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方水圓

陸美港台, 男女老少, 華人心聲, 日子過好。
正文

奶奶的老禮兒 (上)

(2015-08-11 16:41:24) 下一個

哲林還不滿六歲,勉強上了啟蒙的小學一年級,而且上了天津當年頗負盛名的模範小學。個子不高的他穿上黑色學校製服,戴上那頂鑲著銀亮的八角型校徽的帽子, 還蠻像樣兒的。

轉眼三年,哲林已經唸四年級了,三弟千齢也已是同校的三年級學生。下午四點不到就放學了,進了自家二道大門,看到母親正和一位老奶奶従東屋走出來。哲林習慣性地也是規矩性地説:“娘,我囘來了。” 母親像平常一樣老是帶著笑容地説:“哲林,正好你回來,來見過二舅奶奶。” 二舅奶奶?從未見過!小小年紀的哲林滿腹狐疑。

晚飯之前跑去北屋上房看他自己的奶奶,是例行的請安,也是祖孫親近的機會。順便問起誰是那位二舅奶奶。哲林在八個孫子中排行老三,也是祖父生前寵愛孫子之一,以前爺奶談起祖輩故事時,他特別愛聽,不像其他孫子孫女早就開溜了。

奶奶每天必問的話就是關心在學校的情形,但今天她老人家笑著說:

  " 三孫子呀,有人看上了你。” 哲林年紀雖小,但似乎知道這不是什庅他願意的事。

“ 奶奶您說什庅,我不懂!” 老太太呡著嘴淺笑,一邊端詳著孫子一邊說:

“ 那位舅奶奶是我娘家二哥的原配。”

“ 什庅叫原配?” 哲林不解地問他奶奶。

“ 跟我二哥第一個結親的夫人。” 奶奶慢斯條理地解釋,“ 也就是我娘家的二嫂。”

“ 噢!她來我們家幹什庅?” 哲林似懂非懂地反應。

奶奶馬上糾正孫子,說長輩時不能用她這個字,應該說“怹”表示”尊敬之意。這是老北京人講究的老禮兒,老禮兒就是為人處事所指的規矩,對第三方的尊長不能直稱他,必須在他的下麵加上心字,怹音灘。

奶奶若有所思地欲言又止,喃喃自語:“轉眼我嫁到文家四十多年,老孟家那邊的老事兒越來越不記得了。今天二舅奶奶說了許多往事,很多都是我未曾聴過的。” 停一會兒,兩眼盯著對麵桌上的一對墨綠的瓷瓶,似乎沉醉在以前孟府大院的日子裏的回憶中。

像往常一樣,晚飯是全家一天中最熱鬧的時間,孫輩孩子們也最楽,因為各房的堂兄弟姐妹都到齊了,不同年齡層的總有十四個孩子。他們之間的交流互動真是嘰嘰喳喳,北屋的安靜頓時變成嘻哈笑鬧。而坐在上桌主位的奶奶更是樂不開支地跟孩子們打成一片,相信也是一家之主的祖母最享受的時光。

爺爺奶奶一共有六子一女,長子和四子長年在外地工作之外,其他五個兒女和媳婦們都會在晚飯時出現,既使做醫生的老六和還在念大學愛活動的七妹,也都會盡量趕回來吃這頓晚飯。是習慣也是規矩,但家的歸屬感讓家裏每個大人小孩都一樣地享受著那份踏實的歡快。爺爺去世後,整個大家庭有些微妙的變化,爺爺慈祥但嚴格的氛圍被奶奶的和藹豁達取代了。以前主桌上爺奶之外陪坐的是四位叔伯和七姑,孫子們坐在主桌右前方的一桌,孫女們在左前方另開一桌。兒媳婦們要等孩子們吃得差不多時才能在靠門的那張大園桌坐下。

比哲林小一歲的堂弟千齢也是奶奶最疼愛的第四個孫子。他母親出身教育界蜚名海內外的書香世家,卻在兩年前早逝。他的後媽待他不錯,但在奶奶心裏總認為他是個需要額外關切的孩子。一天,晚飯菜都已上齊,孫輩都按規矩坐定,雙手都不準碰餐桌上的任何東西,並且不許再大聲說話。等主桌上的大人都坐定,奶奶照例問二兒子,也就是哲林的父親,翰逸:

“人都到齊了嗎?” 二子眼睛再掃看整個北屋一遍,並往屋外注視著說:

“回娘的話,七妹可能要晚了。” 奶奶輕輕地搖搖頭說: “ 這丫頭!”

