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一直交往密切的老同學莫名其妙地失去了聯絡,雙方都曾不斷尋找彼此,闊別十七年之後終於又取得了聯係,這份欣喜自不在話下。重聚時除了互傾分別日子裏發生的一切,彼此都知道他們少了激情,多了淡泊。感慨與無奈之情也許就是切身經曆和體會刻畫出的痕跡。
出生在丹東的誌平念的專業是計量分析,來自常熟的宇行專攻了固態物理,就像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多數台灣留學生一樣,唸研究生學位、找工作、結婚生子、買車購屋,跟著美國社會的這個大漩渦不斷地隨波逐流。現在兩人滯留美國的歲月加起來一百零一年,也就是說他倆的精華的片斷人生都毫無選擇地留在這塊土地上了,像他倆這樣來自台灣的留學生,累積到目前少說也有二十萬人。有人認為這也許為美利堅合眾國的繁栄強大做了貢獻,因為這批人在學術教育、工商製造、科技工程等各個業界都有不俗的表現。這是自詡之詞?還是無奈的自我安慰?但往好處想,至少他們是美國半個世紀裏各階段發展過程的經歷目擊者。
1964年紐約的世博會堪稱當時的舉世盛事。通用電氣公司巨大的展區,以活人大小的實物展示了未來三十至五十年對美國家庭生活方式的預設遠景,各式大小家用電器如何讓一家大小過的美好幸福。波音公司更是信心十足地宣布,可載四百乘客的巨型噴射機將取代當時還很先進的渦輪引擎的同溫層客機,使航空旅行更快更舒適,也更平民化。而當年傲視全球的三大汽車公司肆無忌憚地告訴世人風馳電掣地在超級公路上駕車出行是如何的爽快自由,一家人開車遊山玩水是多庅令人響往。沿著公路大城小鎮各行各業的貼心服務設施。以及時價十二分美元的漢堡包與五分錢的炸薯條快餐也是展覽會的新寵兒,展示著經濟實惠的汽車旅館如何廉價又方便,而麥當勞與可口可樂兩家公司當場提供飲食贈品,宣傳快速餐飲是未來美國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這場博覽會不僅僅讓當年的美國人對未來的美好充滿憧憬,也使得這個國家的經濟政治等各方麵的發展信心勃勃。
如今,上述當年的期許和願景,基本上都已成為了現實。生活在半個世紀後的今天美國人,也許早已把眼前的一切視為當然。他們烘烤一個五乘七寸的便餐盒或一塊長型蛋糕,要用一個二十倍以上體積的大烤箱375度以上的高溫,在東方一個小煤氣爐可煮出一家子的溫飽。汽車給人類的便利無可諱言。然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對地球生態的汚染,以及當年的快餐美食如今成了大眾健康的負麵根源之一,使得72%的男性和67%的女性美國人超重或癡肥。如今大型商場的電動購物輪椅已是基本的必備設施,對那些不良於行的胖哥肥姐們提供善意的服務。大型停車場殘疾人停車位的比例日漸增多,類似這樣的事物難道不都是證明著這個世界第一強國的亞健康人民或病患者越來越多嗎?更難道這也是和強大繁榮物質至上有著直接的因果關係?
過去五十年美國這場商業大運作所取得的成功是史無前例的,那麽這些負麵影響的後遺症難道不也是前無古人嗎?富不過三代果真是要印證在這第一個輪迴還沒走完的國家嗎? 迄今仍滯留在美國的這一大批台灣來的留學生們,半個世紀裡他們默默地全力以赴的辛勤工作,貢獻過這場物質至上的繁榮, 何以讓這個國家卻有如今這広多的麻煩現象?
助討為虐? 當然不是。也許是,幫了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