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俄國大舉入侵烏克蘭東部地區,戰火又起。這一事件不僅僅占據了各個新聞版麵的頭條,也衝淡了引起熱議的徐州豐縣被鐵鏈拴脖的8孩之母事件。無論是戰火,還是鐵鏈女,都不是,也不會是某一天突然從天而降。鐵鏈女在豐縣已經20多年,不過是1月27日首次曝光。烏俄之戰始於2014,不過是因為24日戰爭升級而占據頭條。
烏克蘭和俄國有著悠久的曆史淵源,基輔羅斯是烏克蘭,俄羅斯的共同祖先。烏克蘭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大概應該是蘇聯解體後的1991年。然而烏克蘭東部與俄國接壤的地區,自從2014年以來,一直有一股親俄勢力,不滿烏克蘭政府偏向西歐而不斷進行反政府活動,後來更升級到成立兩個獨立的共和國,the Donetsk People's Republic 和 the Luhansk People's Republic。俄國一直對這些分裂勢力給予支持,並在2月21日,入侵烏克蘭的前3天,承認共和國的獨立地位。
2014年烏俄戰爭開始時,最令人矚目的應當是位於黑海,屬於烏克蘭的半島克裏米亞(Crimea),在俄國的操縱下脫離烏克蘭獨立,並加入俄羅斯聯邦。
基於真實事件的烏克蘭電影《U311 Cherkasy》(切爾卡瑟號,2019),是描寫在克裏米亞脫離烏克蘭,並入俄國的事件中,發生在掃雷艦Cherkasy號上的事件,從電影裏,我們也許會更加理解烏克蘭事件的複雜性,和烏克蘭人民所必須麵對的選擇。
2014年3月,當烏克蘭掃雷艦切爾卡瑟號在克裏米亞黑海上的Lake Donuzlav訓練時,烏克蘭發生了克裏米亞獨立事件,烏克蘭當時的總統Yanukovych逃離烏克蘭,位於黑海的克裏米亞半島被俄國包圍。當時在黑海上有7艘烏克蘭海軍軍艦在軍演訓練,當軍演訓練結束後,他們發現所有的克裏米亞港口都已經被俄國控製,俄國命令艦隊改弦易轍,加入俄國。
切爾卡瑟號的4位指揮官在一起用餐,其中一位說,“想想,同一份工作,4倍的工資,難道你們喜歡目前的貧窮”,長久沉默後,另一位說,“你忘記了當初參加海軍的誓言嗎“,談話到此沉寂。我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感受到選擇的沉重,每個人內心的平衡都已有所傾斜,每個人都知道語言的微弱無力。
第二天,艦長在甲板上對全體船員講話:“俄國給了艦艇最後的通牒,切爾卡瑟號選擇反抗,所有人都不必為我的選擇承擔後果,你可以選擇下艦歸屬俄國,也可以選擇留艦,返回烏克蘭的Odesa港口“。就像硬幣有正反麵一樣,任何一件事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選擇。準備離艦的官兵默默地站到甲板另一邊,選擇留下的官兵挺直站定。兩排人無言地對視著,陽光下,海風吹過每一個人的鬢發。
7艘艦艇中,最後隻有切爾卡瑟號還在堅持。俄國當然不會讓切爾卡瑟號回到烏克蘭,出動飛機炸壞了船舵。艦長清醒地知道,麵對強大的對手,他們隻有放棄抗爭。
艦長向發動機裏倒入了水泥,切爾卡瑟號靜靜地浮在海麵上,無法移動一寸,像極了孤立無援的困獸。船員們聚集在機艙裏,唱著每一個人都熟悉的民族歌曲,那曲調中飽含著深深的憂傷,和不屈的抗爭。艦長最後的要求是,“我們不歸屬俄國,讓我們離開”。
我們都盼望世界和平,祈禱沒有戰爭,戰火中,平民永遠是最大的受害者。然而縱觀人類曆史,戰爭總是如影隨形。今天的烏克蘭,親俄反俄勢力水火不容,東部西部分歧重重,“剪不斷,理還亂”。
烏克蘭會不會像切爾卡瑟號那樣無助無力地放棄,被迫承認兩個共和國的“獨立”。烏克蘭東部的人民,會不會像切爾卡瑟號的官兵一樣,麵臨何去何從的選擇,拭目以待。
和切爾卡瑟號一樣毫無反抗能力的鐵鏈女,是不是最終獲得“放我走吧”的自由,拭目以待。
拭目以待,但願那是晴空萬裏,但願那是滿園芬芳。