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比利牛斯的山林湖泊

(2020-06-07 08:32:13) 下一個

比利牛斯的山林湖泊

2019年8月19日

 

要趕在星期二下大雨之前去到最遠的地方。早上7點就讓鬧鍾響了,早餐,洗漱,開車。天氣很不好說,昨晚肯定也下過雨。對麵山腰上飄著輕紗般的薄霧,太陽還沒有露臉,也許一整天也不會露了。廚房並沒有準備我們的picnics ,雖然頭天下午就通知了總台。BB似乎要打退堂鼓,覺得沒有picnic 正好不出去。如果天氣預報加上中心主任的話可靠,今天出門保險係數還是很大的。我們要上到2000多,山與山的氣候也不同。廚房很快就備好了四份picnic,我們8點多就出發了。一共23公裏的路,前11公裏都在非常好的路上,剩下的12公裏盤山而上,路看上去很窄,容兩車並行視覺上有難度。雲掛在山腰,雲在腳底下。成群的小羊兒悠閑橫穿公路,把圓溜溜的屁股丟在我們眼前。翻過一座山,藍天白雲已在頭頂,潔白的雲給對麵的山輕攏了條腰帶。山腳清流如注。因為天早,路上幾乎沒有別的車輛,隻有河水衝刷河石聲一路伴隨。

停車場處就是一個大湖,因著不同的倒影呈現或藍或綠或白,以及它們深深淺淺的過渡色。山有植被全然覆蓋的也有岩石裸露的。有人在湖邊紮了帳篷,應該是夜宿於此。而此刻正在拆卸收攏裝備,準備再出發。男人女人40來歲的樣子。還有一年輕女人,湖岸上鋪一瑜伽墊,在晨煉呢。她也有帳篷,邊上還有野營的小爐,估計有湖邊生活。Mia追逐草坡上吃草的小羊,羊們看她近身就搖頭晃腦地跑開,跑出幾米遠又停下,再扭頭看她,還咩咩叫個不停,似乎在嬉戲。這就是Pyrénées 典型的brebis 了。據說不為產奶,隻為著它們鮮嫩的肉。所以,整個法國,唯獨Pyrénées 是不產奶酪的。且畜牧業一直在萎縮,以前的草場不放牧後森林就漸漸再次覆蓋,野生動物們也回來了。比利牛斯山以熊出名,度假村前就立了隻熊雕像。

此山非彼山,幾乎沒有下過雨的跡象。氣溫很低了,才13度。停車場上沒幾輛車。因著是自然保護區,我猜為了控製人數,每天9點半入山的路就關了。所以我們才要起早,趕在此前到。我們穿好衣服,帶好食物與水就出發了。到處都有清泉細流注入湖裏,所以不時可見石板搭的小橋,在兩旁樹影之間潺潺流淌的水。上山的路似乎天然,想必也是人為之。沒有台階,隻是經年來人的足跡,來來往往,在石頭上踩過,在盤根錯節的樹根上踏過。食物與水兩男人背。小鹿一開始就問“什麽時候回去?”遇著瀑布水潭也無動於衷。Mia是個會開心的孩子,什麽都要看看,什麽都去試試,有著無窮無盡的樂趣。而小鹿,起初往往不情不願,看見別人玩的開心,湊過來,然後也投入的玩起來了。途中休息補水,坐在石頭上,小鹿拔根草夾在兩大拇指間,就當哨子吹了起來,清脆悠揚。我們跟著學,卻隻有吹進去的氣,並沒有出來的聲音。Mia學的一板一眼,小鹿自得其樂,BB永恒的認真執著。在山裏,在流水旁,這樣的情形這樣的畫麵,真想永遠留著。那一刻我感到了幸福。

