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聖誕前夜,看到了北京民航醫院年輕的楊文醫生被患者用刀割頸而英年早逝,又一次為醫生的不幸而悲哀。恰好同窗兄弟在那間醫院,於是微信問了一下是否屬實並順祝聖誕快樂。兄弟肯定了是事實並無奈地回答“是的,一整天都在處理這件事,還沒完事!聖誕估計快樂不了了!”
我能理解他的困境,上有更上級的領導,下有醫生員工,同事,還有醫院病人,都得打點清楚,於是我也沒有繼續去追根問底。
中國的醫患關係也是夠緊張的,隔三差五就有醫生抵命報道。然而每次過後又一切照舊,後來看多了除了悲痛以外,幾乎不知道該怎麽辦了。原因也說不清道不明,但一點是肯定的,一定很複雜,不是你我平頭百姓能解決的。
最近看到其他囯家的醫患關係報道,其中印度的一篇報道倒引起了我的注意,印度也是發展國家,人口也達到13億,也許有些與中國類似。美國醫患關係相對和諧,但中美國情相差太遠,好的經驗不一定能借用。
其實隻要有醫生與病人的存在,就會有醫患關係存在, 隻是好中壞的問題。早在137年前,美國著名醫學期刊JAMA上就有文章寫道:“無論做的有多認真或細心,醫生都無法知道自己在哪一天或哪個時辰不會受到不應有的攻擊,惡意指控,勒索或以損害賠償為目的法律訴訟……。(No physician, however conscientious or careful, can tell what day or hour he may not be the object of some undeserved attack, malicious accusation, black mail or suit for damages…)“
過去幾年,針對醫生的暴力行為(包括嚴重傷害或謀殺)的報道在世界各地都有頭條新聞報道。印度也報道了幾起此類事件。但是,這種威脅在印度也尚未得到充分重視。
這中暴力行為增加是否確實代表了醫暴發生率的真正增加,還是僅僅因為電子大眾媒體時代, 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自媒體導致的信息快速傳遞而導致的廣泛報道還不得而知。
印度醫暴的形式: 在大多數情況下(60-70%),是采取口頭言語虐待或攻擊性手勢的形式。多數情況下,虐待醫務人員的人本身就是受酒精和毒品影響,精神錯亂或在精神病房中住院的病人。醫生在醫院特別是值夜班時,被暴力的風險也有所增加。
在西方國家,醫暴高危地方主要發生在查房(尤其是晚上)時,診所的候診區,兒科,急診室,重症監護病房(ICU)。主要暴力製造者是患者或患者的親屬。
但是,印度針對醫生的暴力行為就略有不同。在印度,患者本身通常不是製造暴力的人,施暴者往往是患者親屬。有時,不認識的,所謂的表麵上有同情心的人,還有政治領導人,和政治團體。
印度針對醫生施暴力的重要原因主要是:1)施暴者認為醫生為獲取經濟利益或避免履行職責而發生的錯誤; 2)焦慮,患者看醫生等待時間太長,以及醫生對患者的關注不足,也會導致患者沮喪感並引發暴力; 3)印度的大多數醫院都沒有完善的申訴處理係統; 4) 印度的法律程序也需要等很長時間;5)電子和印刷媒體對醫生麵臨的挑戰也沒有真正的了解。
印度Gaoshi 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些減少印度醫暴的建議, 不知對於中國緊張的醫患關係有無部分借鑒作用。
雖然大多數西方暴力案例中,患者通常有背景心理障礙或藥物濫用。但在印度卻不太一樣。在印度,患者對疾病的高度焦慮以及看病所需的錢似乎是引發暴力的重要原因。
醫生應提高減輕患者及家屬焦慮的技能。研究表明,高年資醫生所麵臨的暴力行為要比年輕醫生少,當然這是否與高級醫生較少接觸暴力情況,或他們能夠更好地處理這種情況, 或老醫生因經驗豐富而更受患者家屬尊重有關也還不清楚。
喪失親人的親屬,病情嚴重的年輕患者,家庭中的唯一掙錢的成員患病率,患有嚴重疾病的獨生子女在情緒爆發時往往很快會導致暴力。醫生應該更好的認識到並受培訓以應對這些情況。
長的候診時間以及醫生對患者和親屬的態度是造成暴力的重要原因,這方麵也需要醫生盡可能多地改善。醫生應該嚐試優化和減少候診室中患者的等待時間,並嚐試盡可能改善對患者的態度,增加與患者麵對麵的時間。使用數字技術,手機可能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例如,反複看到醫院排長隊,醫生缺乏溝通以及計費係統不透明是印度發生暴力的重要預兆。數字和移動技術都可以在這方麵提供實質性幫助。
醫院在減少暴力方麵可以做的很多。 在公立醫院中,這可以作為醫院服務總體改革的一部分來實現,如(i)向全球服務方式看齊,改善服務; (ii)聘用足夠數量的醫生和采取其他步驟,以減輕患者的尋醫時間和漫長的等待時間; (iii)充分使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 (iv)醫院的安全應加強,並與附近的派出所聯防; (v)不允許患者或其親屬將武器/彈藥/凶器帶進醫院; (vi)醫院的不同檢查費率,租金和其他費用應透明; (vii)醫院應有適當的投訴補救係統。
3. 病人家屬和整個社會應采取什麽措施來預防暴力?
病人,病人的親屬和整個社會都有巨大責任來防止這種暴力行為。 病人與醫院或醫生之間的爭端不應通過暴力來解決。但在文明社會中,這種爭端應有解決爭端的適當途徑。
應讓病人,病人的親屬和整個社會知道, 現代醫學診斷與治療方法會很貴,也不是100%有效。 對於重病治療的結果不應低估。 有些病人會成功,有些病人不會。 大家應該清楚地理解這一點。
應該讓病人,病人的親屬和整個社會知道,在醫院或診所內的故意破壞和暴力行為是刑事犯罪,任何文明社會對這種可惡行為是不會容忍的。 遺憾的是在印度,幾乎沒有社會領袖譴責這種暴力,令人驚訝的是有時他們甚至會試圖為這種情況辯護。
印刷媒體和電子媒體報道應客觀,公正,透明。 媒體應知道醫學不是一個黑和白分的那麽清楚的領域,醫學的管理也是一樣。 對患者的診斷本質上是假設推論的過程,並且通過調查和知識獲得新證據,對某些病例的診斷仍在不斷完善。 但是,無論診斷如何,患者的治療通常都會考慮到此類不確定因素。
在印度,暴力侵害醫生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政府的支出約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自印度獨立以來,人口增長了五倍。現代醫學正在突飛猛進地發展,但該國大多數醫學院校教育和醫院發展無法與之保持同步。政府需要做出努力,去改善醫院過度擁擠現象,看病難的現象。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建立可住13億患者醫院係統,但是如果讓13億印度人中,絕大多數都很健康,那麽醫院也就夠了。在像印度這樣的國家,要讓13億人健康,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營養,免疫,健康教育,汙染控製,個人衛生,獲得清潔水,純牛奶,純食品,運動設施,遊樂場等是基本要求。
政府應當懲處傷害醫生和破壞醫院的任何人的違法行為。
這是印度雜誌描述印度醫暴的現狀與多方位改革的建議,有無可取之處?
Assaults upon medical men. JAMA. 1892;18:399–400.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20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