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八月二十九號 第十二天 露營地:Norris Campground
早晨起來,接水的時候,我跟對麵營地房車裏出來的鄰居聊了聊天。她說她和老公今天要去Gardiner河漂流,給我講了他們在各地漂流的經曆。我沒想到我們晚上泡溫泉的河居然會變得那麽凶猛野性,更沒想到他們從加州大老遠跑過來,主要是來玩漂流,而對噴泉動物不感興趣,真是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玩法。
裝載完畢,車輪慢慢駛離營地。那一刻,我有一種戀戀不舍地的心情,別了,住了四晚,讓我懷念的猛獁象。當車經過遊覽區旁邊的Albright visitor centre時,我們決定進去看一看。在黃石這麽多天了,還沒正經逛過一個遊客中心,其實那裏應該是旅遊的第一站,可以獲得各種旅遊信息。這個遊客中心全年365天開放,房子看起來挺新、挺漂亮的,據說這是黃石最好的人工翻建建築。中心設有展覽廳,一層展覽的是野生動物標本,標本造型栩栩如生,感覺非常直觀。我看到在營地餐桌上的那隻大鳥了:Black-billed Magpie,一種喜鵲;老婆說展廳裏的黑狼標本跟她在拉馬山穀看到的那隻狼一模一樣。地下一層是介紹黃石的發展史,從1800前最早的土著人活動至今天的公園發展狀況。
在地下室的Back country office可以獲得在黃石野營、釣魚、駕船的許可。早晨沒人,辦公室裏的老兄很樂意跟我聊天。我跟他講了我們昨天的徒步線路,問他是否有機會獲得我的溪邊秘境---2S1的露營許可,我真想在那兒住一晚。他說那可是釣魚者的天堂,那裏的營地早在四月份就被訂滿了。唉,知道你紅,卻沒想到你這麽火爆。他給了我一份黃石野營的地圖,2S1隻是上麵密密麻麻地分布的營地中的一個小點。他指著地圖上的一片區域說,那裏有幾百個瀑布群,很漂亮,但不通路,鮮有人去。看著這一張圖,我意識到我所了解的黃石是多麽的有限,一定還有很多像2S1一樣的秘境美景藏在圖裏或是圖外,未被人知。是啊,黃石占據兩百多萬英畝的區域,大多數區域都是未開發,不通路,隻有靠雙腿走進去,即使一個人窮盡畢生時間,也無法探索黃石的每個角落。
我問他,這些天我們在黃石到處看到熊的警示,可實際上連看個熊影都費勁,熊哪去了?他回答,現在已是八月下旬,穀地的草木都已開始枯黃,熊找不到足夠的食物,已經走到海拔高的山區了。當時沒深想,海拔高的地區植被更加稀少,熊會找到更多食物嗎?寫這篇遊記的前兩天看了BBC黃石的紀錄片,才解開那時存留在心中的疑問。原來臨近夏末,黃石外的低海拔地區會有大量飛蛾為躲避熱浪,飛經黃石的高海拔山山區避暑。靠著代代相傳的記憶,灰熊會爬到高山地區,在岩縫石穴中尋找它們的美味--蛾子。據說一隻熊每天可以挖掘吃掉大約4000多隻蛾子,補充入冬前身體所需的蛋白質。而在熊牙山區,熊會在秋天到達那裏的山區,尋覓白鬆樹落下的果實鬆子。那些高大威猛的熊也需要土裏刨食,就像平日衣著光鮮的人類上班族,天天為混口飯勞累奔波呀。
我忽然想起了什麽,把昨天在沼澤溪徒步發現的紅色漿果的照片示給他看,請他鑒別一下。黃石有很多種漿果,比如Serviceberry, Buffaloberry, Huckleberry等等,在公園General store的貨架上可見這些漿果製成的果酒和果醬。應該見多識廣的老兄也不知照片上的果子是什麽東東,拿出一本植物手冊,一張張翻閱對比我拍的照片,最後找到一張頗為相似的漿果照片,可惜,我忘了它的名字。辦公室裏又走進谘詢的遊客,我向他表示謝意,結束了愉快的交談。走進遊客中心的大門之前,我以為自己這些天來已經走了、看了、了解了許多,走出大門後不禁感歎:Yellow stone is a life time book!
