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對我說,外婆,cheat/ 欺騙的人,最後總是贏的人。
不能說總是,但是是一個大概率。
我和他一起吃飯,他總是想贏過我做冠軍,但是他的嘴巴又沒有我的大,所以他常常需要想出一些歪點子來贏我。
我沒有跟他說,要做一個誠實的人。
我從心底裏就覺得,不需要教育孩子成為一個誠實的人。
與其教育孩子成為誠實的人,還不如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更為重要。
社會根本就沒有要求你誠實,你幹嘛傻乎乎的做誠實的人。
律師,是一個高於普通人的職業吧,讀的書比別人多,賺得錢比別人多,一個受人羨慕的職業,但是,法律法庭要求律師在辯護的時候,有要求他誠實嗎?
沒有啊,完全沒有。
律師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出對方的漏洞,這個漏洞不是與實際發生的不符,而是講話不嚴謹的漏洞,程序上的漏洞…,總之,最牛的律師,總是能打贏官司的律師,就是最會找漏洞的那個人,而不是他所辯護的人到底有沒有犯罪。
所以,小朋友企圖通過欺騙的手法贏過我的時候,我並沒有阻止他,而是看他到底能變出多少花樣來?
他每次吃飯,可以帶2個玩具放在桌子的另一頭看他吃飯。
有的時候,他想要3個甚至於4個,然後唧唧歪歪的找理由說,它們很小啊…,我堅決不讓,規定就是規定。
You only can have 2 pieces toy on table watching you eat.
然後,他把超過2件的玩具放到茶幾上,他說,它們也可以看著他吃飯,我說可以,因為規定是2件在桌子上,不在桌子上的都不算。
然後,他又想出了歪主意,把一個小動物騎在一個變形金剛的身上,這樣就變成了一件,我說可以。
這2天,他總是把他的小怪物卡車放在一個塑料盒子裏麵,把蓋子蓋上,這樣也算一件,我說是。
他高興的呀,因為盒子裏麵有10幾輛車,他覺得實在是賺到了。
他,挖空心思,鑽我說的 2pieces/2件,這個空子。
我,不改變遊戲規則,讓他鑽空子,讓他有鑽空子的積極性。
其實,不管有多少件玩具放在桌子上,他的手是不許碰玩具的,他刷牙的1分半鍾也是不許碰的,隻有我給他刷的2分鍾內,他才可以玩。
那他高興什麽呀?跟大人一樣,贏的是心理上的,覺得自己賺到了。
為了這個贏,他就需要去找漏洞,要找漏洞,他就需要去比較,找出那個不一樣的地方。
所以,他需要敏銳的洞察力,仔細的觀察,極好的記憶。
廚房的洗碗槽旁邊的杯子裏,放刷子的,多了一根紅顏色的小牙刷,他遠遠的,馬上就發現了,問,為什麽牙刷放在這個杯子裏麵?
早上5點半起來上大號,上完了,我讓他去陽台看天空,6點的天空和5點半的天空是不一樣的亮度,再回去睡,是,二話不說爬床上去了。
…, 每天都有類似的問題,不要嫌煩,要耐心的解釋,表示對他的鼓勵。
這種觀察能力,是先天和後天的結合。
他做粘貼紙,把2張紙看一眼,然後他就心不在焉的樣子了,而一般的孩子會反複的看2張紙來對比,找出相同的形狀,而他是在腦子裏麵進行比較。過半分鍾,他就順手揭開一塊貼到另一張上麵,他已經在大腦裏完成了對比。
不能讓孩子成為現在學校教育的犧牲品(你又不能不上學),學校最希望得到是千篇一律的聽話的乖乖,這樣老師的工作就容易,少費神。
社會也是這樣。
所以,早早的就要介入孩子反向思維的能力,找出老師講話的漏洞,爸爸媽媽的漏洞,繪本上的漏洞…
這就是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