大昭寺裏的喇嘛尼瑪次仁的說的話. 確實,有誰會錯過這裏呢。
大昭寺門前的廣場
大昭寺原是1300多年前,吐蕃王鬆讚幹布為最早迎娶的尼泊爾赤尊公主建造的,故大昭寺的正門向西,對著著尺尊公主的故鄉-尼泊爾。 小昭寺是為後來迎娶的文成公主建造的,正門朝東,對著文成公主的家鄉-長安。
傳說建大昭寺選址時,尺尊公主征詢文成公主的意見,在拉薩地圖上這個心髒的位置填湖建寺,以保西藏雪域的長久平安。從周圍縣調來1000多隻山羊,馱土填湖 建造。 今天的拉薩這兩個字就是從大昭寺演變而來的。最早古文書上寫的是RASA,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
大殿入口處的這副壁畫體現了當年建大昭寺的景象
後來大昭寺裏供奉著文成公主進藏時作為陪嫁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
這座佛像在佛教界擁有無與倫比的尊貴地位,加上他的藏經,大昭寺逐漸在藏傳佛教中成為至高無上的地方,每年這裏舉行藏傳佛教最大的法事活動-傳招法會,曆代的達賴或班禪的受戒儀式也在這裏舉行,四麵八方的信徒更是不遠萬裏磕長頭來朝聖,大家都認為這個地方是佛地,所以改稱拉薩-LA在藏語裏是佛的意思,SA是地。所以拉薩在藏民的心目中是指大昭寺和已他為中心的八廊街一帶。
大門處的唐蕃會盟碑和傳說文成公主種的唐柳。據說前來膜拜的人太多了,唐朝和吐蕃結盟的這塊碑石底部已經被人們摸得處處凹洞了,所以就蓋了個圍牆圍起來。
我喜歡門上的那個雙鹿護法的法輪。傳說第一位高僧在初轉法輪講法時,吸引得兩隻鹿都跪臥在他麵前專心聽法。後來也就稱為藏傳佛教寺廟的建築標誌。法輪象征著佛與法,而那兩頭鹿是那些虔誠的信徒大眾。我則喜歡在西藏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陽光照在它上麵那種金燦燦的輝煌,讓我有些神聖的肅穆感。
門前永遠都是絡繹不絕磕長頭的藏民們
我記得藏民們都是從左側,免費進出大昭寺的,他們井然有序,拍著隊進出。他們是來供奉膜拜的。看到有些人手裏拿著暖壺了嗎,進去後我才看到,那裏麵裝的是酥油,是給那些燈盞添加酥油的,讓它們能夠長明不滅。
這一盞盞酥油燈都是這些藏民們像他們信奉的佛傳達他們的虔誠和心願。
寺裏麵很多地方是不讓拍照的,我印象裏也就有個天台是可以讓照相的。
屋簷龍頭下掛著風鈴,微風吹來時發出悅耳的鈴聲。
房簷拱下的怪獸
門梁上可愛的小怪獸
頂層的長廊
逛到中午的時候女兒已經被曬得有些不耐煩了,我隻好在陰影處留個紀念
被曬蔫了的小人兒,還乖乖地讓我照相。我喜歡那門簾上那象征吉祥的符號,買了一個這樣的項鏈墜帶回家。
大昭寺裏供奉的那些佛祖,對於我,看一千遍也不會記住。
更令我感動的是那些在門前磕長頭的老人們,那些手裏拿著酥油的藏民們虔誠和期盼的眼神。我不敢雙手合十也像他們一樣祈願什麽,因為我什麽也沒有供奉,我隻能在一旁默默地注視他們,祝福她們,感動於他們。我想,也隻有在這片尚未染上濃鬱商業氣息的藍天白雲下,我能領略這樣淳樸與虔誠的氣息,我甚至於在心裏暗自慶幸:這裏 有高原反應。。。
Ps. 頭三張圖片來自網絡。
我要回國蒸桑拿去了,希望德國有個火熱的夏天,祝你快樂,外麵!
《西藏文化談(原著:耶律大石)》
http://bbs.tianya.cn/post-free-685531-1.shtml
事業供養(性供養)是密宗弟子崇拜上師的一種重要修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