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是蘇東坡忌日,914年前,先生溘然長逝,從此天下文章性情,再無一人,能出其右。
蘇東坡生活的年代,很有意思,是中國科技史上璀璨奪目的一個時期;沈括就和先生同朝。當時民間似乎有尊重科學的風氣。傳說,有一天蘇軾去拜訪王安石,看見王安石的一首詩《詠菊》:“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軾沒有見過菊花凋落,認為王安石錯了,就在王安石的詩句下麵,題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說於詩人仔細吟”。王安石回家後見到蘇軾的題句,不以為然,引用《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堅持自己的觀察。可見,蘇東坡與王安石,都有切磋求真的態度,而這,也旁證了當時的社會風氣。
在這樣的環境下,蘇東坡雖以文學聞於世,卻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工男。
僅憑紅燒肉的工藝流程和杭州蘇堤這個市政工程,蘇東坡如果在今天,要當個工程院院士,恐怕也是資格足足有餘。蘇東坡不但能做實事,也寫科學論文,舉證如下: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立體幾何和透視學的表述;也是係統、結構和層次概念的發揮。
而他的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則可以當著一篇優秀的生態學論文來讀,證明春天之降臨。這首詩符合現代科學論文寫作的各個要素,每句都是論文的一個圖。
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二: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且看他是如何組織這篇“科學論文”的:
圖1.“竹外桃花三兩枝”。桃花耀眼鮮豔,是個醒目的起始定性觀察,三兩枝是定量,突顯新春之始。紅色的桃花與綠色的竹子對照,形成強烈的反差。需要指出的是,竹子是常青植物,並不能指示春天,但襯托了桃花。
圖2. “春江水暖鴨先知”。憑什麽看到的是桃花而不是梅花?如果是梅花,豈不說明尚在冬天?科學的結論需要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論證。一篇生物學的論文,除了圖片記錄,也往往需要功能活性的測定。春回大地,暖氣微微,溫升是一個重要的參數指標。古代沒有溫度計,如何測定溫度?又選取什麽測定溫度?漫長的進化已經形成了動物對季節性溫度變化的行為適應,鴨子作為生物感應器,冬去春歸,在水裏更加活躍,以此證實地氣回升。河流的水作為測量樣本,具有比熱大、溫度不易受局部空氣溫度的波動而變化、數據穩定可靠的優點。
圖3. “蔞蒿滿地蘆芽短”。圖1隻呈示了一個觀察,而且如前所述,需要說服同行沒有把韭菜當麥苗,圖3於是再次補充證實。遍地的野菜和新生的蘆芽,指證萬物複蘇的初春。“滿地”和“短”則是半定量描述。
從科學論文寫作的角度,以惠崇的畫作為原始數據,受限於詩的格式,蘇東坡寫到這裏,已經完成了論文的數據呈示部分。“正是河豚欲上時”便成了“正是早春時”的結論。想到河豚,可以說是合理推斷和發揮。
第一首詩,從一篇論文角度看,包含了不同的實驗觀察和測定手段,有圖片記錄,也有活性測定;有定性,也有定量;而定量分析是科學論文的基本要素。
蘇東坡意猶未盡,以飛雁抒情,再續一首。“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觀察中出現了和群體行為離異的個體。如果和第一首詩一起讀,第二首詩則成了對一項數據的分布和誤差的分析討論,“還似”二字,猶如論文中常見的 seem, appear,表明作者態度之嚴謹,令人驚歎叫絕!
有趣的是,後人確有把第一首詩當做科學論文來解讀的。清朝著名學者詩人毛希齡就曾批評蘇軾:“春江水暖,定該鴨知,鵝不知耶?” 這就像有時學者間對一篇論文的實驗方法有不同的看法和偏好:明明二種試劑都可以測定一項活性,但有人就喜歡為爭論而爭論—for the sake of argument.
總之,讀蘇東坡先生的文章,最大的享受,是文氣通暢,脈絡明晰;即使如《前赤壁賦》,性情之下,字裏行間,也有很強的理性邏輯。蘇東坡文理史哲管理俱長,從世界文明的大視野看,也就在500多年後,英國的弗蘭西斯·培根,接了蘇東坡這一脈。可惜的是,今人談起蘇東坡,隻論其文學藝術之成就,卻沒有看到,他其實是個文理通才。中學語文教育不能分析其作品裏的理性思辨,是孩子的損失。
1989年蛇年,先生888年忌年,我刻過一枚印章“蘇東坡”。以後到了美國,這枚印章一直帶著,敝帚自珍。從藝術角度看,印章裏“蘇”字的“禾”這個部首,刻得筆畫軟弱。昨天把印章取出,到美國20多年後,第一次又拿起刻刀。中指老繭依稀,腕力臂力已無,抖抖索索,做了點顯微補救,讓“禾”這個部首站得挺拔些,算是一個30年的老粉絲,給先生忌日的一份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