門外的草坪上,一位公園巡邏員正給一群孩子講解野生動物知識,陽光下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天真的笑容,兩頭鹿就在不遠處的綠地上悠閑地吃草,那隻展覽室中的標本喜鵲似乎複活了,正跟一輛吉普車較勁,不斷啄食車上粘著的草籽,猛獁象酒店和自由帽前遊人絡繹不絕,和諧社會應該是個什麽樣子?
離開了猛獁象,我們向南直奔下一個營地:Norris campground。在路上,我們特意去Indian creek 營地看了看,那裏也是當初我心儀的一個營地,夜晚在星光下入睡,聽野狼的嚎叫,這樣的描述是不是很動人。營地被樹木包圍,私密性很好,附近有不少釣魚和徒步的線路。這次隻能走過路過了。Norris營地就在Norris噴泉景區的附近,通往營地的那段公路正在施工。營地也是先到先得,出我意外,這個營地並不緊張,還有許多空閑。我們先選了靠溪邊的6號營地,雖然風景優美,但周圍沒有遮擋,風大,又臨近公路,就搬家到另一營地W3,這裏同樣背靠草地溪流,樹木環繞,風小些,事實上經過這晚上,證明我們的搬家是必要的。搭完帳篷,我在帳篷上又加了塊防雨布,當時天氣還不錯,誰想到這小小的勤快之舉,幫了我們的大忙。
在營地的入口處有一個國家管理員紀念館(Museum of the national park ranger ), 這裏是最初士兵和公園巡邏員的營地,始建於1908年,這裏展出介紹公園管理的發展曆史,包括舊時士兵使用過的製服、徽章、槍支等等。這麽個小屋子能是國家級的,自然有重量級的人物壓陣,Philetus Norris,黃石公園第二任管理員的畫像就掛在那裏,就憑附近的Norris景區以他命名,就足可說明他對黃石發展的貢獻和傑出的工作成績了。
從營地出發,穿過公路,有一條小徑直通噴泉景區。 “諾裏斯間歇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是黃石公園裏最熱最不穩定的一係列間歇泉,世界上最大的間歇泉"蒸汽船間歇泉"也位於此區,它長期蟄伏,很久才噴發一次(上次噴發為2008年),曾創造了噴發高度的記錄380英尺。此區的間歇泉顏色也頗為豐富,有清澈見底的藍綠色,也有柔和的像牛奶一樣的藍白色,由於它的不穩定性,每年都有新的噴泉產生,也有老的噴泉死去。“海膽間歇泉”(Echinus Geyser)是黃石著名的噴泉,它的特點是它是酸性溫泉,而黃石大部分溫泉為堿性,它pH值為3, 據說像檸檬汁一樣酸。此區的有名溫泉還有珍珠間歇泉(Pearl Geyser)、瓷盆溫泉(Porcelain Basin)、窗台間歇泉(Ledge Geyser)、膠體池(Colloidal Pool)等。此外,此處還有一些由菌類形成的橙色或綠色的河道,也非常美麗。”---- 以上引用百度搜索。勘正:蒸汽船間歇泉 (Steamboat Geyser)經常有3-12米高的小噴發,最後一次大噴發的日期:2014年九月3號,後麵有圖為證外加親眼所見。
有了百度的描述,就可以省下筆墨直接上圖片了。瓷盆溫泉(Porcelain Basin)此處我的最愛,荒涼頹廢的地貌給人一種在外星球上的感覺。
三個膠體池(Colloidal Pool),導遊手冊的封麵照, 同樣的角度,卻拍不出人家膠體的透亮和色彩,相機和天氣不給力呀。
這張顏色亮一些
這是那個珍珠間歇泉(Pearl Geyser)嗎?
