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田

不是小米那個紅米~~~~~~~~~~~~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莫怨春風當自嗟” vs “莫怨東風當自嗟”

(2018-12-12 10:25:00) 下一個

眾所周知,“莫怨東風當自嗟”是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林黛玉掣中的花簽上的一句舊詩。既是舊詩,必然有出處。一般認為這句詩是出自歐陽修的“明妃曲 再和王介甫”的最後一句。但如我上篇所說,歐陽修的原句其實是“莫怨春風當自嗟”,有一字之差。

如果有人認真,動手在網上檢索一下“明妃曲 再和王介甫”這首詩,會發現在很多的網站上其最後一句就是“莫怨東風當自嗟”。有代表性的如百度百科。那麽是不是這首詩有兩個版本?

十幾年前我最早注意到這一字之差的時候,也曾經在網上檢索過。記得當時的結果是這樣的:如果一個網站僅僅是介紹歐陽修這首詩,那麽其最後一句就是“莫怨春風當自嗟”; 但如果是在談論紅樓夢時提到這首詩,最後一句幾乎無例外地是“莫怨東風當自嗟”。

因此我猜測,紅學研究者在這個疑似烏龍事件中可能起了關鍵作用。我所看到的疑似最早搞錯這句詩的,是紅樓夢研究學者蔡義江教授出版於80年代初的“紅樓夢詩詞曲賦評注”一書。他在注解黛玉花簽上的舊詩時,全文引用了歐陽修的“明妃曲 再和王介甫”一詩,最後一句就寫成“莫怨東風當自嗟”。還有另外許多紅學書籍同樣有這個疑似錯誤,舉幾個重量級的,比如1990年出版的“紅樓夢大辭典”; 2005年紅學大家馮其庸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其中後者隻是在花簽“莫怨東風當自嗟”下注明“宋歐陽修《明妃曲 再和王介甫》詩”,並未引用原詩,但也未解釋有何異同)。

我曾經托人向蔡先生請教此事。蔡先生的回應,也說是可能存在不同版本。多年來我注意留意察看“明妃曲 再和王介甫”這首詩比較可靠的版本,包括回國時在書店查看紙質書,以及在網上查找影印資料或以影印資料為根據的電子版本,比如維基文庫的“四庫全書本文忠集”卷008。迄今還沒有發現這句詩有不同的版本。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證明“有”容易,證明“無”難,我能看到的東西畢竟太少。如果有哪位讀者看到這句詩的“東風”版,敬請提供信息。

最後我們來看看歐陽修這首詩本身:

《明妃曲 再和王介甫》

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

一朝隨漢使,遠嫁單於國。

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

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萬裏安能製夷狄!

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誇。

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

狂風日暮起,飄泊落誰家。

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春風當自嗟。

 

個人理解,末句的“春風”,指的並不是一般詩詞中那種輕輕暖暖的風,而是前麵吹落枝上花的“狂風”。因此,這裏不大可能替換成“東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