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方水圓

陸美港台, 男女老少, 華人心聲, 日子過好。
正文

熱鬧的台灣三十年

(2018-03-31 11:42:11) 下一個

熱鬧的台灣三十年

在海內外,華人們談到台灣時,除了台獨問題的困擾之外,很多時候都是從台灣的小吃、特點、或價值等角度切入。

日前信懷南“台灣價值“一文中指出,國民黨撤退到台灣時帶了二百多萬大陸軍民,…..”還說,”這批人算是囊括了當時中國大陸各省的精英﹐他們帶著中華民族各省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在台灣落地生根。這種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大融和﹐可以媲美二次大戰後和冷戰期間大批移民從世界各地湧往美國﹐使得美國的社會更加多元化……“ 看了這段文字後,不能說是百感交集,但可說是五味雜陳。

巧的是昨天又拜讀了江漢的“你們這些外省人為台灣做了什麽?”大作。含淚笑罵句句老實話,當年大陸各地去台灣的外省人,為台灣所做的重大而深遠的諸多貢獻,如今在台灣人眼裏心中不值一提。

二戰之後各國精英奔向新大陸,是當年美國有不少獨特的吸引力。而國民黨當年的去台灣,是走途無路敗退孤島,也是無奈的之舉。怎能把兩項截然不同的事相提並論。這也許正是不少台灣人們經常表現出來的所謂的台灣情結!

這批從大陸撤退來的外省人和早在明清時期從閩粵來的大陸人構成近代台灣的社會主體,而這兩批先後到台灣島的人,在過去的六十多年中的作為,正是譜寫了現代中國發展曆程中在台灣所充當的主角。但若是回朔公元230年孫權派衛溫與諸葛直帶領萬餘人馬浮海夷島在台灣開疆辟土,將台灣納入中國版圖的史實說起,在悠久的曆史的長河中,眼前幾十年所發生的種種,也許將是著墨不多的幾筆而已。

二戰後千瘡百孔的台灣,社會的落後、教育水平低、人民素質差等等,遠比不上當時的大陸主要城市。而國民黨所帶去的這批大陸人口,對台灣來說,無疑是個曆史機遇。試想若是沒有國共內戰後的大變局,台灣至今也許仍是一個沉睡的邊陲島嶼。隨國民黨去台灣的大陸各省的部份人口中,雖不盡然都是囊括大陸所有精英,但其中不乏各界的姣姣人才,特別是教育界,在培養人才方麵的確有諸多貢獻,他們默默地為台灣培育了至少一到兩代的人才,其中不少成才並揚名海內外的科學家和學者。

這批大陸人帶領台灣從無到有從有到富,使台灣成了當時亞洲經濟成功的典範之一。可是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李登輝的黑金鉤結與陳水扁的肆意貪腐,兩人相繼把台灣從充滿活力的社會帶到撕裂與迷失的混亂狀態,從此台灣三十多年整體的變化有如斷崖式的墜落,加上如今深綠台獨的蔡英文更以一種非獨不行卻不敢真獨的慌亂,把台灣經濟民生充分做到了碎片化。台灣不是完全沒有人才,隻是在綠獨們挑撥族群分裂的任性拆騰下,像樣的人才對一個缺失邏輯而又無前景的社會,本能的脫離就成了當然的選擇。特別是被加上原罪性的來自大陸各地,所謂的外省人的兩代,隨國府遷台的第一代人大多數都巳凋謝,其子孫後代除了多已自然而然的離心而去,遷居海外各處,即使留在島上的也都心係大陸。

有意思的是,隨著整個社會各階層的衰敗,台獨的氣勢卻一枝獨秀地不斷上揚,加上馬英九任內懦弱無為,失去了撥亂返正的良機,間接地助長了台獨有理的歪論。從偏狹的傳統地域觀念衍生出來的台灣本土化作為,成了排斥外省籍貫人口的依據,台灣人當家作主的口號成了煽動政治運作的催化劑,加上台灣政客撈取選票不擇手段的習俗,以及媒體瘋狂的誇大其詞的博取眼球的任意操作,逐漸將台獨幻思搞成了不斷被操弄的工具,當然加上內部的獨化教科書的變質扭曲,以及外部美日暗地聲援,這場喧囂的長期政治歹戲,到了九十年代後期轉成了反華仇中的篇章。如今美國最新又出爐了”台灣交往法”, 台獨們表麵上多了一付興奮劑,其實他們內心深知這是讓他們提前跳坑的狠著,有苦說不出。

