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是把文章讀一遍,希望不要汙染到您的聽覺器官,目的是不讓語言能力退化,敬請跳過)
現在又出來了一種AI學校,趕在風口浪尖上的時髦哦。
AI 學校就是智能學校,可以這樣理解嗎?
學校怎麽智能呢? 全自動化嗎?
抑或,智能學校隻是注重智能教育吧?
形勢實在發展太迅猛,普通人趕不上,不要說行動,連思想也趕不上。
昨天吃午飯時,和菇涼聊天,她說小朋友以前托兒所的2個家長來問她,波多黎各要開一所AI學校了,有沒有聽說這件事情,有沒有打算送孩子去?
這是一個連鎖的學校,現在開到這個島上來了。
我首先想到的是學費,她說4萬一年,挺貴的,不過如果確實吸引人,這裏不缺生源,那些做比特幣的做 day trading 的年輕的發了財的父母,又不用交稅的,省下的稅的一個邊角料是舍得花錢在孩子教育方麵的。
她聽說,學校沒有老師,全部都是智能設備智能管理智能教育。
沒有老師,誰管學生?
智能監督係統,24小時,係統會找出學生的弱點,針對性的提供幫助…
哇塞,我說,一個人24小時處於被監督的狀態中,人是不是會發瘋?
學生的年齡聽說是5-16,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
5-6歲的小孩,不跟大人接觸,他們的情感一定是會出問題的!
如果,真的象聽說的那樣,這樣的學校也太可怕了。
再說,如果學校隻是注重智能教育,智能這個東西是全方位的,和普通學校的教育模式相比,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吧,隻是設備先進了一點而已。
我們這裏有一所學校,它也摒棄了傳統教育模式,從幼兒園到高中,大大小小的孩子不分班的,大的輔導小的,有點象蒙特索爾,沒有傳統的課程,學生對什麽有興趣,老師就輔導你什麽。
小朋友在托兒所的班上有2個同學上了這所學校,2個5歲的孩子,也是這所學校裏唯一的2個孩子。
一個是女孩子,早產兒,6個月不到就生下來的,現在講話還口齒不清,父母猶太裔人,超級富豪,父親是一個比特幣交易平台的共同創始人,老川頭的就職典禮他也買了坐位。他們目標很清晰,孩子學的傳統的知識,將來賺錢是根本沒有用處的,況且是個女孩子。
還有一個孩子說是為了省學費去的,私立學校2000多一點,這個學校減半。這個孩子是一個完全停不下來的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動。
菇涼一直在和這2家家長交流,看看到底這樣的學校是不是有過人的長處。
差不多小2個月了,真的沒有看見學校在教學上的特別,也沒有看見孩子有什麽變化,也許2個月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實在是太短暫了。
菇涼還加入了一個關於這個學校的討論群,其中有一個老師曾經在那個學校任教,她說,如果一個普通的孩子,智力平平,那麽這樣的學校是完全不適合他們去的,孩子沒有學到基本的知識,孩子沒有嚴謹的自律意識,將來很難融入社會;但是,如果孩子是一個非常聰明又相當自律又孩子,那麽,在那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將來絕對會有成就;但是,但是,這樣的孩子放到哪裏都是會出彩的,不是嗎?
所以,要不要去智能學校,答案是很簡單的。
所謂智能,想明白了,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就是事物的幾乎超極限的最優化排列組合。
所以,我看過一個兒童教育專家寫的一本書,小孩子在5歲之前絕對不要去教他,教的過程就是一個樹立框框的過程,是一個束縛想象力的過程,是一個扼殺天才的搖籃……
帶著框框,你在排列組合的時候,你的結果會比別人少很多;如果你覺得一輛汽車必須要有發動機才能跑起來的話,那麽你隻能在原地轉圈圈。
我們家的小樂高,至少有10個,上千個零件,但是全部都拆散的,放在2個大 tray 裏麵,現在,他組裝的東西,非常漂亮,絕對的創意,大人是絕對做不出來的,因為大人的框框太多了。
大人可以影響小孩,但是不要指導他們去怎麽做。比如,他在玩樂高,他在組裝一艘軍艦,那麽你在邊上也可以去組裝一艘軍艦,讓他覺得,哦,有很多方法可以組裝軍艦的。
昨天我讀到一個博客下的留言,驚歎AI 太可怕了!
可怕嗎?我一點都沒有覺得。
走進AI 的世界,不是可怕,是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