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很喜歡節日,總是覺得有點嘈雜,然而3月8日國際婦女節,卻是一個例外。這個節日裏沒有商家的喧囂,沒有傳統的習俗,幾乎是一切如常。但是這一天是節日,是女性的節日,它總是以輕柔的口吻,悄悄地提醒我,有幸成為女子,可有辜負時光?
今年的3月8日依舊是疫情當下,在家工作讓我能從容地晚餐,然後在大麥茶的醇香氤氳裏,欣賞朋友送來的節日“禮物”,推薦我看電影《Sufragette》。(“女性參政論者”,“女權之聲”),
《Suffragette》是2015年的英國電影,講述的是英國婦女在1912年爭取女性投票權的曆史事件。電影把虛構的故事和真實的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在展現“vote for woman”運動的波瀾壯闊中,講述了女性先驅為爭取選舉權的義無反顧,讓我深切地體會到那些黑暗和悲哀的時刻,感動於那些不屈不撓的的抗爭,淚灑那些勇敢無畏的流血犧牲。
電影背景是1912年的倫敦,洗衣女工Maud Watts過著清貧,但又是平靜的生活。12歲開始在洗衣工廠裏艱辛勞作,賺著比男性低的工資。結婚後,工資如數交給丈夫,還要照顧丈夫兒子的生活。日子流水一般,和那個年代的大多數女性一樣生活著,從沒有想過這有什麽不妥。她問丈夫,我們再有一個女兒,她會有什麽樣的生活,丈夫說“life like yours”(和你一樣的生活)。
給客戶送洗好衣物的途中,Maud遇見女權運動者破壞商店櫥窗的行動,在這些女性中,Maud看到了同事的身影。以此為緣,Maud接觸了女權運動。其實女權運動在當時已經進行了50年左右,隻是並無效果。英國“vote for woman” 活動家Emmeline Pankhurst(1858-1928,圖7) 在1903年成立“Woma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 (WSPU )” , 爭取女性的受教育權,同工同酬權,投票權,倡導“Deeds no words”(與其說,不如做)。從此英國的女權運動走向了無傷害破壞,她們炸郵筒,割電線,用“能讓男性傾聽”的方式去表達訴求,爭取權利。
其實一開始Maud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有什麽需要改變,Maud的媽媽就是洗衣女工,自己7歲就在開始在洗衣工廠兼職,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她的認知局限在她成長的經曆和生活的環境。當Maud在議會作證,法官問她投票權意味著什麽時,Maud想到自己的生活,懵懵懂懂地說”that .. that there is another way of living this life”(也許是另外一種生活方式)。
Maud看到12歲的Meggie受到老板的性騷擾,想到自己的經曆,屈辱,憤恨,反抗意識開始覺醒。Maud因為參與女權活動而被捕入獄,飽受折磨,同時受到鄰居同事的側目,丈夫為此感到蒙受恥辱,把Maud掃地出門。兒子生日的那天,Maud回來給兒子送生日禮物,丈夫不讓進門。當Maud終於走進家中時,看到的是兒子被領養的一幕, Maud淚流滿麵,心碎如攪,卻無能為力,當時女人沒有對孩子的監護權。
為了引起國王的注意,‘Vote for Woman’運動者,決定在1913年6月,英王喬治五世(king George V) 出席英國最高級別的賽馬日Derby時,展現她們的條幅‘Vote for woman’,以引起國王的注意。Derby日上,Emily Davison( (11 October 1872 – 8 June 1913,圖8) 和Maud無法接近英王,但Emily沒有放棄,她手持條幅,站到跑道上英王的賽馬 Anmer麵前,Maud親眼目睹了Emily被馬踏而亡。
Emily的葬禮,有5000名女性出席(圖9), 並在世界上被廣泛報道。電影的結束是當年葬禮的場景,接著緩緩推出各國女性擁有投票權的年份。1918年,英國30歲以上的女性獲得投票權,1925年,女性獲得孩子的監護權,1928年,英國女性獲得和男性一樣的投票權。我們今天看起來理所當然的權利,無不是先驅用流血和生命為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
女性究竟在爭取什麽樣的權利,我覺得中世紀凱爾特神話(Celtic mythology)中,關於亞瑟王(king Author)的故事“騎士與女巫”中,女巫對於“女性最想要的是什麽”的回答,就是一百年以前女性的呼聲,也是今日女性的信念,那就是“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
3/12/2020
後記:
- 1999年,Pankhurst入選時代雜誌(time)20世紀100名最重要的人物。
- Pankhurst 墓地在倫敦Brompton Cemetery, 離海德公園(hyde park)不遠,可惜當年不知道。
- 雖然婦女節已經過去近一周,但女性追求獨立自主,不是隻有3月8日。
- 最近也看了《Nomadland》(無處可依), 其中Fern的生活,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值得憐憫,可我覺得她是在追求她想要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