這是哪裏,我忘了,但看照片挺漂亮的。
這張就是“海膽間歇泉”(Echinus Geyser)的玉照,那四周桔紅的顏色由氧化鐵形成。
下麵就是著名的蒸汽船間歇泉 (Steamboat Geyser),有圖為證。
在Norris那些鮮豔的顏色是由喜歡熱度的微生物形成的,不同顏色溫度不同,分布著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在其它生物無法存活的強酸、強堿、高溫的環境裏,它們卻樂得自在,尤其那種醒目的海藻綠,是其它地區看不到的。
景區裏還有一個書店和小展覽館,展覽館裏的圖板清楚地講解了各種地熱地貌的形成,比如噴發泉(Geysers), 溫泉( Hot springs), 噴氣孔( Fumaroles), 泥漿泉( Mudpots)的成因和特征,讓人一目了然。
展覽館外的空地上,一位女公園巡邏員正在為遊客們準備一場野生動物的知識講座,寓教於樂。我拎起那個大鹿角,沉甸甸的,整天頂個這玩意在腦袋上可不是好玩的。
回到營地,臨近黃昏,就著眼前的美景兩瓶小酒下肚。看到有父子二人在營地後的溪邊釣魚,魚竿一拋一甩的,毛毛茸茸的誘餌漂浮在表麵水層上,那就是飛釣了。喜歡這裏的地產啤酒,光看這酒標:Howling wolf,Moose dragon,就夠野味了。
夜晚降臨,洗漱完畢後,我們像往常一樣早早鑽進帳篷睡覺。露營多日,我們的生物鍾已經習慣了早睡早起,夜貓子的我簡直難以想象那時的我九點鍾就入睡了。在這樣安靜的營地我們今晚應該能睡個好覺。然而半夜時分我被一種尖嘯的聲音驚醒,側耳諦聽,原來是風聲,由遠而近,越近越強,像一輛飛馳的列車呼嘯而過,這呼嘯聲中,我們的帳篷被劇烈地搖晃起來。一道閃電劃過帳篷,響雷在空中炸裂,密集的雨點隨即敲擊著篷頂。我實在無法入睡,抓起手機一看,還不到淩晨1點鍾。風是始作俑者,像一頭發瘋的野獸,由遠及近向我們撲來,聲音由尖銳淒厲變成憤怒的咆哮,在野獸的威力下,帳篷像一個被肆意擺弄的滑稽的玩偶,一起一俯的,在帳篷裏的我感到一側的帳篷布已經壓在我的臉上,然後彈起,讓我擔心極度彎曲的帳篷支杆會不會被一下折斷。風裹挾著狂暴的雨,毫不留情地掃擊著可憐的帳篷,雖然外麵多加了一層防雨布,還是有飛濺的雨星落在我的臉上。一頭風的野獸剛剛施過淫威,另一頭又在遠處蠢蠢欲動,尖嘯著,頂著閃電,響著雷鳴,攜著暴雨,咆哮而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在飄搖舞蹈的帳篷中我們隻能緊緊靠在一起,默默忍受。唉,風的神,看哥此時這麽弱小無助,你就這麽欺負呀,還不斷地。後來老婆告訴我,在半夢半醒之間,她恍惚覺得帳篷被風吹起來,飄向綠野仙蹤了。我說那樣就好了,不用還房貸了。
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不知持續了多久,在默默的忍受和對抗中,不知不覺,我又疲勞地睡去。恍惚地被一種激蕩的聲音驚醒,那不是風聲,是附近某地傳來的,側耳細聽,我明白了,那是儲存食物的鐵櫃子門被劇烈搖晃發出的聲音。沒人會在這風雨交加的時候爬出帳篷開櫃子門,那一定是某種動物所為。那晃動的劇響一陣強過一陣,可以想象那個動物被鐵櫃子裏食物的味道所吸引而來,試圖打開櫃子,一次次的失敗讓它越來越沮喪,越來越抓狂,最後暴力強拆。除了熊,還有哪種動物能有這麽大的蠻力。我聽公園的巡邏員講了一個有關熊的故事。一家露營的人睡覺忘了關車門,結果晚上熊鑽了進去,在車裏大快朵頤。可車門不知怎麽關上了,吃飽喝得的熊不知道怎麽打開車門,出不去了。天色見亮,熊在車裏抓狂了,亂抓亂砸一氣,最後砸碎車窗玻璃,逃了出去。這家人為一時的疏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如果此時食物沒有放在鐵櫃子裏,而是放在帳篷裏,後果如何?我實在佩服熊老弟的力氣和耐心,不遺餘力地搖晃了那麽久,可就是笨得打不開那個簡單的防熊櫃,哈哈。天色微明,風雨小了許多,這一晚睡得那叫一個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