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歐洲的旅行,一共17天,包括來回路上的時間,24號離開的,9號淩晨2點多到的家。
一路順風順水,有突發情況,但是最後都完美收官。
最大的收獲,還是在吃這一塊,對於2個吃貨來說,是95%的滿意,怎麽說都是一次成功的旅行。
昨天上午她起床後對我說,我長了5磅,我說那我也來磅一下,103.5,原來的體重是在100-101之間,所以說,2個人一共長了大約7磅多。
我們2個人,都一直在努力的長磅,雖然十分努力,但是一直見效甚微,這次是起作用了。
11天的郵輪,從英國的倫敦上船,到冰島的首都雷克亞未克下船。
船不大,一共1400多個房間,幾乎都是帶陽台的房間,房間非常寬敞,陽台也不小,陽台上有一個繩子做的吊椅,是一大亮點,我在船上碰到一個從西雅圖來的上海人,她說她就是衝著這個吊椅來的。
船上沒有自助餐廳,一共6個主餐廳,一個24小時都開的基本食物的大眾餐廳,然後加上零零落落的一些特色小餐廳,一共22個。
主餐廳需要預定,在開船之前開放預訂,當然這6個主餐廳不可能滿足大約3000個遊客的就餐需求,勢必有很大一部分的遊客隻能在小餐廳“隨便”吃吃。
大概是基於公平的角度,開放餐廳預定是每天開一點點,需要化很多時間,這樣可以分散到更多的人,而不是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當初菇涼訂餐的時候是非常的抱怨,後來也想明白了他們的用意。
我不能說這6家餐廳都達到了米其林的標準,但是,菜肴做的十分考究和精致美味,那是毫無質疑的。
因為菇涼化了很多的時間,所以我們隻要在船上,幾乎都是在主餐廳吃的,每次吃的酒足飯飽有點微醉的時候(沒有喝任何酒精飲料,隻是吃的太飽了),我們總是抹著嘴角上的醬汁說,光是吃,這個價錢就值了。
我們第一天吃的是實驗飯店,C菜單,菇涼3月坐的這艘郵輪也是吃的C菜單,所以她問了AB 菜單的時間,確保我們能吃到所有的菜單上的美食,後來真的做到了。
所謂 實驗/ testing 餐廳,它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風味特色,2個前菜1個主菜加上甜點,一共5道,素食者的菜單是不同的。
餐具超大,食物一咪咪,讓人感覺這個一咪咪的食物好珍貴,給你視覺上一種錯愕,當然做的也確實不錯,那個西雅圖的上海人就是那天碰到的,坐在我旁邊,她不停的拍照,不停的嘮叨,“那我幹什麽還要去米其林呢,把錢化在郵輪上,除了吃,還能玩!”
可是,象我們這對吃客,覺得這個餐廳,隻能算中上水平,離米其林差了一大截呢。
這個 testing restaurant 是6個主餐廳中我最少喜歡的。
因為是實驗性質的,它要搞得好玩一點,確實有難度在那裏,也許有些香料我們的味蕾不熟悉,所以就沒有特別的喜歡。
拋開味道,我說它並不特別是因為我覺得食物的烹飪時間沒有擊中那個“最佳”上麵。
我們在這家餐廳吃了3次,最後一次是在離開船的前一晚,我睡覺了,沒有去,不是不想去,這是那天太太累了。
(圖片完全不能上載,不知道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