走著走著太陽出來了,外衣也穿不住了,在以為迷路實則是換道後,我們來到了山上的湖畔。陽光白雲近處山腰上的雲,這一切在水裏的倒影,水草,湖中小島上的矮樹,在我手機裏留下了一幅幅素雅的水彩畫。風景我已經看的很多很多了,似乎不再有能夠深深打動我的純粹的風景了。但是經過一路的行走,讓腿變酸腳受累口渴之後,如畫的風景在眼前展開,之前所有的不適所有的自討苦吃就都被成就了。風景似乎是目的,但追求的根本卻是身體上的消耗與勞累。風景於是也就成為了這一段體能拉練的記錄標簽。水裏有大大小小的魚,淺灘石頭,Mia在大大小小的石頭上跳來跳去,結果掉水裏了,鞋子全濕,隻好坐在水中的大石頭上擰襪子。沿湖而行,陽光正好。

12點午餐,有風吹來,感覺又冷了。孩子們坐在倒地的大樹幹上吃三明治,這正好是水邊的一塊平地,稀稀疏疏的樹,草地延伸到水裏。孩子們吃完飯就開始打打鬧鬧,爬樹,哥哥背妹妹。接著走。又是一個湖。有中年男女躺湖岸邊閉目享受陽光。我們爬到了高處結果發現走錯路了。又下山。小鹿要沿原路回,覺得那樣省時間。我和BB都想換條路。Marcel給我們的地圖上標了他們沿湖而行的路線,我們也可以這樣走。是的,似乎不是人多的路,但還是行的通。在大石小石上上上下下,不時停下觀湖。水邊照源於2017年的Majorque之行,BB 的無意之舉。那張海邊照卻是迄今為止最佳,之後的Crête, Sicile都不再有2017年的角度光線姿態氣勢了,不知道為什麽。人,沒什麽變化,可就是沒有那種合意的照片了。隻能說,時刻是不能複製的。沒有任何時間可以複製。過去的就過去了。永遠都是第一次。今天亦如此。如果把2017年作參照,這之後都因不同而不滿意。但如果不用任何參照,其實每年都有特點,過一段時間再看尤其如此。所以,貪戀過去的經典就是蒙蔽對當下的審美。

還是在第一個湖時,BB要給我照相。我突然想起了在維也納的Belvédères 後花園偶遇正在拍照的中國女人。那一幕記憶猶新:50多的女人,四五六七個,或披絲巾,或擺弄地上的落葉,做各種造型留影。其中有一人兩手抓起落葉,麵朝鏡頭一笑,握著落葉的手像挖掘機手一樣突然放開,為的是留住落葉從手中飄零的那一瞬間。那個突然釋放的動作配合她臉上的神色,已經成為了我倆的維也納經典記憶之一了。今天我在水邊就模仿了這一幕:兩手抓水,麵對鏡頭,笑,突然釋放。照片居然把滴落的水珠給捕捉了下來。

我倆常常回憶起維也納的這一幕,我還讓BB演給我看。我們互演,他說我的眼神不對,說那個女人眼裏是羞澀。我覺得不是,她沒有羞澀的情愫。我理解的是她想表現浪漫,但心中沒有,情景中也沒有,眼中傳遞的就不是浪漫而是不自然的神色了。

照完,我倆的手機都沒電了。也好,一門心思走路看景,不再被照相的下意識打擾了。可是沒了手機上的定位,似乎都不會走路了。男人們老擔心走錯了,即便手上還有紙質的詳細標注的地圖。

人生不要被事情充滿,而要被感覺充盈。Je sens donc je suis。昨天看見這樣一句話:夏天永遠有,童年隻一次。其實應該是:夏天永遠有,人生隻一次。踩在異域異鄉的每一個腳步都隻有一次。人生沒有預演,人生所有的經曆都隻有一次,所有的相遇別離都隻有一次。

回程還是快的。下山路上腳疼。我們山行了8小時。山中陽光充足,而回程的山路上,雲霧繚繞,能見度很低。山下的城鎮估計陰了一整天吧。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