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blish
昨天晚飯的時候,小朋友(小外孫,3歲1個月)對我說:when I was a baby I speak giblish / 當我是嬰兒的時候,我說吉卜利語。
我說, 哦,那是你自己發明的語言嗎?
他說是的。
我又問, 那你現在說什麽語言呢?
英語。
還有呢?
西班牙語。
還有呢?
中文。
還有呢?
沒有聲音了。
Si…, 我提醒他。
Silent language/. 啞語或手語,他想起來了。
最近迷上了啞語(打手勢)。
有一天晚上刷牙的時候,他不肯張嘴配合, 他娘就隨口的教了他2個手語。
沒有想到他卻興致十分高昂,周五去熱帶雨林的車裏麵,一直在練 I love you 的手語。
這個手勢對小朋友來說有一點難度, ?和小指要翹起來,而?和無名指要壓下去。
依嘎坐在他旁邊的座位上, 幫他壓了2次手指。
等他自己能夠成功的把2個手指壓下去後,高興啊。
盡管2個手都成功了,但是還不熟練,過一會他就說,我做不到哎。
然後呢, 就沒有心思吃飯, 不停不停的練著。
他娘說,接下來恐怕是要學電腦語言了。
而我想的卻是一種激情。
是什麽觸發了那個激情。
遊泳課沒有上了幾趟,可是進步真的是好快。
重要的還不是進步,而是自己想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去嚐試,那種被激發出來的熱情。
一個老師, 知道怎麽去教學生是遠遠不夠的。
一個老師, 知道怎麽去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這才是真正的老師。
可惜,我的人生道路上幾乎都沒有碰到過這麽好的引路人。
小朋友還是很幸運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