停了片刻,看了看靠左牆擺著的落地大立鍾,差兩分鈡六點。然後對著孫輩微微地淺笑著,看到一張張天真無邪的小臉等著奶奶的發話的眼神,然後暖聲和氣地問:

“ 孩子們,你們肚子都餓了吧?” 此話還沒落音,整個原來靜謐的北屋突然像炸開了鍋似的,十幾張小嘴總算有機會開口了,無不扯直了嗓子喊了出來:

“ 我餓, 太餓了、餓死了、我要吃飯、我要喝湯、我要肉...“ 兒媳婦們急忙湊上來安撫著各自的孩子,製止孩子們的喧鬧。 這真是七嘴八舌的吵雜場景,但是,出人意料地,奶奶也走到孫女們那桌,慢慢彎下腰慺住那兩個最小的孫女,疼愛地親了他們的小臉蛋兒。然後對著站在門旁的邢奶奶說:“ 菜都上齊了嗎?你看這些小寶貝兒們不都在抱怨了嗎?”

平常每天按點開飯,難得有如此場麵。有意思的是,這位文府主人的老奶奶不僅沒有不悅,反倒興緻勃勃。在坐的幾個兒子和媳婦們也都納悶不已。 年齡略大的孫輩埋頭吃飯之餘,不時轉身張望自己的母親和其他的娘嬸們是否也坐了下來開始用饍。坐在哲林旁邊的千齡突然放下筷子擦擦嘴,哲林正要問他要幹嘛,他已經站了起來,態度很沉著地對著奶奶説:

“奶奶,我有話要說,可以嗎?” 這個突如其來的情況讓所有人都驚呆了。用膳過程中孩子們是嚴禁說話的,食不言寢不語是基本的家規之一,更甭說站起來發言,就是大人們也沒這個膽量。千齡的繼母慌亂地走了過來,正要製止他違反家規的行為時,他的父親也是哲林的三叔高大的身軀也要站起來的當口,奶奶輕輕地敲了敲碗。眼神頗為威嚴對著千齢看了看,頓了一頓才說:

“ 犯規也要說話?”

“ 回奶奶,幹願受罰!” 千齢毫不猶疑地回答,那份堅定不像一個勉強十歲的男孩。奶奶特別疼他,除了他沒了親娘,喜歡的就是他那份成熟的聰慧。奶奶眼光把整屋的人都掃了一遍,然後再盯著這第四孫子問:

“ 你想說的話是你一個人的事嗎?” 千齢搖搖頭,然後看著女眷們,肯定地說:

“ 娘嬸們吃飯的事,因為...” 未等他說完,奶奶打斷他的話,並直接了當地反向:

“ 是不是她們開飯時間的事?” 此言一出不僅大人們都感到意外,千齢特別覺得奇怪,我沒跟任何人包括三哥哲林都不知情,奶奶是怎広知道的?同時,坐在一旁的哲林也跟著坐立不安了,心裏嘀咕著四弟怎麽未跟他提過這事。但是,出人意料地,奶奶似乎並沒有發脾氣的樣子。沉思了片刻,奶奶衝著哲林說:

“ 十來天之前奶奶是不是跟你談過同樣一回事?” 哲林心裏嘀咕不已,其實是他首先提起的。他的親娘曾多次提過晚飯前餓的發慌的情形,他無意中與奶奶說這點事,沒想到四弟現在當著大庭廣眾挑戰家規。哲林必須設法支援四弟,馬上回答:

“ 囘奶奶的話,應該是同樣的想法!” 此話一出,哲林的爸爸馬上對著奶奶說: “ 原來是老三的餿主意,胡鬧,不像話,請您不要搭理他!”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