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田

不是小米那個紅米~~~~~~~~~~~~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關於DC空難

(2025-02-11 05:33:12) 下一個

從上圖看,直到18點47分23秒時黑鷹還是在200英尺的規定高度,到18點47分27秒就已經變成300英尺,4秒鍾內躍升了100英尺,不是緩慢上升,無論是由於上升氣流的影響還是駕駛員的主動操作,按理另外兩名機組人員不會察覺不到,但顯然他們並沒有幹預,因為之後黑鷹還是繼續上升,直到在325英尺撞到AA5342。撞機前幾秒鍾時黑鷹有一個右轉,似乎是突然意識到自己將與左側飛來的客機相撞,企圖轉向躲避,但這個轉向幅度不夠大,為時也太晚,未能避免撞機。

事故原因分析中提出的一個可能性,是黑鷹駕駛員未能正確理解塔台說的客機是指AA5342,而錯認成了其它飛機,比如正在起飛的JZA789或AA1630。但據目前材料,這兩個航班是從1號跑道相繼由南向北起飛,在塔台第二次與黑鷹交談時,它們都已經在黑鷹北麵。當時能夠混淆的是跟在AA5342後麵的另外兩架要降落的飛機,雖然當時它們的高度都遠高於AA5342,但由於距離遠,看起來似乎差不多。可是如果駕駛員能夠看到這兩架飛機,應該沒有理由看不到AA5342。

歸根結底,就這個機場而言,客機要起降,黑鷹也必須訓練,在這個前提下,僅僅規定黑鷹的飛行高度不超過200英尺是不夠的,因為經過黑鷹的航道也就是波托馬克河時,起降的客機高度也不過300來英尺,即使所有人都遵循規定,僅僅100來英尺的高度差也難以保證沒有意外,比如風的影響等,何況人是會犯錯的。因此還必須規定,黑鷹不得與起降客機在垂直方向交會,即使高度差看起來足以保證安全。在預計將與客機交會時,黑鷹必須提前采取減速,懸停,轉彎等措施避讓,這對黑鷹並不難做到。而塔台也必須明確指示黑鷹機組避讓,就以這次事故而言,塔台在第二次通話時要求黑鷹從AA5342後方通過就不夠明確,應該要求黑鷹立即90度轉向,這是挽救兩機最後的機會。

另外塔台該如何向黑鷹描述需要注意的客機並確認黑鷹駕駛員正確理解,也有改進餘地。使用航班號是沒用的,因為黑鷹機組並不能查看客機航班號。塔台在第一次交談時提到了是一架CRJ,但在夜晚飛機型號估計也起不了作用,因為駕駛員看不清飛機外形,況且空中可能同時有不止一架CRJ。隻能用方位,高度,和距離來描述,但很難做到精確。是否可能要求客機用燈光來標記自己?據說LED燈正在成為飛機著陸燈的主流,它可以根據需要調節亮度甚至顏色。在這次事故中,如果塔台可以要求AA5342閃爍幾次著陸燈,黑鷹駕駛員就絕對不會搞錯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