就在台灣島內狂熱的台獨操弄近三十年的同時,一個嶄新繁榮聲威強盛的中國大陸已傲然儕身於世界大國之林,並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最近十餘年中,中國大陸的綜合國力隨著經濟、教育、科技、政治、軍事等各領域的突飛猛進,真是可以一日千裏前景不可限量來描繪中華民族複興已成定局之勢。

中國耀眼的成功發展,不僅為中國人帶來實惠的福址,其對全人類超過30%的經濟貢獻率也遠超所有歐美國家。如今一帶一路倡議的大力推進,參予的百餘國都已體會到務實作為所帶來的共享繁榮的真諦和成效。可以預期的是,今後世界不應再任由西方強勢的零和行為橫行肆虐下去。然而可惜的是,大格局的變化浪潮似乎並未讓纏著西方價值觀不放的台灣所有覺醒,仍然抱殘守缺地作著西方衰落的尾巴。這種惘顧民族大義甘為洋奴的典型漢奸的惡質,還在孤島上有如頑疾般地肆虐著。所以台島仍以一人一票的所謂的虛偽民主自欺欺人下去。大小選舉每兩年一次,政客與黨派為了拉票,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這個拉票投票的選舉漩窩像個無底黑洞,弄的整個社會雞飛狗跳民不聊生。事實證明了一切,三十多年的一半歲月毫不珍惜地完全耗損在花言巧語與每況愈下的所謂自由民主的美式價值觀的怪圈中,一步又一步地把可愛的寶島拖進無底深淵。

這些為了一己私利的政治人物們,難道看不出整個台島的各個方麵,三十年來像溜滑坡似地,無休止的衰敗到如今的慘狀嗎?相信這些綠色獨派們比誰都清楚這個鐵的現實,但他們卻偏要硬撐下去,綁架著絕大多數的台灣人口繼續向無解的死胡同裏走。可笑的現象是,不少台灣民眾也跟著得過且過,竟然以所謂的小確幸心態應對之,這種自欺欺人的氛圍,造就了今天台島上下互慰互騙的氛圍。晚近多年來島上還多了另一特色,那就是一句話硬要說成三五句,成天談的都是島內小圈子裏雞毛蒜皮的碎嘴瑣事。特別是那些在媒體上顛倒黑白的獨派文章不斷對勞苦大眾強化其仇中反華的宣傳,再加上誇誇其口的電視名嘴,嘮叨的也都是些缺乏深度的話題,成天是一片喧囂雜亂。不要說一般人毫無大格局的認知,即使是清醒的人也都對生活感到前景暗淡充滿無力感,跟著默不作聲一起混日子。

上世紀八十到九十年代中期的十來年,是台灣僅有的黃金歲月,人們充滿自信與希望。但那是何其短暫的美好時光!進入公元兩千年之前後,台灣人心原來特質顯露了出來,他們普遍性地自以為是誇張自大,自我感覺良好,動輒“瀾呆碗”(我們台灣)如何如何,言下之意:台灣了不起!特別是與當時的中國大陸相比時,台灣人那種自我陶醉的飄飄然,更是亳不遮飾地溢於言表。但曾幾何時那些不可一世的氣焰己經煙消雲散,而其狂妄自大如今變成了玩弄文字遊戲,滿嘴瞎扯的謊言。但島內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冷酷的現實,台灣人還有什麽底氣再吹牛?自大變成了真正的自卑。

至今熱鬧喧囂的三十年過去了,台灣這個地方到底成了啥樣子?可能的答案:一、不見黃河不落淚,二、過一天算一天,三、好人去大陸,壞人等逃亡,四、絕大部分人是茫然渡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大姐 回複 悄悄話 聽過台灣朋友用閩南語說了句俗話:寧做雞頭,不當虎尾。做一個地方“總統” 總好過當一個大國的省長。在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出來之前,還是維持現狀吧,不統不獨,雙方政府都致力於本岸民生問題。
巫山疑雲 回複 悄悄話 很同意。這個島我去過一次再沒有興趣踏足。
巫山疑雲 回複 悄悄話 很同意。這個島我去過一次再沒有興趣踏足。
耕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iserman' 的評論 :

謝讚,說點實在話,請多指正!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本篇文章的內容和語句具佳,
是一個非常好的隊台灣狀況的寫實報道,
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